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封的四大国公,他们分别是谁?与清朝铁帽子王有什么区别?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0-28浏览:49分类:历史
下面由历史屋小编给大家带来四大国公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所谓“铁帽子王”,是和普通王爵相比有着种种特权的王,人们首先想到的应该是清代“八大铁帽子王”。在清朝,普遍爵位虽然有向下继承的权力,但是每传一代,都会相应降低一个等级,达到特定水平后不再降,以保留最基本的富贵和地位。其目的很简单,就是防止诸侯割据,朝廷孤威。而铁帽子王则不同,他们可以“世袭罔替”,即别管传了几代,最开始是什么样,收尾依旧是什么样。
殊不知,明代也有“铁帽子王”,就是朱棣封的四大国公。
若是深究,明朝开了两次国,一次是朱元璋建立国号,定都南京,另外一次就是朱棣打回首都,夺了皇位。为此,明成祖像以往的开国之君一样,分封功臣。
第一个人是张玉:张玉本来是元朝的重臣,官职都已经达到枢密院知院了,只不过很倒霉,吃了时代的亏,没多久元代灭亡,他也成为亡命徒。辗转来到漠北,遇到燕王,于是投奔到他的旗下。不得不说,命运对张玉挺不公平的,好不容易打拼出一个前途,倏尔失去,那感觉就像你攒了许多钱,结果人家告诉你现在这个币种不流通了一样。
不过世道总也按压不住有才能之人,他很快建功立业,成为朱棣的左右手,朱棣是这样形容他的:张玉善谋,朱能善战。可见,是个智囊。
靖难之役爆发,张玉带领士兵在三天之内夺取了北平城,为朱棣快速打开局面,之后又接连攻破永平和密云,是明成祖登基首屈一指的大功臣。建文帝二年,朱棣大军在山东聊城被围困,朱能立刻前来救援,竟不知燕王已然得救,独自停在敌军中一边寻找,一边厮杀,最终被数十人围着乱刀攻击,力气耗尽而王,时年已经接近60岁。
建文四年,燕王攻进南京,朱允炆在一片狼藉中下落不明,明朝也在没有改朝换代的情况下通过兵变,换了皇帝。
张玉活着时,朱棣对他是欣赏加器重,张玉死了以后,这感情里就多了一份感动与怀念。于是明成祖追封张玉为荣国公,十多年后,又加封河间王,其子张辅,封英国公,世袭罔替。
第二个人是朱能。前面说,张玉到达乱军之中,不知燕王已经被救,被谁所救?朱能。
朱能是朱棣的爱将,打了不少胜仗,其优秀之处,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后人评价知道个大半:清朝康雍乾时代大臣张廷玉说过“朱能在众多大将中最年轻,有作为,与张玉一谋一勇是朱棣左右手”,杨士奇“尤善用才,人率归心,虽古良将不过是也。”
永乐四年,朱棣出征安南,谁料南方气候潮湿,行至广西时大将军朱能竟然一病不起,不久后就死了,年仅37岁,毫无疑问属于英年早逝。明成祖器重朱能,是谁都知道的事,以至于悲剧发生后民间流传开不少轶事典故,例如这则:南征时期,有一天朱棣夜观星象,得出的结论是“西帅有忧”,这以后皇帝就越发担心朱能无法适应潮热的气候。然而没出20天,前线就有噩耗传来。
朱能死后,被追封东平王,子孙世袭罔替成国公。
除此以外,还有淇国公丘福,泾国公陈亨。
最后,我们来分析一下明代的世袭国公和清代的“铁帽子王”是一个东西吗?形式类似,但性质截然相反。朱棣的分封对象,几乎全部是起事时期的功臣,他们来历各有不同,家世更是千差万别,甚至有的人本源是元朝官吏,即:这些人不问出身,没有皇室身份。而清代可就不同了,八大铁帽子王说白了都是爱新觉罗氏。
有人会发问,做这样的区分有何意义?当然有。在历史中,同姓王与异姓王向来都是相互制衡,博弈,甚至此消彼长的关系,究竟如何设置、设置几个、怎么对待,都是门学问。
猜你还喜欢
- 11-30 与正规军比起来,明朝锦衣卫的整体作战能力很强吗?
- 11-30 明朝火器究竟有多厉害?在当时有哪些引以为傲的火器?
- 11-30 明朝火器在当时处于一个什么水平?为何说只是“略”高?
- 11-30 明朝在防线上设立九边重镇后,其总兵力共有多少人?
- 11-30 在明朝弘治年间,朝廷陆续设立了哪九个军事重镇?
- 11-30 朱翊钧是明朝第13位帝王,他为何不再踏进金銮殿一步?
- 11-30 明朝也是个大统一王朝,为何没有出现后宫干政与外戚专权?
- 11-30 明朝的梃击案究竟是郑贵妃所为,还是太子朱常洛自导自演?
- 11-30 锦衣卫这个天子亲军,在明朝这个内外环境是如何衰落的?
- 11-30 古代大臣上朝时,他们手中的板子是什么作用?
- 11-30 明神宗的什么承诺,势必会引起明朝重大的政治危机?
- 11-30 到万历十四年,明朝长达几十年的国本之争有怎样的背景?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