庞统如果不死,会替代诸葛亮担任丞相吗?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0-28浏览:33分类:历史
刘备入川,留下诸葛亮、关羽守荆州,让庞统随从。进入蜀地以后,刘备的军事行动多用庞统计策,只可惜在围攻雒城时,庞统率众攻城,被流箭射中不幸去世,去世时只有三十六岁。有人说,如果庞统不是死得早,诸葛亮恐怕不一定能够当上丞相,而刘备很有可能会重用庞统,让他担任丞相。
庞统有可能会替代诸葛亮任丞相吗?接下来历史屋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庞统随刘备进入四川,刘备和刘璋反目,决定夺取成都,就是按照庞统的建议进行的。从葭萌关起兵到进兵包围成都附近的雒城,刘备不但攻克了许多城池,还招降扩大了部队。可以说,刘备从征战以来,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战果,这一切,都是与有了庞统这个谋士分不开的。如果庞统不死,刘备有可能不用调诸葛亮入川。在进攻雒城的战斗中,庞统被流箭射中身亡,刘备不仅当时痛心惋惜,过后一提起庞统就要流泪。不仅如此,刘备还任命庞统的父亲为议郎,后来还提升为谏议大夫。
刘备对庞统的重视如此可见一斑,但凭这些能够说明他可能取代诸葛亮吗?
看问题不能仅仅局限于一个方面,还要看诸葛亮方面以及他和刘备的关系究竟如何。有四条理由说明刘备对诸葛亮的重视超过庞统。
一、诸葛亮是刘备请来的,而庞统是周瑜死后转投来的。
庞统和诸葛亮虽然齐名,有卧龙雏凤之称,但诸葛亮一直不出仕,等到徐庶推荐,刘备去请才为刘备所用。而庞统原本是周瑜的功曹,后来周瑜死,荆州被刘备借有,这才归了刘备。也就是说,刘备是诸葛亮的第一个“主公”,而庞统有着东吴的“背景色”。不能小看了这份“履历”,这在差不多的两人来说,就是决定性的,就是说,诸葛亮永远是“自己人”,而庞统则曾经是别人的人。这就像汉初的格局一样,有萧何在,聪明的张良不会接受丞相的任命,智谋、行政才能都很出色的陈平,也只有到了刘邦的老兄弟没有了,天下没有人挑战汉家皇权时才可以当丞相。对于刘备来说,诸葛亮是萧何,而庞统只能是陈平,这就是刘备对待庞统“亲待亚于诸葛亮”的原因所在。也就是说,诸葛亮不在了,庞统可以当丞相,而只要诸葛亮在,庞统不可能当丞相。
二、留下诸葛亮守荆州是重用,这份重用是他人不能代替的。
恐怕很多人就是纠结于刘备入川,为什么不让诸葛亮随行?本博有文章专门论及此事,简单再说一下,让诸葛亮留守荆州是重用而不是其他。刘备征战大半生,好不容易有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尽管是借来的,他不可能会轻易把它丢掉,而入川取蜀还是一个未知数。这当中有一个参照,武将当中,关羽、张飞都留在荆州,而跟随他的是黄忠和魏延。难道说黄忠和魏延受信任受重视的程度会超过关羽和张飞?有人或者会拿出魏延为汉中太守的例子来,但张飞这个巴西太守,难道真的会不如汉中太守重要?先看看巴西郡的位置有多重要就可以知道,它正好处在北向汉中和东向荆州两条路线的必经之路上。曹操得到汉中,张郃想夺取巴州,就是从张飞的巴西郡进军。刘备东征,也是调张飞出征。攻守两方面,难道还看不出刘备对张飞是多么重视吗?所以说,把诸葛亮留下守卫荆州这个“家”,是刘备最大的信任。
三、从人才类型上来说,诸葛亮是丞相的合适人选,而庞统并没有表现出很强的行政能力。
刘备夺取西川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汉朝削掉一个诸侯,然后以此为根据地恢复大汉天下,而是要自己当皇帝。对于皇帝来说,丞相最重要的是行政能力,而这方面,诸葛亮显然要强于庞统。刘备夺取江南四郡后,让诸葛亮督其中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这句话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可以说是锻炼他的行政能力,也可以说是考察他的行政能力,还可以说是直接让他当全军的总后勤部长,总之,都可以划归到丞相的职权范围内,不是纯粹武将所应该干的事情。反观庞统,这方面的能力则要差一些。刘备曾经让他担任耒阳县令,因为治理得不好,被免官。在这样的对比之下,刘备敢把丞相这样的职务交给庞统吗?
或许说战争环境下军事是第一位的,而庞统军事才能显然优于诸葛亮。这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从大局观来说,诸葛亮显然要强于庞统;二是庞统在具体战役指挥上即便是优于诸葛亮,刘备理想的人员配置也是诸葛亮管行政,庞统管军事,就如同日后诸葛亮、李严的组合。
四、庞统的性格有可能会为自己的仕途造成障碍。
诸葛亮和庞统都有恃才傲物的文人气质,因而有一种说出来的话就是真理的意味,但区别在于,要分清你面前的对象是谁。诸葛亮的隆中对,就是一副“指点江山”的口气,但这时候和刘备还没有形成君臣关系,一旦这种关系确立,诸葛亮的口气就完全变了。曹操进攻荆州,诸葛亮对刘备说:“大事已经非常危急了,请您下令让我去向孙将军求救。”刘备东征伐吴,诸葛亮知道自己不便于劝谏,因此就不说。诸葛亮也有非常坚决地劝阻刘备的时候,那是刘备要到东吴都城去借荆州。但刘备知道,诸葛亮比他人劝谏的都坚决,是担心刘备的人身安危,这和行动的目的无关。再看庞统对刘备说话,要么所提建议不被刘备采纳,要么就是指责刘备让刘备难堪。前者如一进四川就要把刘璋捉起来;后者如涪城宴会上,刘备对庞统说:“今天的聚会,可以说是享受快乐啊。”庞统说:“征伐他人的国家却认为是快乐,这可算得上是仁义之师了。”这句话不仅是当场不给刘备面子,还有点儿讽刺刘备的此前不杀刘璋,说是要先行仁义的意思。刘备当场就将庞统赶了出去。虽然后来刘备醒悟,又将他叫了回来,但刘备再问谁对谁错,庞统的回答是:“君臣全都有错。”对皇帝提出意见和建议,要首先给皇帝留有余地,否则,一个大臣越是有能力,就越是会遭到皇帝的猜忌。不是说要赞赏那种处事圆滑的为人哲学,而是说说服君主必须注意时机和方法,目的是分析刘备会不会让庞统取代诸葛亮。庞统这样的一种性格特征,很难让刘备放心将最高行政权力交给他。
另外从外部的比较来看,庞统也不可能代替诸葛亮任职丞相。曹操、孙权和刘备一样,这些有心的帝王重用的都是行政能力强的人才,因为这样的人他们需要而不用过度防备,而对于军事能力强的人反而不能够轻易放心。有人或许会拿出曹操对待郭嘉来,认为如果郭嘉不死,可能其任职会超过其他人。但有一点不应忽视,曹操在对其他人说这话时,重点强调的是年龄,说的是托付后事,这和当下的事情不能一概而论。还有东吴的陆逊,他虽然任职一段丞相,但一直带兵在外,是有其名而无其实的丞相。
刘备对诸葛亮的使用设计不是这样,他是自己带兵在外,让诸葛亮负责后方;将来是由诸葛亮辅助儿子守在后方,负责军事的人在前打仗。所以说,诸葛亮这个位置是无人能够代替的。虽然由于诸多原因,诸葛亮后期离开都城上了前线,但他最终没有抛弃刘禅,也没有迹象表明诸葛亮要胁迫刘禅,这说明刘备看人准确,这份信任,不是其他人能都得到的。刘备和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最和谐的君臣关系之一,这不是一种假设可以换取来的,而是一种心灵的高度默契。如果说两人的关系有那么一点儿瑕疵的话,那就是刘备的托孤遗嘱,表现得是对儿子的不自信,而不是对诸葛亮的不信任。
猜你还喜欢
- 11-30 在三国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曹操又是如何享年六十六岁?
- 11-30 建安二十四年到二十五年之间,为何成了三国的关键年份?
- 11-30 三国时期武将投降是很常见的,为何唯独于禁投降非议多?
- 11-30 张飞这个三国有名的猛将,为何却被自己的手下在半夜杀死?
- 11-30 三国谋士多如过江之卿,夏侯氏为何是武将中的佼佼者?
- 11-30 古代的士兵都是怎么来的?兵制经历了哪些变迁?
- 11-30 在三国耀眼的星光下,哪些人才一身本事却遭世人遗忘?
- 11-30 贾诩是三国时曹魏的著名谋士,他最后又是怎样的结局?
- 11-30 面对荆州这个四战之地,诸葛亮与庞统各自有怎样的意见?
- 11-30 对于庞统死在落凤坡,为何归根到底还是刘备领导无方?
- 11-29 如果将刘邦放在三国乱世,他能重新建立一个新的汉朝吗?
- 11-29 到了汉末三国时期,杂号将军得到了怎样广泛的应用?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