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长安明明那么好听 朱元璋为何把长安改名为西安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0-29浏览:70分类:历史
杜牧在《商山富水驿》一诗中写道:“驿名不合轻移改,留警朝天者惕然。”为了能够警醒后人,让路过此地的官人、百姓都能记得当年的故事,杜牧曾建议阳城驿的名字不要随便更改。地域的名字代表着一个地区的文化特色,也包含着很多的内容与故事,具有一定的意义。
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有很多文化都值得后人去借鉴。很多地区的名字也都有其自身的含义,或是因地域特点而命名或是因美好蕴意而命名。总的来说,虽然地区的命名原则是多样的,但是其命名都有其相应的规律,具有其独特的含义。长安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古都,无论何时何地,提起长安,人们都能够想到当时的历史情况。
长安的历史悠久,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也是最让中华民族所自豪的一座城市。刘邦在建立了汉朝之后,便把自己的首都定在了汉中。由于战争原因,首都咸阳已经被项羽烧得惨不忍睹,重建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因此他便在离咸阳不远的地方修建了一个首都,那就是当时的长安。
为了在长安生活得更加舒适,汉朝的每一位皇帝都在对长安这个首都添砖添瓦。汉朝的汉惠帝在长安建立了新的城墙,汉武帝又对长安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宫殿的数目也越来越多。因其豪华壮丽,在此后的很多年间,长安一直都作为首都存在于大众的面前。
汉朝、隋朝、唐朝都是历史上较为强盛的几个朝代,在这些朝代的影响下,长安这座城市已经变成了鼎盛的大都城,很多外国的节度使都会前来拜访。之后再把长安的文化特色、风景名胜传扬到他的国家,也因此长安这个城市变得越来越有名气。
唐朝末年,官府官员腐败贪污,内战连连不断,百姓民不聊生。在这样的情况下,皇帝处理内务事情已经够头大了。雪上加霜的是,外部的势力也变得越来越强盛,不断去攻略自己的国土,就连原先的藩属国也开始自称为王。看见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百姓,一些富有正义感的人再也忍不住自己内心的火热。
公元875年,黄巢团结富有正义感的百姓进行起义。公元881年,一场大火在长安城里燃烧起来。新建一个美丽的宫殿区,要花费很久的时间,但烧毁一个美丽的宫殿,仅仅需要一天左右的时间。“黄巢起义”是唐朝历史上时间最久,影响最深的一次农民起义,此次起义导致唐朝更加地衰落。
经历了“黄巢起义”后,在五代十国期间,长安又经历了数次大火,这个摇摇欲坠的城市再也忍受不住了任何的战役,它变得毫无生气、黯淡无光,再也不是那个辉煌的国际大都市了。公元1272年,元世祖忽必烈的三子安西王,在西安建立了安西王府,后期的安西王叛乱致使安西王府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之后长安就一直都在更改名字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长安”那么好听的名字,究竟被谁改成“西安”?这个名字的由来是什么呢?在明洪武二年三月,明朝大将军徐达将其改为奉元路改为西安府,这是“西安”一词第一次出现在历史上,此后此名便一直被沿用。朱元璋在称帝之后,一直想把西安作为首都,并为其新建了鼓楼、钟楼等标志性建筑,就是为了能够顺利地迁到西安这个首都。
朱元璋也曾派太子朱标去西安踩点,不曾想到的是朱标刚从西安回到南京没多久,便已经因病死亡了,这件事情也就此搁置了下来。为此也有很多人在想,如果朱标当时没有因病死亡,是不是就可以成功地把首都迁回西安呢?“长安”标志着国家长治久安、国家繁荣昌盛,是帝王之都,而西安只是一个地域性的标志,其中的蕴意差得太多。
直到现在为止,长安这个名字依然被很多人提起,即使他已经沦为西安的一个地区,但依旧是很多人心目中的那个都城。改名字的地区有很多,但让人们记忆最深刻的区域,依旧是长安这个首都。大部分的地区更改名字都是为了匹配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也有一部分是由于这个地区的名字与皇帝的名字相近或相似。
即使在现在时期,也有很多地区的名字在不断地更改着,一个地区叫什么名字并不是最重要的。一个城市经济增长关乎着这个地区百姓的幸福指数,地域名对于很多来讲也具有特殊的意义,是一个地方的标志,也是很多人内心向往的地方。
参考资料:
《商山富水驿》
猜你还喜欢
- 11-30 与正规军比起来,明朝锦衣卫的整体作战能力很强吗?
- 11-30 明朝火器究竟有多厉害?在当时有哪些引以为傲的火器?
- 11-30 明朝火器在当时处于一个什么水平?为何说只是“略”高?
- 11-30 明朝在防线上设立九边重镇后,其总兵力共有多少人?
- 11-30 在明朝弘治年间,朝廷陆续设立了哪九个军事重镇?
- 11-30 朱翊钧是明朝第13位帝王,他为何不再踏进金銮殿一步?
- 11-30 明朝也是个大统一王朝,为何没有出现后宫干政与外戚专权?
- 11-30 明朝的梃击案究竟是郑贵妃所为,还是太子朱常洛自导自演?
- 11-30 锦衣卫这个天子亲军,在明朝这个内外环境是如何衰落的?
- 11-30 古代大臣上朝时,他们手中的板子是什么作用?
- 11-30 明神宗的什么承诺,势必会引起明朝重大的政治危机?
- 11-30 到万历十四年,明朝长达几十年的国本之争有怎样的背景?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