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公孙瓒兵强马壮,最后是怎么瓦解的?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0-28浏览:41分类:历史

  三国时期有几支非常著名的精锐部队,像虎豹骑、陷阵营等,公孙瓒的“白马义从”也是其中之一。尽管这支精锐部队人数不多,但能够训练出这样一支部队,说明公孙瓒的部队水平不差,否则,矮子里选将军,选出来的将军也还是矮子。公孙瓒打败刘虞,打败过袁绍,可说是傲视北方群雄,但就是这样一支强悍的部队,公孙瓒却在短时间内迅速土崩瓦解,这一切都是怎样发生的呢?下面历史屋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公孙瓒不知道爱惜人才,不管百姓死活

  公孙瓒打败刘虞,拥有了整个幽州,于是将行政中心迁往易,大兴土木,建楼千余。兴平二年,袁绍联合麹义,在鲍丘将公孙瓒打败,斩首两万多。公孙瓒退守易京,屯田自保。相持一年多,麹义粮食耗尽,率众退走。公孙瓒乘胜追击,将麹义打败,获得了大量辎重。当时大旱,再加上蝗灾,幽州闹起了严重粮荒。在这种情况下,公孙瓒却不知道体恤百姓,反而忘记了别人的好处,记着别人的过错,想方设法进行报复。在幽州有名望的人中,公孙瓒必定想方设法给人安插罪名加以迫害。有名望人家子弟中有优秀者,则一定要将他们发配到边远穷困之地,总怕这些人的名望超出自己从而对自己不利。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还振振有词说:“富贵人家的子弟你给了他好处,他会觉得这是他应该得到的,不会记着给他富贵人的好处。”这不但使百姓怨声载道,士族豪门也对公孙瓒不满。于是,代郡、广阳、上谷、右北平等地都把公孙瓒任命的官吏杀掉,脱离公孙瓒,联合刘虞的旧部反叛公孙瓒。

  公孙瓒不管部下的死活

  建安三年,袁绍联合麹义等人进攻公孙瓒。袁绍刚起兵向北,公孙瓒南部边界的军队,不是将自家军队的将帅杀了,就是放弃了抵抗,致使袁绍兵不血刃长驱直入到达了公孙瓒的易京。公孙瓒的军队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原来这都是公孙瓒自己种下的恶果。曾经,公孙瓒的别部为敌人所围困,向公孙瓒求救,公孙瓒不但置之不理,还发表了一番谬论。公孙瓒说:“今天救一个人,以后所有的人将依仗有救援而不尽力作战。我今天不救援,以后的人想起这个事情就会拼死战斗。”只可惜,事情并不像公孙瓒想的那样发展,军队不但没有拼命自救,反而自己保命去了。

  战略战术都乏善可陈

  几战失利,公孙瓒彻底放弃了抵抗,退到易京固守。他以为,连楼百座是不可以攻击的,他现在有楼千座,谁又能将其攻克?更何况这些楼高五六丈,还有的高十丈,有三百万斛的储粮。在他看来,等这些粮食吃完,天下的形势早已经明确了。事情虽如他预料的有些相似,即袁绍连续攻击数年不克,但天下形势并没有大的变化。也就是说,公孙瓒这种战略上的放弃,让他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之下,而天下诸侯仍然在忙着扩大地盘,根本没有人有闲余时间来管他和袁绍的闲事。建安四年,袁绍将全部的军队调来围攻公孙瓒。公孙瓒派自己的儿子向黑山张燕等求救。公孙瓒的计划,自己率领一部分骑兵杀出,依靠西南山,利用黑山张燕的军队,截断袁绍的退路。长史关靖说:“现在我们的军队已经土崩瓦解,大家所以还能坚持着,是因为他们的老小还都在将军你的身边。假如现在将军你出城,军队没有了主帅,易京的危险立刻就会凸显。到那个时候,将军失去了根本,孤身在荒野之中,能干成什么事情呢?”公孙瓒没有出城,这也使他失去了最后可以和袁绍一战的机会。建安四年春天,公孙瓒的儿子公孙续从黑山求来了救兵,张燕等人率大军分三路来救公孙瓒。公孙瓒派人拿着书信去和儿子联络,约定军队到了以后,举火为号,然后他从城中杀出,内外夹击。不想,这封书信被袁绍获得,在约定的时间里举火,公孙瓒以为救兵到了,按约定出城。袁绍设好埋伏,公孙瓒大败,退回到城中固守。袁绍加紧进攻,公孙瓒知道已到穷途末路,将妻子姊妹等杀死后自焚。

  公孙瓒最终失败,当然有其战术上的原因,但站在后人的角度来看,主要还是政治和战略上的。三国成名诸侯,都把“汉道陵迟”挂在嘴边,虽然大多数还没有公开称帝,但拥兵用兵差不多都是为着这个目标进行,比如说那个刘表,部下让他派儿子去曹操处当人质他不干,他一死儿子马上投降了曹操,就是因为他儿子和他的目标志向不一样。再说到公孙瓒的战略目标,在这样一个大环境框架之下,想靠着几座高楼坐观天下成败,别人能让你这般逍遥自在吗?别说你手里还有一个幽州,就是韩馥当年把冀州让了出来,天下还没有他的立身之地呢!在三国这盘大棋前,诸侯只能是执棋者,想置身局外当一个观棋者,没人答应。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