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为什么刚死,明神宗就把他家抄了呢?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0-30浏览:42分类:历史
明朝首辅张居正是政治家,改革家。张居正的改革使得明朝一度有了“中兴”。可是张居正刚死,明神宗就把他的家抄了,直到明熹宗天启二年恢复名誉,今天历史屋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万历十年六月二十日,张居正病逝于已躺了三个多月的床上。几年后,曾被张居正得罪过的清流文士王世贞以丰富的可以创作小说的联想力在《嘉靖以来内阁首辅传》中臆测道:张首辅之死,实死于春药过度。
由他的这种臆测,我们可以知道他是唯物主义者,不相信鬼神。不然,他不敢这样胡说。从当时明朝的风气来看,明人常常将房中术摆在枕边,为的是益寿延年,更为了纵欲而不伤身。王世贞肯定也是此类畅销书的忠实读者,推己及人,便认定张居正之死实死于纵欲过度。晚明士人风行房中,张居正不可能免俗,但王士贞说他“妻妾太多而无法满足她们,则每天以春药坚持”实在让人信不过。难道他有千里透视眼?
万历十年春节刚过,张居正就病倒了,病因很简单:痔疮。用中医的话来讲,痔疮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劳累过度,“久坐则血脉不行,久行则气血纵横,经络交错。久坐久行,劳累过度,使肠胃受伤,以致浊气瘀血,流注肛门而生痔疾。”另外,情志因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喜怒起,气血侵入大肠,结积成块,易生便血。”
多年的文牍生涯和改革中种种不顺心的事而常常火气十足让他得了很严重的痔疮。自担起改革大业以来,日作夜思、食不甘、寝不寐。他所忧虑的又岂止是改革大业?还有那些时刻想反对他的士大夫们!其时,已经是老毛病了。所谓“十人九痔”,每个人的肛门都或轻或重地有点不如意。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痔疮虽不是小病,但绝不是致人性命的大病。“积习沉痼已久,非痛惩不能挽也。”这是他在改革中所持的思想,不幸的是,他把这种思想也带进了痔疮治疗上来。在床上痛苦了三个月后,万历十年的三月,他命令医生将自己的痔疮割除。就如他的改革一样,从根上祛除,连根拔起。
他把割除痔疮也当成了一项改革,但这项改革却立竿见影地失败了。从手术后,他就永远地呆在了床上,一直到死。他曾上疏万历帝说:“我的痔疮虽然根除了,但血气大损,数日以来,脾胃虚弱,吃不下喝不下,四肢无力,寸步难移”由此看来,病的大小或多或少地要因人而异。张居正性格中的果决、务实和意识中的“斩草除根”,让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中医为其作西医的外科手术。
除了性格因素让他这样做之外,当时的形势也要求他不得不这样做。经过十年的改革,大明王朝俨然生机勃勃。而在王朝茂盛的背影下,张居正自身的未来已堪忧。在他被痔疮烦恼、痛苦的时候,一直支持他的李太后已要“隐退”,好兄弟大太监冯保被众官弹劾而身危,权力铁三角已然欲崩溃!而且,昔日操控于掌上的小万历已成长为大人,反对派们更是蠢蠢欲动。在这样的形势下,他绝不能让自己因为一个痔疮而整日躺在床上。自己掌握的十年大权看似牢固不可破,但如果不亲自行使,这权力不过就是万历皇帝给自己扎的一只纸老虎而已。
事实也的确如此,他死后不久,就得到了万历对他的清算。他死了,永远也不知道身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似乎永远也不知道自己给大明朝留下了几十年的寿命外,还留下了一个万历皇帝。如果他泉下有知,他绝不会对万历念错的一个字而大声呵斥,如果他泉下有知,他绝不会对万历管束甚严,以至于把万历管教成了一个后来龟缩在皇宫里的瘪三。
早在张居正当国时,万历就对这位张先生与冯保对自己的严加管教而愤愤不平。但他绝不敢跟张居正发脾气,他的目标是张居正最好的朋友冯保。后来首辅申时行的长子跟别人谈到一件事,从这件事上,我们就可以看出后来冯保与张居正的下场之惨也就不足为奇了。有一天,万历讲读完毕,兴致大发,书写大字赏赐辅臣以及九卿等。冯保在一旁伺候。突然,万历以笔饱沾墨水猛地向冯保的大红衣衫掷去。冯保根本就想不到会有此等事发生,先是一怒,接着就惊愕万分,在一旁的张居正也脸色大变。而万历却若无其事地书写完毕,起身回乾请宫了。
阳世似乎跟张居正开了一个玩笑,他苦心“经营”的一个小皇帝到后来却成了天下无二的懒虫。他精心编撰的《帝鉴图说》成了一堆废纸。他不惜得罪天下人而缔造的改革基业灰飞烟灭。他在三朝的忧患意识换来的却是死后差点被挖尸。
张居正为何死后却落得被抄家的下场?
一、得罪了同僚
自古以来,只要是改革就是触动很多人的利益,得罪很多人,张居正作为改革的人,自然也不例外。我们知道明朝是抓腐败抓得最严的朝代,但是也是贪污最厉害的朝代,张居正所发起的改革在反腐上也是用足了功夫,自然伤害了很多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新政开始实施,张居正对于那些阻碍的人,态度坚决。对于这些人,或者是逮捕入狱,或者是罢黜官职。这样来看,改革时期张居正得罪的人有很多人,抄家无数,所得来的财产,仅仅是黄金就高达了四百多万两,而粮食不计其数,足够全国的百姓吃上十年,大量的贪官,自然而然不缺少将来会诋毁张居正的。这些人在张居正实施新政的时候,不敢和他正面相对,但是在他死了以后,就都出来报仇了,都指责张居正的缺点,导致万历皇帝对他十分不满。
二、皇帝的怨恨
万历年少,没有能力去压制张居正,张居正的威望跟名声,远远盖过了皇帝,尤其是张居正的权力已经达到了整个明朝的最高,朝廷内外,每人敢去反对,是皇帝对他十分忌惮,功高盖主。当时的张居正除了内阁辅佐大臣,还有一个身份便是万历的老师,在对于皇帝的教育方面管教很苛刻,以至于在初期万历的所有安排都是由张居正来的。但是人是会变的,渐渐长大的万历,各个方面逐渐成熟,这让万历对于张居正的印象越来越差,在万历的心中,张居正已经变成想要黄袍加身的佞臣。况且当时朝廷的内外,都是听张居正的,触犯他,已经跟触犯逆鳞没什么区别了。有一个大臣,叫做邱岳,为了让自己的官运亨通,还给张居正送了个对联。对联的内容是这样的,上联:日月并明,万国仰大明天子。下联:丘山为岳,四方颂太岳相公。我们都知道,对联当中的下联地位,比上联的地位要高,很明先的,这幅对联首先把张居正放在比皇帝还要高的地位上。从这也不难看出,张居正的地位之高以及改革的方式都让万历皇帝看不惯,从而心怀记恨。
三、张居正知法犯法,贪污腐败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皇帝也是这样的,他也想将别人的钱放到自己的包中,所以,抄家就是一种不错的方式,不仅能发泄心头之恨,还有一笔意外收入。像张居正这种,朝廷支柱,家产数量自然不用说。史上记载,当万历皇帝派去张居正的府上抄家时,一共搜刮出黄金数万两,白银十余万两。父债子偿,张居正虽然去世了,但是他贪污的罪名自然就落在了他儿子的头上。在张居正死后,他的后人下场异常的惨痛,当时整个张府的人,将近几十口,全部饿死,自己的儿子被刑讯逼死,妻子还毁了容。
四、与太后之间的事情
当时民间流传着张居正还有皇太后的一个故事。故事讲的是一个被张居正嘲笑的人,这个人叫艾自修,因为心存不满,所以在发现他还有太后的事情以后,就来了灵感,做成一个对联。对联中,上半句是张居正所做,内容是嘲笑艾自修省委进士最后一名,原文为“艾自修,自修勿修,白面书生背虎榜”艾自修回应的下联是“张居正,居正勿正,黑心宰相卧龙床”。后来就传到了皇帝哪里去,皇帝自然是恼怒不已,这就是在挑战皇帝的权威。对联一事,跟张居正最后的下场,多少是有关系的。
纵观张居正这一生,虽然他也有很多的污点,比如他很狂妄又很好色,贪污肯定也有,但是人的道德不可能完美无缺,毕竟人无完人。我们后人能够读懂张居正,会发现他的更多的光辉。正是实施了他的新政,才让那个奄奄一息的明朝再度复活,让这个几乎走向灭亡的明朝重新运作,力挽狂澜,挽救了当时亏损已久的国库。虽然最后明朝还是被推翻了,但是这个贡献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可惜了张居正,死后落得这么个下场。
猜你还喜欢
- 11-30 张居正与徐阶都曾担任过首辅,但为何待遇却大不相同?
- 11-30 与正规军比起来,明朝锦衣卫的整体作战能力很强吗?
- 11-30 明朝火器究竟有多厉害?在当时有哪些引以为傲的火器?
- 11-30 明朝火器在当时处于一个什么水平?为何说只是“略”高?
- 11-30 明朝在防线上设立九边重镇后,其总兵力共有多少人?
- 11-30 在明朝弘治年间,朝廷陆续设立了哪九个军事重镇?
- 11-30 朱翊钧是明朝第13位帝王,他为何不再踏进金銮殿一步?
- 11-30 明朝也是个大统一王朝,为何没有出现后宫干政与外戚专权?
- 11-30 明朝的梃击案究竟是郑贵妃所为,还是太子朱常洛自导自演?
- 11-30 锦衣卫这个天子亲军,在明朝这个内外环境是如何衰落的?
- 11-30 古代大臣上朝时,他们手中的板子是什么作用?
- 11-30 明神宗的什么承诺,势必会引起明朝重大的政治危机?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