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方孝孺为何会被朱棣诛灭十族?他犯了什么罪呢?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0-26浏览:39分类:历史

  诛九族是一项非常严酷的刑罚,它能让你的血脉在人间永远消失,但是诛十族这种刑罚竟然也真的存在,唯一遭受过这种刑罚的是明朝方孝孺,刽子手果不其然是朱棣。

  朱元璋以最穷苦身份起家,对任何人都不放心,都担心别人要抢他的一亩三分地。为提防功臣大将,又要解决定都南方的同时控御北方、防备蒙古的问题,朱元璋继续元代分封宗王出镇的政策,将自己诸皇子分封于各战略要地镇守以“慎固边防,翼卫王室”。诸王中尤以北边之“塞王”实力最强,如秦、晋、燕、代、宁王等。

  洪武末年,太子、秦王、晋王相继去世,长期统兵作战的燕王朱棣遂成为诸王中辈分最大、势力最强者。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死,长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

  建文帝怕尾大不掉,便和大臣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商计削藩。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以诛齐、黄为名,誓师北平,号称“靖难”,经过四年“靖难之役”, 1402年,叛军攻克京师,建文帝失踪。朱棣称帝,年号永乐,是为明成祖。

  在现存的史料中,建文帝被描写成一个无主见、无能力、迂腐可笑的君主,具体情况已不可考。但他得到了方孝孺等人的支持是肯定的。

  方孝孺,浙江台州宁海人,幼聪慧,6岁能诗,人奇其才。建文继位后,方孝孺任翰林侍讲学士,次年,值文渊阁,以帝师自居,帝读书有疑,即召讲解。

  朱棣发兵北平前,谋士姚广孝以方孝孺为托,说:“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

  姚广孝断定方孝孺不会投降,但为免得“天下读书种子绝”,所以有此请求。朱棣同意了姚广孝的请求。

  打到南京后,朱棣让方孝孺起草诏书,结果方孝孺至,放声大哭,悲恸之声响彻大殿。朱棣下榻,慰问说:“先生毋自苦,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

  方孝孺反问:“成王安在?”

  朱棣说:“彼自焚死。”

  方孝孺又反问:“何不立成王之子?”

  朱棣说:“国赖长君。”

  方孝孺再反问:“何不立成王之弟?”

  朱棣恼羞成怒说:“此朕家事。”

  朱棣命左右授笔札,曰:“诏天下,非先生草不可。”

  方孝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

  被激怒了的朱棣,为解心头之恨,下令在最为残酷的诛九族之外,对方孝孺诛十族,就是在九族之外,再加上他的学生们。

  有史以来,诛十族者,唯有方孝孺一人而已。

  此次诛十族,共计杀人873位。此外更有数千人被流放、充军。

  方孝孺在弟弟方孝友临刑时,不禁泪如雨下。不料方孝友从容吟诗:“阿兄何必泪潸潸,取义成仁在此间。华表柱头千载后,旅魂依旧到家山。”

  孝孺慨然就死,作绝命词曰:“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犹。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鸣呼哀哉兮庶不我尤!”

  鲁迅先生曾在《为了忘却的纪念》中说,柔石的家乡,“是台州的宁海,这只要一看他那台州式的硬气就知道,而且颇有点迂,有时会令我忽而想到方孝孺,觉得好像也有些这模样的。”

  他又在《中国人失掉信心了吗》中说:“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有‘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方孝孺应该算得上中国的脊梁吧!

  当然,这种脊梁,绝对不是官方评选出来的那种笑话。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