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明朝在防线上设立九边重镇后,其总兵力共有多少人?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1-30浏览:155分类:历史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征虏大将军徐达率25万大军北伐,将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赶回到了蒙古草原。至此,由蒙古人建立的元朝退出了历史舞台。不过,元顺帝虽然逃回蒙古草原,但还是具备相当的军事实力。据史料记载,北元(元顺帝北逃后的政权名称)“引弓之士,不下百万众也,归附之部落不下数千里也”。这个说法虽然有点夸张,但至少还是说明当时元顺帝手中还是有不少兵力的。

  此后,明朝也曾多次出兵北击蒙古,并取得了不错的战绩,但却始终无法将对手彻底消灭,北部边患问题成了大明王朝一块无法解决的心病。下面历史屋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为加强北部的防务,明朝在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绵亘万里的北部边防线上设立了九大军事重镇,也就是赫赫有名的明朝九边,由东往西依次为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太原镇)、延绥镇(榆林镇)、固原镇(陕西镇),宁夏镇,甘肃镇。九边重镇的总兵力在明朝各时期变化较大,其中永乐年间约为68万人,后来兵力人数一直在40万到90万之间,其中万历四十八年的时候兵力人数最多,达到了88.5万人。明末崇祯皇帝时期,兵力为59万人。

  辽东镇东起凤凰城(今凤城市),西至山海关,全长970余公里。辽东镇的城防体系分为镇城、路城、卫城、所城和堡城五级。镇城有两座,分别是辽阳城和广宁城。镇城下设东、南、西、北、中五路屯兵城,就是路城。各路城分管二十五卫,每卫满额编制是5600人,有些卫单独建立了防御性的卫城,如著名的宁远卫城。卫下计有127所,所依托的城为所城,其规模较小。最低一级的是堡城,也称台堡,有107座。

  九边重镇的城防体系大体类似,所以其他军镇的城防情况参照辽东镇即可,下文中不再重复介绍。

  在明朝永乐时期,辽东镇驻军兵力为23万人。明朝中期的时候驻军兵力在7万至9万之间。到了万历四十八年,辽东镇兵力达到了历史最高的26万,不过人数虽多,但战斗力很差,而且很多士兵都是吃空饷,真正遇上战事的时候却经常遇到无兵可用的尴尬境地。到了明末崇祯时期,兵力裁减至8万余人。

  蓟州镇是九边中最大的军镇,东起山海关,西至慕田峪,全长880余公里。永乐时期驻军兵力定为8.5万人,到了崇祯时期驻军兵力近13万人。

  宣府镇东起慕田峪,西至西阳河(今河北怀安县境),全长510多公里。永乐时期驻军兵力约12.6万人,崇祯时期驻军兵力8万余人。

  大同镇东起镇口台(今山西天镇县东北),西至鸦角山(今清水河县东部,山西和内蒙古的省界),全长330多公里。永乐时期驻军兵力13.5万人,崇祯时期驻军兵力7.6万余人。

  山西镇(太原镇)东起真保镇长城,西至黄河边的偏头关。山西镇位于大同、宣府两镇长城的内侧(南边),故又称为内长城。主要作用是防止外长城防线被突破后,敌军长驱直入。作为第二道防线,山西镇的兵力相对较少,崇祯时期驻军兵力5.3万人。

  延绥镇(榆林镇)东起黄甫川堡(今陕西府谷县黄甫乡),西至花马池(今宁夏盐池县),全长880多公里。永乐时期驻军兵力2.5万人,崇祯时期驻军约4.5万人。

  固原镇(陕西镇)东起延绥镇饶阳水堡西界,西达兰州、临洮,全长约500公里。明朝初期,西北地区只设了延绥、宁夏、甘肃三镇,但由于战线太长,距离较远。一旦遭遇战事,三镇之间无法做到遥相呼应,因此在明朝弘治年间又新增了固原镇。崇祯时期固原镇驻军兵力近6万人。

  宁夏镇东起花马池,西至宁夏中卫喜鹊沟黄河北岸(今宁夏中卫市西南),全长约1000公里。永乐时期驻军兵力约7万人,崇祯时期驻军兵力约2.5万人。

  甘肃镇东南起自今兰州黄河北岸,西北至嘉峪关讨赖河一带,全长约800公里。永乐时期驻军兵力约9.6万人,崇祯时期驻军兵力约4万人。

  明朝的九边重镇对于防御北部敌人的袭扰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它还有一个隐藏属性,那就是以关隘的形势控制住了中原和草原两边的贸易。中原地区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可是草原地区物产匮乏,对中原的依赖度非常高。明朝中后期正是通过控制贸易的方式,让北方许多蒙古部落向明朝俯首称臣,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