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隋炀帝真的毫无作为吗?为何评价极低呢?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0-31浏览:42分类:历史
说到残暴虐民的皇帝,隋炀帝是榜上有名的,他和商纣王常当作反面教材,让后世的人引以为鉴,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屋小编一起往下看。
历史上的隋炀帝真有那么糟糕吗?要是他真是个没有作为的昏君、暴君还说得过去,但是他确实是做出过很大贡献的,特别是对后世,比如修建大运河,创办科举制,都是有功于千秋万代的。
那些大有作为的明君,如唐太宗李世民、康熙帝玄烨,虽然勤政爱民,取得丰功伟业,但主要贡献还是局限于当时,对后代的深远影响是不及隋炀帝,甚至这上千年都在被骂。
那么到底是谁在抹黑隋炀帝呢,将其有功绩的一面略去不提,对其荒淫好色、好大喜功、穷兵黩武、不惜民力的一面大书特书,致使隋炀帝沦为和商纣王一样的人物。
真实隋炀帝
隋炀帝和唐太宗是一样的,他们性格中基因符号是相似的,都有着不甘于人后,拼命向上爬的竞争者心态,表现在现实中,他们获取政权的方式如出一辙。
但是隋炀帝不同于唐太宗的一面,在于他的心中没有设定道德边界,按照西方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依德的观点,隋炀帝心理成分中本我的成分多了些,而唐太宗明显处于超我那个阶段。
这有时代原因,隋炀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长达三百余年的分裂局面,这三百年是胡风和汉风杂糅的时代,外族的生活习俗、文化观念渗入到汉民族的血液里,受此影响冲击最大的就是儒家思想。
儒家文化以父权制为基础,重视道德教化,讲究尊父尊兄,显然这种文化传承到了魏晋南北朝断绝了,那时的北方十六国、北朝都是游牧民族建立的,游牧民族以匈奴为例,是有着弑父杀兄传统的。
隋炀帝的行为一定程度上有着这种民族无意识的影响,其根源在于隋朝结束分裂局面,但是并没有思想意识方面的建设,还是延续其贵族间的社会契约。
没有思想约束、道德制衡的隋炀帝,确实做了太多常人难以接受的事,比如滥用民力,营建东都洛阳、大运河和皇家建筑群。再如大业八年,密诏江、淮诸郡阅视民间童女,资质端丽者,每岁贡之。
隋炀帝的功绩
仔细思索下,隋炀帝皇帝生涯的劣绩,和秦始皇是何等的相似。他们都没有求稳,都不懂得停一停,而是寻求皇帝生涯的突破,想要创造大业绩,来提高自己的历史地位。
隋炀帝的突破在于科举制和大运河,科举制可以说是古代最伟大的制度发明,在科举制产生之前,政治上治理国家的事完全是由贵族说了算,平民阶层只有听从的份儿。
比如说西周以来的世卿世禄制、魏晋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话语权都掌握在贵族手里,贵族子弟不用奋斗就能获得官职,而平民子弟再怎么努力也不能逾越。
这种贵族垄断式的统治,到了隋炀帝这儿开始解体,他创设进士科,让更多的人通过科举考试的方法进入仕途。这样做不仅打破出身论,而且能为官僚政治系统输送新鲜血液,提升官僚素质。
这一伟大创举,自此被历朝历代所沿用,成为中国高度发达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的高考制度都有启发意义,可以说是功利千秋的事业。
隋炀帝的另一伟业就是开辟从南到北的大运河,大运河创建的意义绝不仅仅是沟通南北经济,它具有更大的政治意义。
大运河指的是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至余杭的运河,它分为四段,主要包括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以三点四段为构造,大运河连接南北,从此中国再也没有出现南北朝那样的分裂局面。
南方和北方由于大运河,真正形成一体,一方面有利于政治经济中心的东移,进而促进东南地区的开发;另一方面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隋炀帝的功绩是极其突出的,他眼光看得长远,件件事情都考虑到了后代,只是苦了同时期的老百姓,那么到底是谁在抹黑隋炀帝呢?
谁在抹黑隋炀帝
向隋炀帝泼第一盆脏水的当然是李唐王朝,李渊原来是隋朝的臣子,他推翻隋朝,建立唐朝,属于犯上作乱,是不被正统学说认可的,为了证明自己政权的合理性,李渊毫无顾忌地抹黑隋炀帝。
李渊为了表示唐朝才是众望所归民心所向,找了很多黑料,把隋炀帝妖魔化,隋炀帝已不是历史的本来面目,已经成为贪婪好色、残暴不堪、杀人如麻的无道昏君。
而且隋炀帝的谥号“炀”,也是李渊给起的,炀是一个贬义词,古代《谥法》说:“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为炀,好大殆政曰炀,薄情寡义曰炀,离德荒国曰炀。”
在李渊看来,隋炀帝杨广是失礼的,没有德行的,通过对照,否定杨广,也就是成就自己。到了李世民那里,显然也是从失礼失德层面抹黑隋炀帝的。
只不过李世民是贼喊捉贼而已,他杀兄弑弟,逼父退位,还娶了兄长的女人,桩桩件件和隋炀帝如出一辙,论及私德,怎么好意思嘲笑隋炀帝,只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唐太宗李世民真正做得好的是公德,不像隋炀帝那样,处处得罪老百姓,而是与民休息,轻徭薄赋,自然留下来的名声要比隋炀帝好多了。
向隋炀帝泼出第二盆脏水的是儒家史学观,特别是宋朝以来,理学兴起,讲究君臣父子三纲五常的观念,重视的是史学的教化功能,自然会把古代有名的暴君拉出来做典型。
隋炀帝处事并不是站在儒家道德制高点上,私德和公德都有缺失,自然成为史学家们“重点照顾对象”。
向隋炀帝泼出第三盆脏水的是老百姓,老百姓并没有见过隋炀帝,但是他们从野史、演义里都听过隋炀帝的事迹,自然觉得隋炀帝不是好人,从而形成一种集体无意识,隋炀帝的恶名也就被定格在历史长河里。
猜你还喜欢
- 11-30 “唐朝人吃隋朝粮食”的说法,在后世看来为何绝非空穴来风?
- 11-30 杨广三征高句丽时,杨玄感叛乱为何成了压死隋朝的稻草?
- 11-29 在与隋朝的对峙中,突厥如何分裂成为东突厥和西突厥?
- 11-29 隋朝这样能动员百万人力的国家,为何却打不过高句丽?
- 11-29 在隋朝末年,农民起义军汇成哪三支强大的反隋主力?
- 11-29 隋朝官员柳彧为何要上书,请求禁止元宵节这般盛大的节日?
- 11-29 隋朝如何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就富有到没有王朝可以比肩?
- 11-29 究竟是怎样的财政制度,才造就了隋朝的富有和强大?
- 11-28 人生故当死,岂不一日为帝乎?这是隋朝哪位大臣的名言?
- 11-28 隋炀帝杨广被杀后,取而代之的为何是官二代宇文化及?
- 11-28 一个大奸臣就可以毁掉一个国家,隋朝时期的大奸臣是谁?
- 11-28 隋朝国祚虽短,但它对历史的前进做出了什么巨大贡献?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