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隋唐时期饮食文化有多繁荣?有哪些食物师从域外流入长安的?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0-29浏览:46分类:历史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屋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隋唐美食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管仲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民以食为天”。即“王者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能知天之天者,斯可矣”。而这里所说的“天”,便是“凡所仰赖者皆曰天”的意思。因此,我们可以知道,很早以前,古人就意识到吃饭一事为人们所共同仰赖。无论是上至达官贵族、王侯将相,还是下至普通老百姓,“吃”都是头等大事,食物就是人赖以生存的“天”。

  由是乎,“吃”就成了人们十分关注的话题。隋唐时期,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推进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外邦人前往长安城内。他们中有的人或来此学习、或来此游历、或来此经商。而在这个互动往来的过程中,外邦人也将许多域外食物带入长安,带进了隋唐百姓的餐桌上。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远道而来的异域食物,开始频繁地活跃在长安的大街小巷,深受市井百姓的喜爱,成为了隋唐那充斥着浓厚的异域色彩的饮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那么,当时都有哪些食物,是从域外流传进长安的呢?如今这些美食,还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寻觅到踪迹吗?下面,就带领你们一起来探寻几个隋唐饮食文化中的舶来品。

  外酥里嫩的胡饼儿

  据《礼记·礼运》记载:“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故欲、恶者,心之大端也。”因此,人对吃的欲望的产生,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而这种吃喝的大欲,是自然本性,谁也无法抗拒。那么,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该吃什么,这也是有考究的。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这第一种应时、应地、应人而生的胡饼儿。

  胡饼是个什么东西呢?说白了,它就是一种炭火烤制而成的面饼。往历史源头追溯,汉代之时,胡饼就已经产生了。而当时的胡饼,与今天新疆地区一种名叫“馕”的面饼极为相似。但它与“馕”又有不同之处。“馕”是干烙而成,无需涂油烘焙,就是干瘪瘪的一面饼。但胡饼就不同,它既可用油烙,也可不用油。除此之外,胡饼儿还可以在上面撒芝麻、果仁,甚至有的还能带馅儿。不过,这具体怎么做,也是看个人的喜好。那么,胡饼儿作为这样一种闻名遐迩的小吃,它最大的好处是什么呢?

  胡饼儿块头大、密实、耐饥、轻盈,外表比较干,便于携带和储存,故而深受西北地区人们的欢迎。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西北地区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许多商旅常年在此穿梭往来。因着是在内陆地区,大漠孤烟,常常一走就是一年半载,人迹罕至。所以,如此既能充饥,又便于保存的胡饼儿,就成了商旅们的心头之爱。

  胡饼:块儿大、密实、充饥

  奴隶社会的古代,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时人多以打猎或寻觅野果子充饥。在当时,人们对于“吃”这头等大事,只是遵循着基本的果腹原则,无需种类繁多、花样百出,非常地随意。不过,在生产力低下的年代,人们对于“吃”少些许讲究也是可以理解的。而到了隋唐,相较于以前,生产力有了质的飞跃,社会稳定、国家富强、百姓富足和谐,自然就对生活的质量要求增多,对于“吃”也多了许多研究和探索。由此,即使是一种小小的胡饼儿,花样也多了起来,衍生出“古楼子”。

  据史书《唐语林》记载,“古楼子”是盛行于隋唐、块头十分壮观、层层叠叠的胡饼儿。那为什么说这“古楼子”壮观且层层叠叠呢?

  原来,“古楼子”是一种带羊肉馅儿的胡饼。听上去虽挺正常的,但你可别小看了这羊肉馅儿。因为这馅儿里,光是羊肉就得用上足足一斤。等这一斤羊肉都被剁成肉泥后,就被一层一层的塞到胡饼里边去,配上胡椒、豆豉、油脂等调料,放进炉子里烤制。烤熟后的胡饼,用筷子剖开,我们就可以看到其中一层层排列的馅,像楼宇一般,“古楼子”一名随之而来。而不管是在隋唐的大街小巷,还是在如今的新疆考古地区,都不难发现这些胡饼儿的踪迹。

  舶来品之饆饠

  《礼记·礼运》曾写道:“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中国作为泱泱大国,历来遵循“礼仪之邦”的原则。正所谓,食乃中国礼仪的源头。因此,广收优质异域饮食文化,既集中体现了古代礼仪的人文精神,又可对中国治理朝政、稳定社会、振兴纲纪、巩固伦常等国之大事发挥重要作用。《燕礼》、《士冠礼》记载的许多宴请场合下详尽的饮食礼仪制度,都表明了饮食的更迭,是古人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跨越见证。所以,隋唐饮食方面的舶来品为何能流行一时,便是有据可依了。

  除此上述所说的胡饼儿、古楼子,隋唐还有一种非常著名的舶来品,叫做“饆饠”,简称“毕罗。而作为顺着丝绸之路传到长安城内的一种面点,毕罗本身最大的特点是以水果作馅儿。套用如今人们最爱吃的东西作喻,毕罗像极了快餐店里吃的那种”派“。在当时的长安,就有一家毕罗店,很是出名。猜猜看是为什么?

  原来该毕罗店所用的水果全是樱桃。凡有烹饪经验的人都知道,这个水果若要煮熟,往往就会变色。但这家店的樱桃毕罗,即使是煮熟之后,樱桃也鲜艳如初,颜色丝毫不变。也正因这一招鲜的商业秘密,这家樱桃毕罗店打遍天下无敌手,在长安的小吃闹市里屹立不倒。

  《尚书洪范》曾说:“农用八政”。即“一日食、二曰货、三曰礼、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宾、八曰师”。这里的“农用八政”便是教化民众勤于农业,以保食之无忧也。因此,隋唐饮食文化为何如此繁荣昌盛,也不是没有道理。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