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盘点三国时期三次著名的刺杀行动,带来了哪些影响?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45分类:历史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解以及民间三国故事传说经过艺术加工创作而成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其中有关历史进程的事件基本都是属实的,虚构的部分大都是为了烘托人物。三国史上有著名的三次刺杀事件,无论是在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中都是实际存在的,那么这三次刺杀事件是什么?被刺杀的人又分别是谁?下面历史屋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一、江东“小霸王”孙策被刺

  孙策自伯符,是江东猛虎孙坚的长子,在正史中,董卓麾下的猛将华雄就是被孙坚斩杀的,演义中变成关羽温酒斩华雄。孙策少年时就跟随父亲南征北战,而且喜欢结交英雄豪杰,17岁时,孙坚攻打刘表阵亡,孙策以未成年人的身份继续统帅父亲的部曲为袁术服务。

  袁术是个野心家,对孙策也不是很信任,于是孙策便借口帮袁术讨伐江东,率领孙坚旧部的淮泗人马千余人开始了征战江东的事业。脱离袁术后,孙策凭借年少时结交的朋友和勇猛的名声,吸引力大批人才来投,比如周瑜、张昭、太史慈等,有了这些人才的帮助,很快孙策便席卷了江东五郡,确立了孙氏的江东基业。

  正当孙策准备继续扩大战果时,吴郡太守许贡安排了一次成功的刺杀,他的门客趁孙策出外狩猎时,一举将孙策刺成重伤,让这位“小霸王”还没来及享受胜利成果就伤重早逝,去世时年仅26岁。

  孙策的离世,让另一位未成年人孙权走入的大家的视野,成为了著名守成之君,而非开拓之主。试想如果孙策能有曹丕40岁的寿命,荆州的归属将会有很大变数,因为孙策是勇于开疆拓土的,如果的荆州的归属在赤壁之战前发生变化,那历史的车轮将如何前行,又会是另一番景象了。

  二、鲜卑首领轲比能被刺

  说到轲比能,大家可能不太熟悉,因为在汉末三国期间,少数民族基本都是配角,经常是三国征战时被利用的对象,实际战力不堪一击。其实这个轲比能还是不弱的,他是北方鲜卑族的部落首领,他勇猛果敢,懂得合理分配利益,所以在中原群雄割据的时候,他慢慢地将鲜卑各部落整合了起来,势力最大时号称控弦之士有十万之众。

  当然在曹操治理北方的时候,他的实力还是不够看,可随着曹操去世,天下逐渐三分,曹魏统治者需要分兵应付蜀汉和东吴时,轲比能的威胁就显现出来了,他一方面可以在曹魏内部制造战端,一方面可以脱离曹魏联合蜀汉搞自治,这都让曹魏头疼不已。

  公元235年,曹魏的幽州太守王雄觉得,彻底解决鲜卑势力的办法就是让他们的势力分散,于是他决定派遣勇士韩龙前往刺杀轲比能,轲比能一死,鲜卑人再无雄才大略之人,很快便又陷入了分裂,曹魏只用一人便抵得上10万雄兵力。

  这次刺杀,使得韩龙青史留名,更重要的是让曹魏减少了数万防备鲜卑的边防军,这些生力军投入到了应付蜀汉的北伐中,试想如果没有这几万兵力,曹魏的雍凉地区会不会易主,蜀汉的机会是不是更大,一切皆有可能。

  三、蜀汉大将军费祎被刺

  费祎是蜀汉后期继诸葛亮、蒋琬之后,第三位掌握蜀汉实权的人物,他的执政理念不同于诸葛亮和他的继任者姜维。

  诸葛亮和姜维是始终把北伐放在执政方针的首位的,他们的理念就是以攻代守,而不能坐等灭亡,但费祎的执政理念是延续了蒋琬的方针,尽可能的让蜀汉休养生息,以守成为主,即使守成会让蜀、魏的人口、经济差距不断增大,他也认为只要守住当下,就是忠于社稷。

  公元253年,离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已经过去将近20年,这20年间,蜀、魏的国力差距进一步拉大,也使得蜀汉政权的一些北伐派很不满,终于在一次酒宴上,魏国降将郭脩将费祎刺杀,这次刺杀使得坚定的北伐派姜维成为了蜀汉的实际掌权人,当然也有人猜测刺杀费祎的幕后主使就是姜维,但没有史实证明。

  蜀汉这一次非正常的权力交接,让蜀汉的国策发生根本改变,也许这也埋下了蜀汉灭亡的种子,如果费祎不死,蜀汉的灭亡时间可能不同。

  总结:三国时期的这三次刺杀都是历史上有记载的,用现代话说,就是三次成功的“斩首行动”,每一次都有一位重要的掌权人物离世,产生权力的交接。权力的交接就很可能影响政权的建立和灭亡。

  如果没有这几次刺杀,历史的车轮真的有可能就此改道,孙策不死,夺取荆州很可能就是孙、曹二分天下实现鲁肃的榻上对;柯比能不死,联合蜀汉北伐,很可能蜀汉攻占长安还于旧都,三国重划版图;费祎不死,也许蜀汉晚20年再亡。当然历史并没有假设,历史的真相谁也无法改变。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