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梁第二次出任辽东总兵时,为什么放弃了宽甸六堡?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0-29浏览:51分类:历史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屋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成梁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内阁大学士沈一贯以“李成梁镇守辽东二十年,虏人畏服。成梁离镇十年八易(大)将,戎务尽弛,战守无资,辽事大坏。还将成梁前去,方可整理”为由,向明神宗上疏奏请李成梁第二次出任辽东总兵,时任兵部职方司郎中的申时行次子申用懋也向明神宗大力举荐李成梁。
当时的辽东可以说是危如累卵,内有税监高淮搜刮无度和万历援朝之役引发的民变、兵变,外有势力越来越强大的努尔哈赤,所以,沈一贯等人都期望第一次出任辽东总兵时“师出必捷”的李成梁能在辽东力挽狂澜。
即便如此,李成梁再度出任辽东总兵还是遭到了言官的反对,最后在明神宗的坚持下,李成梁才得以第二次出任辽东总兵。
可惜,第二次出任辽东总兵的李成梁要令明神宗和沈一贯等人失望了,他不仅没有乘土蛮、长昂、把兔死后北虏日渐衰落的有利时机削弱努尔哈赤,反而还于万历三十四(1606年)年以“地孤悬难守”为由放弃宽甸六堡这一遏制女真的战略要地。
真是岂有此理,李成梁于万历二年提议移建宽甸六堡时怎么不说“地孤悬难守”、李成梁剿灭进攻宽甸六堡的女真王杲部时怎么不说“地孤悬难守”、李成梁重创反对移建宽甸六堡的女真王兀堂部时怎么不说“地孤悬难守”,李成梁为保护宽甸六堡对女真诸部采取“摧强扶弱”的策略时怎么不说“地孤悬难守”,偏偏宽甸六堡安安稳稳的存在了三十多年后李成梁要说“地孤悬难守”,所以李成梁放弃宽甸六堡的原因肯定不是“地孤悬难守”。
那么,问题来了——第二次出任辽东总兵时,李成梁为何要放弃宽甸六堡?
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李成梁第二次出任辽东总兵前发生的几件事。
万历十六年(1588年),御史任养心弹劾李成梁“兵权太盛,姻亲厮养分操兵柄,环神京数千里,纵横盘踞,不可动摇”,若不早为计,恐“唐末藩镇割据尾大不掉”之旧事重演。
万历十九年(1591年),“兵权太盛”、“藩镇割据”终于动摇了明神宗对李成梁的信任,所以明神宗决定“遣宁远伯李成梁督选宣、大、山西兵往宁夏”,但是在言官的阻挠下,李成梁最终被免去了辽东总兵一职。
万历二十六(1598年)年四月,在言官的一片反对之声中出任辽东总兵的李成梁长子李如松,任职仅四个月就因“虏寇辽东,总兵李如松远出捣巢,死之。”
归纳一下,以上这三件事其实是一件事:张居正去世和戚继光难南调广东后,言官不想看到张居正的爱将李成梁继续担任辽东总兵。
从万历十一年九月言官冯景隆弹劾李成梁开始,至万历十九年李成梁在龚文选、黄道瞻、王之栋和宋一韩等人的接连弹劾下被免去辽东总兵为止,李成梁几乎年年都会受到御史的弹劾,弹劾他的理由从最初的谎报军情、杀良冒功逐步升级为兵权太盛、尾大不掉。这种情况下,李成梁选择了急流勇退。
但是,言官却没有因为李成梁的急流勇退而放松对李成梁或者是李成梁的儿子们再度出任辽东总兵的警惕,万历二十五年有人举荐李成梁的长子李如松出任辽东总兵时,言官们一拥而上地表示反对,最终在明神宗的坚持下李如松才得以出任辽东总兵。
出任辽东总兵仅四个月,李如松就因捣巢遭到伏击而阵亡。
按理说,辽东总兵李如松战死后,朝廷肯定会派人了解事情的原委,史料中也会留下相应的记载,可是我们最终看到的都是模糊不清的一句话,这就不得不令人生疑了。况且李如松被数万倭寇包围时都没有阵亡、李成梁也有过多次捣巢遭到伏击的经历,所以李如松遭到的伏击更像是专门针对他的。
当了二十二年辽东总兵的李成梁不可能不清楚李如松中伏背后的蹊跷,他更加明白李如松中伏是给他提醒,好让他和他的儿子们不再染指辽东。
明白了这些,李成梁终于对官场之争感到了厌恶,他一改之前赋闲在家却仍旧关心辽东战事、平倭之役等军国大事的态度,真正做到了两耳不闻窗外事,所以当明神宗令他第二次出任辽东总兵的诏书下达后,他立即上疏请辞,“言服官四十一年身亲百十余战,刀痕箭眼,遍体残伤,阴雨西北风,金疮时发,不能以骨立之马,再服盐车之任”,结果明神宗“优诏不许”,李成梁只能第二次出任辽东总兵。
第二次出任辽东总兵的李成梁早已没有第一次出任辽东总兵时的意气风发、奋发图强,已经七十六岁的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种情况下,面对搜刮无度的高淮他只是一味地顺从,面对碧蹄馆之战被倭寇重创的家丁和镇夷堡之战几乎被土蛮全歼的选锋军他选择了放任不管。
所以,努尔哈赤于万历二十九年拥有了八旗军队、于万历三十一年迁都赫图阿拉(今抚顺市新宾县)之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李成梁因害怕深入女真腹地的宽甸六堡“遂开边衅”而决定放弃宽甸六堡。
综上所述,第二次出任辽东总兵时,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就成了李成梁放弃宽甸六堡的主要原因。
猜你还喜欢
- 11-30 与正规军比起来,明朝锦衣卫的整体作战能力很强吗?
- 11-30 明朝火器究竟有多厉害?在当时有哪些引以为傲的火器?
- 11-30 明朝火器在当时处于一个什么水平?为何说只是“略”高?
- 11-30 明朝在防线上设立九边重镇后,其总兵力共有多少人?
- 11-30 在明朝弘治年间,朝廷陆续设立了哪九个军事重镇?
- 11-30 朱翊钧是明朝第13位帝王,他为何不再踏进金銮殿一步?
- 11-30 明朝也是个大统一王朝,为何没有出现后宫干政与外戚专权?
- 11-30 明朝的梃击案究竟是郑贵妃所为,还是太子朱常洛自导自演?
- 11-30 锦衣卫这个天子亲军,在明朝这个内外环境是如何衰落的?
- 11-30 古代大臣上朝时,他们手中的板子是什么作用?
- 11-30 明神宗的什么承诺,势必会引起明朝重大的政治危机?
- 11-30 到万历十四年,明朝长达几十年的国本之争有怎样的背景?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