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李世民都已经将突厥消灭了 突厥后来又是怎么出现的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0-27浏览:46分类:历史

  今天历史屋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世民突厥,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公元630年,李世民派李靖进攻突厥,李靖不负众望,灭亡了东突厥,还生擒东突厥的颉利可汗。公元657年,唐朝派苏定方等征讨西域,就这样西突厥也被唐朝灭亡了。此时威胁中原王朝几百年的突厥就这样被唐朝灭亡了。不过很奇怪的是,突厥虽然被唐朝灭亡了,但后来又出现在唐朝的历史上。而且又对唐朝形成很大的威胁。很多人好奇,突厥是怎样被灭亡后,又再次复国的呢?可以说,突厥之所以能再次复国,和唐朝的政策有直接关系。

  我们先看一下突厥大致的历史。据说突厥是匈奴的后代,是匈奴的一个部落演变而成的。可以说很多游牧民族都说是匈奴的后代,这种可能性还是很大的。毕竟匈奴当年很强大,称霸草原是百年的时间,没落后演变成其他民族也正常。公元6世纪的时候突厥开始崛起,巅峰时整个蒙古草原都是其势力范围。隋朝的时候,在隋文帝的离间计下,突厥一分为二,分为东突厥和西突厥。突厥虽然一分为二,实力仍旧强大。唐朝刚建立的时候一直受突厥压迫。一直到李世民登基后才改变这种现状。

  其实,之所以讲突厥的历史,和突厥的后来能再次出现有直接关系。从上面可以看出,突厥是游牧民族,他们主要生活在蒙古草原地区。而中原王朝是农耕文明,他们主要活动范围是在可以耕种的地方。也正是因为这样,中原王朝虽然长时间和游牧民族对立,不过对其生活区域并没什么兴趣。这也是突厥后来能复国最重要的原因。

  唐朝最初灭亡东突厥的时候,对于如何处理东突厥朝中有很多意见。我们看一下唐朝的文武大臣是打算怎么处置突厥的。

  首先是颜师古为代表的大臣,他们认为:“请皆置之河北,分立酋长,领其部落,则永无患矣。”意思就是把这些人迁往黄河以北,分别设立酋长,让他们互不归属。这样的话,这些人就对唐朝构不成威胁了。

  其次是李百药为首的大臣,他们认为:“仍请于定襄置都护府,为其节度,此安边之长策也。”这个意思是把他们安排在边疆地区,为唐朝守卫边疆。说真的,不知道是怎么想的,他们不怕这些人不仅不包围唐朝边疆,到时候再入侵唐朝吗?

  第三是窦静为首的武将,武将的想法就简单粗暴了:“戎狄之性,有如禽兽……置之中国,有损无益……分其土地,析其部落,使其权弱势分,易为羁制,可使常为藩臣,永保边塞。”就是还把他们放回草原,分化他们,让他们内斗,这样就不会威胁唐朝了。

  第四是温彦博为首的看法:“王者之于万物,天覆地载,靡有所遗。今突厥穷来归我,奈何弃之而不受乎……授以生业,教之礼义,数年之后,悉为吾民。”这个有点意思,就是用自己的文化来同化他们,时间久了之后,他们就变成我们了。放到近代的话,这算是文化入侵。

  第五是魏征为首的意见,魏征大家都非常熟悉,是唐朝著名的忠臣。不过,魏征在处理突厥的问题上还是比较残忍的。“突厥世为寇盗,百姓之雠也;今幸而破亡,陛下以其降附,不忍尽杀,宜纵之使还故土,不可留之中国。夫戎狄人面兽心……今降者众近十万,数年之后,蕃息倍多,必为腹心之疾,不可悔也!”翻译的话就是,这些人不能留,要不然会后患不断。简单地说,魏征就是想把这些人全部处决了,这相当于种族灭绝。

  这五种意见没有一种说自己要把突厥人居住的地方纳入管理范围。从这些意见中我们能发现汉人对突厥人居住的土地真的没什么兴趣。唐朝所有人都认为对唐朝威胁最大的就是突厥人,而不是生活在蒙古草原上的人。其实唐朝没有明白的是,如果其他人生活在蒙古草原上,也会对唐朝形成重大威胁。后来唐太宗采取了颜师古为首大臣的第二种意见,不过这个意见却带来了很大的问题。

  唐太宗把这些投降的突厥人迁往内地之后,并没有同化这些人,这些人还保留着自己的风俗文化等。当然,同化也是需要时间的。如果处理不当的话,会因为人家的反感。这些人在内地居住期间,只要有机会就会叛乱。在整个唐朝时期,这些突厥人进行了多次叛乱,结社率叛乱、阿史德温傅叛乱、阿史那骨咄陆等,一共出现了十多次的叛乱。这些叛乱严重消耗了唐朝的国力。

  当然,唐太宗并不是说对居住在蒙古草原的突厥人不闻不问。针对那些居住在蒙古草原上的突厥人,唐朝设立了安北都护府管理他们。所谓的都护府就是唐朝管理少数民族的机构。安北都护府的管理范围包括了蒙古草原以及俄罗斯部分地区。看起来唐朝开始管理突厥人居住的地方了,不过事实上,唐朝的管理方式和我们认为的完全不同。因为唐朝的管理方式根本做不到有效控制这些地方。

  唐朝的都护府置都护、副都护、长史、司马等职,“掌统诸蕃,抚慰征讨,叙功罚过”。“都”为全部,“护”为带兵监护,“都护”即为“总监护”之意。说白了就是带着军队来监视这些人,这相当于高压统治。从这个机构的解释我们能发现,唐朝设立的都护府做不到中央集权。这个机构只是负责监视地方而已,根本不管理地方,地方还是突厥人自己管理。

  试想一下,唐朝征服这些地方,却只是设置个机构来监视自己,自己不直接管理,这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在唐朝强大的时候,这些人肯定不敢乱动。不过唐朝一旦衰弱或者出现内乱之类的,这些人肯定会趁机造反。再加上居住在黄河以北的突厥人也反抗的话,到时候里应外合,就很容易成功的。

  也正因如此,突厥被灭之后多次复国。682年,突厥复国,建立了后突厥。此时距离突厥被灭也不过半个世纪的时间。后突厥在武则天时期归顺了武周政权。不过武则天也只是封了其首领为复国公,也没有统治这里。之后突厥再次背叛唐朝。这种状况在唐朝晚期之前经常出现,突厥说归顺就归顺,说复国就复国。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在唐朝的地图上经常看到突厥的身影。

  其实,突厥之所以能多次复国,主要因为中原王朝对其管理不当所致。如果中原王朝对突厥人生存的地方真的能做到中央集权的话,那么这些人肯定不能轻易反叛成功。不过在唐朝时就没找到有效管理这些地方的方法。真正解决管理少数民族地方的难题是在元朝,元朝设置行省制度,中央直接管辖地方。从这时起,中央才能有效管辖边境地区。当然,做得最好的就是清朝了,清朝一直到灭亡时都能有效管理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唐朝之所以设置都护府管理这个地方,也是借鉴古人的方法。古代也是这样管理边境地区的,不过这种方法的缺点太多了。

  只要唐朝不能找到合适的办法管理突厥人居住的地方,突厥对唐朝的威胁就会一直存在。即使突厥不会威胁唐朝。一旦有新的游牧民族崛起,这些游牧民族也会取代突厥继续威胁唐朝。解决威胁的最好办法就是找到一种有效的方式管理这些,而这些光是凭几场战争是解决不了的。找到有效的方法才是最难的。

  事实上,突厥后来对唐朝的威胁之所以消失并不是因为唐朝能彻底掌控蒙古草原了。而是突厥在发展的构成中逐渐衰落了,蒙古草原上又出现了新的民族了。这些新兴的民族逐渐取代了突厥。也正因如此,突厥实力才迅速下降,最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种现象在草原上非常常见。鲜卑取代匈奴、柔然取代鲜卑、突厥取代柔然都是这样的。不管谁出现,一旦强大后,都能威胁到中原王朝。

  参考资料:

  《资治通鉴》、《唐书》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