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在与后金的对战中,明朝是如何丧失优势的?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0-29浏览:37分类:历史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屋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明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大明对后金优势的丧失,广宁失陷后接替熊廷弼出任辽东经略的王在晋看得很明白:东事一坏于清、抚,二坏于开、铁,三坏于辽、沈,四坏于广宁。初坏为危局,再坏为败局,三坏为残局,至于四坏,则弃全辽而无局。退缩山海,再无可退。

  从“一坏”到“四坏”、从“危局”到“无局”,王经略虽然看得很明白,但却只是粗略点出了大明丧失对后金优势的几个关键节点。

  那么,我们就需要顺着“一坏”到“四坏”,详细捋一下大明对后金的优势是如何丧失的。

  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在拥有八旗精兵六万、基本完成对女真各部的一统后,于赫图阿拉建立后金。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这事,要是放到成化时期,明军早就前去犁庭扫穴了,可是,万历时期,大明上下对此愣是没有任何反应,难道还有什么事比这更重要?

  万历四十三年,东林党意图借助梃击案打垮郑贵妃势力和齐楚浙三党。

  万历四十五年,齐楚浙三党在丁巳京察中几乎将朝中的东林党一扫而空。

  东林党和齐楚浙三党斗正忙着搞党争,谁还有闲工夫去管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这事。

  万历四十六年初,齐楚浙三党因利益分配不均而产生内讧,东林党见机到处上蹿下跳,大明被激烈、混乱的党争搞成了一团乱麻。

  这种情况下,努尔哈赤于万历四十六年四月十三日起兵,连克清河、抚顺,辽东门户洞开,此即为王在晋所言的“东事一坏”。

  万历四十七年,内阁首辅方从哲为了赚取声望、压制上蹿下跳的东林党、平息齐楚浙三党内讧,不顾前线将领杜松、刘挺的反对,一再发红旗(兵部的进兵令牌)催促杨镐进兵。

  面对粮饷不足、天寒地冻、士气低迷、部队未完成集结等不利因素,杨镐只能匆忙令马林、杜松、刘挺、李如柏率四路明军对赫图阿拉分进合击,结果被努尔哈赤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大明吞下了萨尔浒之战惨败的恶果。

  萨尔浒之战惨败后,努尔哈赤率军连克开原、铁岭,辽东重镇沈阳、辽阳屏障尽失,此即为王在晋所言的“东事二坏”。

  天启元年,东林党借助红丸案、移宫案打垮了齐楚浙三党,控制了内阁、六部、都察院等要害部门,独掌朝政。

  为了证明自己比齐楚浙三党更有能力,东林党派出水利专家袁应泰接替熟知兵事的楚党成员熊廷弼出任辽东经略。

  平心而论,袁应泰确实是个好官,在水利方面确实做出了突出贡献,虽然袁应泰也具有剿匪成功、平靖地方的经验,但把他放到辽东面对枭雄努尔哈赤,就纯属瞎搞了。

  战国时期,秦国如果令水利专家李冰率军去打长平之战、令战神白起去修都江堰,那么等待秦国的必将是一场大大的灾难。

  同理,东林党将水利专家袁应泰放到辽东,大明也将会面临灾难。

  天启元年三月,袁应泰接任辽东经略不足半年,辽阳、沈阳尽失,浙兵、白杆兵尽没,袁应泰自焚殉国,此即为王在晋所言的“东事三坏”。

  袁应泰殉国后,东林党挡不住压力,只得从新起用熊廷弼,但是为了防止辽东军政大权落入齐楚浙三党之手,东林党又派出内阁首辅叶向高的高徒、医学专家王化贞出任辽东巡抚,并且叶向高还暗中授意辽东文武官吏只能听从王化贞的号令。

  王化贞出任辽东巡抚仅仅八个月,就被早已暗中向后金投降的心腹爱将孙得功给忽悠瘸了,大明在辽东的最后一座重镇广宁失陷,此即为王在晋所言的“东事四坏”。

  广宁失陷后,明军只能退守狭窄的辽西走廊,大明对后金空有巨大的优势,却无法施展,也就是说,大明对后金的优势伴随着“一坏”到“四坏”的整个过程彻底丧失。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