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与杨仪是如何交恶的?到底是谁的错呢?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0-27浏览:40分类:历史
文官武将要各取所长互相包容,才能够营造和谐的氛围,这样对国家是有好处的,廉颇蔺相如就是很好的例子,而三国时期蜀国的这二位,可真是让人笑掉大牙了。
在我眼里,魏延与杨仪十足就是一对活宝。
我们先来看一段记载:“值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刃拟仪,仪泣涕横集。祎常入其坐间,谏喻分别,终亮之世,各尽延、仪之用者,祎匡救之力也。”(《三国志费祎传》)
这是一段很有趣的记载,魏延与杨仪不和,关系不好嘛你俩都离远一点嘛,只要开会议事或者聚餐什么的,偏偏要凑到一起。一旦诸葛亮不在场,就开始互相指责、讽刺。到后来,两人发展到一见面就吵,更有甚至,魏延时不时举刀威吓杨仪,杨仪则要死要活地撒酒疯,见人就告状,一把鼻涕一把泪,装作一个饱受凌辱的弱者,没有一点朝廷重臣风范。
于是,汉中丞相府行营被二人搞得乌烟瘴气的。
诸葛亮摊上这两个活宝,真的是难为他了,因为两人都有过人的才干,蜀汉集团在一定程度上离不开他们。
魏延字文长,义阳人。刘备应刘璋之邀入蜀,他便带领自己的部曲投奔了先主,并随先帝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刘备为汉中王,迁治成都,要选拔一个得力的将军镇守汉中,大家都以为必然是张飞或者赵云,而张飞也自以为肯定就是他。出人意料的是,刘备破格提拔魏延为汉中都督、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全军为之震惊。刘备在宴席上问魏延:“今委卿以重任,卿怎么镇守汉中呢?”延对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刘备当然是心旷神怡。有人认为魏延言过其词,不过在诸葛亮看来,魏延的确有过人之处,在镇守汉中的六年里,不辜刘备所托,连曹魏一流名将张颌、曹真也不敢正视汉中一眼。刘备称帝,又拜魏延为镇北将军。
而杨仪呢,“亮数出军,仪常规画分部,筹度粮谷,不稽思虑,斯须便了。军戎节度,取办於仪。”(《杨仪传》)由此观之,他的才能是很突出的。其实,对于杨仪来说,诸葛亮对他有知遇之恩。他本是襄阳人,在荆襄之地颇有才干,初为荆州刺史傅群主簿。后来投了襄阳太守关羽,任为功曹;关羽遣其至成都,大受刘备赞赏,简拔为尚书。因与尚书令刘巴不和,降为弘农太守。其实呢,做个太守也不错,毕竟地方大员,两千石,可这个弘农郡却在曹魏境内,所以是个镜花水月般的虚职。杨仪被贬,想想当时在成都也是郁郁不得志,诸葛亮南征时,重新启用他为丞相府参军,凭着他的才干,杨仪几年之间成长为蜀汉集团炙手可热的人物。
我想诸葛亮当时也很无奈,私下一定做了不少的政治思想工作。实际情况却是:魏延生性矜高,与自己的部将尚处不好关系,杨仪不低头,魏延哪里肯低头!而杨仪呢,气量又有点狭小,诸葛亮一旦说起这事儿,他马上唯唯诺诺,表示改正,而且是信誓旦旦,慷慨激昂,可转眼又与魏延争吵起来。其结果只有“亮深惜仪之才幹,凭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杨仪传》)。费祎呢,只要丞相召集开会或者庆宴什么的,常常叫其他人介入二人坐间,将他们分开,为他们左右抹稀泥,谏喻分别,以释其意,倒还相安无事。
这种回避矛盾的做法,不仅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埋下了蜀汉朝廷内斗的隐患。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隐患一下爆发了。
我们来看看诸葛亮撤军遗命:“或延不从命,军便自发。”我们不禁要问,当时杨仪、费祎、姜维都在场,惟独没有魏延,魏延乃是国之上将,在如此紧要关头,为何不把魏延叫在身边,而是单独把他撂在一边?没有叫魏延来商议,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魏延不会听令于杨仪,这一点诸葛亮心知肚明。
魏延在当时军中究竟有多高的威望呢?第一次北伐前,魏延是都亭侯、汉中都督、镇远将军、汉中太守,俨然一军阀,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第一次北伐,诸葛亮拜魏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大家都明白,这个任命除了那个领凉州刺史是个虚职外,其余都是实实在在地委以重任。督前部就是进攻部队的统帅;这丞相司马,地位等同于丞相长史,长史管内政,而司马则是管理军务,丞相司马就是统帅部参谋长。而同时随军北伐的老将赵云呢?建兴元年,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后迁镇东将军。第一次北伐时,赵云实职就是中护军。
中护军是个什么样的职务呢?原名护军,与中领军同为重要军事长官。护军是中国古代的高级军事长官的官名,其中中护军、中领军、中都护等职位掌管禁军、主持选拔武官、监督管制诸武将。三国时期由于以军阀割据为主题,控制军事力量的势力往往能在内外政治斗争中取得极大优势。中护军、中领军等直接负责选拔下级武将,执掌禁军,非常容易形成忠于自己的军事势力,所以很多情况下都由受到统治者绝对信任的托孤重臣担当。
第二年,赵云与邓芝率军出斜谷,作为疑兵,也就是1万人左右的统帅。所以赵云尽管是蜀汉朝廷最信任的武将,但从掌军来讲,还没有魏延地位、威望高。
试想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军中骁将,怎能受制于一个与他心存芥末的文人?所以回过头来我们看诸葛亮的遗命,真的很有意思:如果魏延不听话,你们就自己走,不要管他。既没有处分魏延,又没有明令杨仪说,如果魏延抗命,你就军法处置。可见诸葛亮是为了避免矛盾总爆发,影响撤军行程,所以打算瞒天过海,抛开魏延单干。有人说诸葛亮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没有跟魏延有所交代,对杨仪等人的交代又摸棱两可,导致了历史上最大的冤案,诸葛亮是有责任。其实我倒是愿意为诸葛亮喊冤,当时情势危急,如果激化二人矛盾,甚至矛盾公开化,蜀汉大军就危险了。
我还有一种推论,诸葛亮本意是想把魏延、杨仪、费祎、姜维召集在一起商讨撤军之事,但是杨仪利用手中的职权,没有派人去通知魏延,诸葛亮不得已让杨仪暂时执掌兵权。我在《大国相》中就是这样安排的,当然个中情节还很曲折。
不管怎么样安排,诸葛亮死后,两人之间的矛盾总爆发了。两人都诬告对方谋反,而可以确认的是,两人都没有谋反的动机和行为,都是借口而已。杨仪充分利用了诸葛亮在军中的威信,成功击杀了魏延,到了汉中,不请示刘禅,还杀了魏延三族。
有民谚说:“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这话意思在明白不过了,秀才怕兵。但杨仪这个秀才恰好相反,把一代名将魏延给法办了,还有法可依。
我只能感叹,蜀汉时期的文臣太牛了。
其实呢,在我看来,杨仪之所以能把魏延整死,不外乎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他紧紧抓住了舆论喉舌;二是耍了流氓手腕。杨仪是丞相府长史,就是政府秘书长,他代表诸葛亮说话。诸葛亮那时候已经死了,他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就算费祎(丞相府司马)有意见,但费祎不可能拿蜀汉10万大军的命运开玩笑,只要能保证安全撤离,就算牺牲魏延也值得。于是杨仪就开始耍流氓手腕了:魏延你跟哥讲道理,哥就耍流氓;你魏延想耍流氓,哥跟你讲法制。
所以魏延耍无赖,烧毁栈道,死罪!
猜你还喜欢
- 11-30 在三国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曹操又是如何享年六十六岁?
- 11-30 建安二十四年到二十五年之间,为何成了三国的关键年份?
- 11-30 三国时期武将投降是很常见的,为何唯独于禁投降非议多?
- 11-30 张飞这个三国有名的猛将,为何却被自己的手下在半夜杀死?
- 11-30 三国谋士多如过江之卿,夏侯氏为何是武将中的佼佼者?
- 11-30 古代的士兵都是怎么来的?兵制经历了哪些变迁?
- 11-30 在三国耀眼的星光下,哪些人才一身本事却遭世人遗忘?
- 11-30 贾诩是三国时曹魏的著名谋士,他最后又是怎样的结局?
- 11-29 如果将刘邦放在三国乱世,他能重新建立一个新的汉朝吗?
- 11-29 到了汉末三国时期,杂号将军得到了怎样广泛的应用?
- 11-29 司马懿在三国时期笑到了最后,可是他凭借什么能笑到最后?
- 11-29 在古代究竟是哪5个原因,使得曹操最终没能统一三国?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