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谷奇谋又没有可能会成功?诸葛亮不支持的原因是什么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0-31浏览:53分类:历史
葛亮首次北伐,大将军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袭之计,率领五千精兵由子午谷快速到达长安城下,一举拿下长安,由诸葛亮率领大军由斜谷赶到长安支援。下面历史屋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子午谷奇谋有没有成功的可能性,是有的。
且不说魏延是不是能占领长安,就说魏延率领5000奇兵突然出现在长安周边,那效果肯定不会比华夏震动差。
但是诸葛亮为啥不支持,我觉得要看诸葛亮的目的是啥。
第一次北伐的时候,我认为诸葛亮的核心目的不是击败曹魏,占领雍凉地区。
他最根本的目的是在军队中扶持马谡。
诸葛亮常自比管仲乐毅。这是他自己说的。
管仲,诸葛亮之前中国政客心中偶像,齐桓公的国相;乐毅,关羽、岳飞之前中国军人心中偶像,燕国大将。
自比管乐的意思翻译过来就是“出将入相”“建功立业”。
这四个字也是诸葛亮个人的政治理想——不要把“兴复汉室”套在他头上,他对汉室没有什么感情,至少他自己从未表达过。
为了这个政治理想,诸葛亮没有考虑过投效曹操,因为曹操那边内政有荀彧,军事上阿瞒自己是绝对一把手。
也没有考虑过跟诸葛子瑜兄弟联手,孙家的人,更信任周瑜鲁肃。
守着刘表,还跟刘表有姻亲关系,也没打算出山——一则刘表不成器,二则刘表更信任蒯氏兄弟和蔡家子弟。
他等的就是刘备这样的主公:缺少一个谋主,身边猛将两三个,却没人给他出谋划策拿主意。
要实现他的政治理想,就要有军政大权,政治上,诸葛亮已经获得了丞相职位,是蜀汉当时一把手,军事上,他客没有绝对领导权。
倘若打起仗来,他可以是战争总指挥,但日常情况下,蜀汉的军队更多的在魏延、吴壹、李严这些人手里。
每一个将领都有属于自己的统帅军队的方法,只有战争时期才把总指挥权交给诸葛亮,这显然对他协调军队,实现政治和军事目标有影响。
所以诸葛亮想到的办法就是在军队中扶植代理人——马谡。
毕竟在日常时期,无论是魏延、李严甚至刘璋降将吴壹,他都缺乏正当理由来指挥控制。
马谡是马良的弟弟,马良是诸葛亮铁杆,马谡更是诸葛亮小迷弟,这样的人,扶植成军队里的代言人再合适不过了。
所以在第一次北伐期间,诸葛亮力排众议启用马谡,哪怕先前刘备已经告诫过他不可以重用马谡,他还是选择了固执己见。
诸葛亮也不可能预见不到街亭一战的重要性,不可能不知道一旦街亭之战的目的没有达成,他的整个北伐计划就会泡汤,但面对更合适的人选赵云、魏延、吴壹等人,他还是选择了启用马谡。为了保险,他还给马谡配备了王平作为副手。
这个安排的不合理之处,恰恰是解释诸葛亮动机的关键。
1.为什么不用魏延、吴壹、赵云?
2.为什么给马谡配王平作为副手?
作为整个战略计划最为关键的街亭一战,诸葛亮应该是深知其重要性的,而如此重要的一次战斗,按理说,派宿将去打,应该是更合理的选择,但诸葛亮偏偏选择了马谡——一个此前几乎从未真正统帅过军队的军事爱好者。
而诸葛亮深知这一战的利害关系,所以给马谡配了王平这样一个副手,并且叮嘱马谡要按照自己的安排行事。王平在军队中的资历实际比马谡早得多,他出身曹魏军队,本来是降将,汉中之战时投降刘备方,后来一步一步的稳扎稳打,成为蜀汉军队中的实力派人物。
诸葛亮深知王平的能力和水平,按理说,即便是不用魏延吴壹和赵云,用王平去作为主将防守街亭,也比马谡更为保险。
这种安排的逻辑在哪里?
我们仔细想想其实就能知道,这样安排的最大受益者其实是马谡。
街亭防守战是整个第一次北伐最关键的一战,这一战实现了目标,等于第一次北伐就成了。那主将自然是立了极大的功劳,在军中的地位自然会直线上升。
结果没想到马谡这个草包输的如此彻底迅速,第一次北伐彻底失败。
先扯了一大篇北伐失败的推测,其实是为了说明一个问题:为什么诸葛亮不支持魏延的子午谷奇谋。
实际上,子午谷奇谋之所以是奇谋,就是因为魏延太聪明了,而且成功率不低。
诸葛亮北伐前已经知道曹魏在西北的防御松懈了,长安守将是夏侯楙,这人怯战无谋,连街亭都不守,又怎么会防守子午谷?因此魏延一旦真的从子午谷出兵,极有可能真的打到长安城下,无论长安是不是能拿下来,对于魏延自己来说,都是大功一件。
魏延在蜀汉的资历本来就不虚诸葛亮,再立下大功,以后诸葛亮要完全控制蜀汉军方可就难上加难了。
所以这个功劳一定不能给魏延拿去,必须给自己的小弟马谡。
实际上,我们看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期的种种安排,难以理解的事情很多。
在整体策略上,诸葛亮是保守的,他想先吞并雍凉地区,然后再推进到关中,稳不稳?基本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做法。
但到了关键时间点的关键战斗上,他的安排又极为冒险激进:面对防守街亭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马谡这个基本上完全没有实际指挥经验的生瓜蛋子,还要马谡听从自己的遥控指挥,简直是不可理喻。
有说法是防守街亭是给诸葛亮消化投降的陇西三郡争取时间,如果真是这样,那安排马谡去守街亭就跟不可理喻了,马谡是做过地方行政长官的,消化三郡的工作正是马谡的对口。
退一步说,不用马谡去消化投降的三郡,也可以安排马谡去坐疑兵,让赵云来防守街亭。
再退一步讲,你让王平作为防守街亭的主将,让马谡做副将行不行?
但诸葛亮的安排是让宿将赵云去做疑兵,让马谡作为主将来面对增援而来的曹魏中军。
这里就有矛盾,无论怎么解释,都只能证明一个问题:诸葛亮的安排是错的,而且很大概率是故意这么安排的。
也就是说,诸葛亮很可能知道是错的,但他就是要冒这个险,而这个冒险的实际受益者必须是马谡。
冒险赌博总是有目的的,否则没人会去在这样关键的情况下赌博。
另一个角度分析,就是如果承认诸葛亮就是水平低,那这么安排就可以解释通,但显然诸葛亮水平不低。而如果确认诸葛亮水平高,那这么安排就是别有用心。
我认为他的用心,就是给马谡刷经验,刷战绩,然后扶植为军方代理人,说不定诸葛亮戏中未来的雍凉都督,就是街亭立下大功的马谡。
这样才能解释通第一次北伐期间的种种不合理现象。
而接受了这种解释,我们就不得不面对另一个重要问题:诸葛亮首次北伐的真正意图。
前面说了,如果是以为蜀汉取得实际收益为主要目标,那诸葛亮就应该采取保守策略,确保真的步步为营,一步一个脚印,三郡投降之后派宿将防守街亭,然后尽快消化三郡地区,继而实现以三郡为基地的东征。
但现实问题是,如果不是这样呢?
如果诸葛亮首次北伐的主要目标就是为了扶植马谡,占据雍凉只是搂草打兔子呢?
那所有诡异操作都解释得通了。
猜你还喜欢
- 11-30 在三国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曹操又是如何享年六十六岁?
- 11-30 建安二十四年到二十五年之间,为何成了三国的关键年份?
- 11-30 三国时期武将投降是很常见的,为何唯独于禁投降非议多?
- 11-30 张飞这个三国有名的猛将,为何却被自己的手下在半夜杀死?
- 11-30 三国谋士多如过江之卿,夏侯氏为何是武将中的佼佼者?
- 11-30 古代的士兵都是怎么来的?兵制经历了哪些变迁?
- 11-30 在三国耀眼的星光下,哪些人才一身本事却遭世人遗忘?
- 11-30 子午谷奇谋是有成功的可能性,诸葛亮为何不支持这么做?
- 11-30 贾诩是三国时曹魏的著名谋士,他最后又是怎样的结局?
- 11-29 如果将刘邦放在三国乱世,他能重新建立一个新的汉朝吗?
- 11-29 到了汉末三国时期,杂号将军得到了怎样广泛的应用?
- 11-29 司马懿在三国时期笑到了最后,可是他凭借什么能笑到最后?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