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崇祯对明朝灭亡扮演什么角色 明朝灭亡真的是天意吗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0-26浏览:38分类:历史

  很多人都不了解明朝灭亡,接下来跟着历史屋小编一起欣赏。

  理想主义误朕、误国、误天下,崇祯是一个例子。魏忠贤好也罢、坏也罢,全看其政治上有没有用处。人们总是有误解,好像把“坏人”抓光了,就跑步进入太平天国了?幼稚。坏人其实存在于每个人心里:夜黑风高,戒撸多日、又身处异国他乡的楼主飘荡在无人的街头,这时前面一个刚下班走夜路的年轻母猪都极可能使楼主成为一名强奸犯。少年派的漂流不就说得很清楚吗?在特定的情况下吃人也就是分分钟决定的事情。当年真实的少年派可是在英国上岸后引起轩然大波,还是老外会处理事,先法律判死,然后女王特赦。学过法律的人都应该知道吧。什么铲除魏忠贤的英明伟大,这能力怎么后来治国、御侮的事情上体现不出来了?其实大家都是王八蛋,搞政治的哪个不是?最后跟崇祯一起死难的还是那个大太监曹化淳呢。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关键是平衡、组织、调整和设计。红楼梦里说左穷尧舜之词,右背孔孟之道。还有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都是至理名言。也就说实际的行动方面一定要实事求是。

  崇祯继位的时候,明朝也算四面稳固,虽说骨子里已经开始腐烂,但再撑个几十年还是可以的。可崇祯想着励精图治,却下不去手。宗室那么多肥羊不宰,偏偏去宰没钱的老百姓,那老百姓活不下去起义,也别怨谁。辽东方面,进灭不了建虏,但退一步守着山海关锦州,不让他们进来也行啊,何况后金当时自己内部也乱着呢。可偏偏崇祯又想着收复辽东,于是死循环开始了。

  回观张居正执政时,连西南边陲的一个小小的改土归流的政策都要反复与边臣通信商榷,就是揣摩研究边民的心态和利益,看会不会引起民变,能不能激发良性循环。你搞个三千城管,一刀切的教科书式的粗暴执法,那治国也太简单了,呆子都会。

  崇祯期明朝并不是必亡之时,明朝确是手里很多牌都未打出来,就莫名其妙亡了,崇祯确实政治手腕不够。我很奇怪,如果一个国家的粮食产量足够的话,完全可以强行征粮。但明朝是产量不够啊,有银子,银子也不能变成米当饭吃啊,难道去外国进口吗?一句话:崇祯当皇帝,本来是想有一些大作为的,但其人智慧、能力、性格太不济,不敢大担当,却自视甚高,急躁而盲动,动不动杀大臣,反而大大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另,看其与满人、农民军两线作战,两面挨打,导致军队精锐消灭殆尽,看其灭国在即、却一直不派太子南下,可知其政治智商低得可以。这样的皇帝,绝对差评啊!

  一,崇祯一上来就干掉魏忠贤那叫迫不得已,根本不是叫政治经验不足。崇祯进宫探望天启,他嫂子张皇后叮嘱他的话就是“勿食宫中食”。崇祯入宫第一晚不敢睡觉,骗值夜小太监把佩剑给他观赏继而私自留下来防身。又叫人搜宫女的身,让她们不许夹带迷魂香。凡此种种说明崇祯在那个时刻连自己的生命安全都受到了威胁。他不收拾魏忠贤,你敢保证魏忠贤不收拾他?相反在整个铲除阉党的过程中崇祯表现出的高明手段,以及借铲除魏忠贤树立权威的表现,显示出崇祯本身不缺乏政治智慧。崇祯初年的政治声望也达到顶峰,独操权柄,风头一时无二。当然崇祯本身没有接受过作为帝王接班人的教育和训练,权柄独操也带来了很大的副作用,这我下面会说。

  二、关于用人,崇祯确实有很大的问题,这是他的性格缺陷导致的,不能否认。但崇祯用温体仁也不代表他就是昏庸无能。温体仁虽然狡诈,但他也有他的强项。处理政务娴熟、不参与党争、熟悉并了解崇祯的想法与心理。换别人在那个当口,也不见得就会意识到温的人品有问题。事实上崇祯一朝是有不少可用之人,但凭这些人并没办法改变王朝的命运,最多就是多撑几年的事。

  三、关于战略眼光,其实那都是空话。境内民变四起,境外满洲虎视,无论是先安内还是先攘外,对崇祯来说都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问题,崇祯就只有这点军费,只有这点可战之兵,哪里有问题只能先往哪里去。我们现在可以叹息没把李自成干掉就把洪承畴调走,但应该看到抽走洪部的原因是满洲入寇,直接威胁到了京城。任何人只要不能破解当时的财政困局,不能消灭流民产生的土壤,明廷的结局都是完蛋,区别只是早几年和晚几年。

  四、关于皇帝的担当。明朝由于两宋的故事,民间舆论对于议和是一贯持异议的,崇祯如果不能在朝野达成一致的情况下一意议和,在政治上的失分可能是非常大的,崇祯作为藩王入继大统,他担不起这个风险。这一点也表现在他迟迟不敢迁都或者把太子送往南京上。其实就算与满洲议和,这也只是技术上的延寿,明廷完蛋的关键在于内部社会结构的崩塌,不能解决流民问题,明朝就不可能有救,但无论是剿还是抚,一则崇祯都没能力彻底成功,二则剿、抚也都只是技术手段,能治标,治不了本。

  哪怕当时再咬咬牙把李自成赶尽杀绝了,谁又敢保证张献忠不再造反,别的地方又不出赵自成、王自成呢?我从来没有否认过崇祯的过失,我的观点是,在那个节点上,明亡是历史规律,换谁上都没法逆转这个趋势,区别就是早几年和晚几年。

  以崇祯的性格缺陷来看,说实话,要拖几十年真的是太困难了。除非壮士断腕,直接跑南方去,留农民军与满洲军火拼,但主动抛弃半壁江山,这个代价恐怕无论谁在位子上都不能轻易承担的。至于跑南方以后有没有可能长久偏安,我的结论还是不一定。癌症病人晚期,靠动手术切除病灶是不是就能治愈,无论哪个大夫都不敢保证吧。我自己经过思考给出的最大原因,一是主要症结在内却不能攘外必先安内,没想到大臣们也有这样提的,说明大臣里面确实有比较有能力的。另外一个是魄力不够,却又不能够能屈能伸,不敢迁都,不敢征税,不愿收缩,不愿派太子去南京备份,不愿城破后逃亡。总之是性格缺陷,其实第一条不愿攘外必先安内,也是因为性格缺陷。

  走喜峰口地走上百里山路。皇太极走的时候明军已经没有了野战能力,更没有斗志,可以让他从容带着劫掠的物资和人口回去。我刚才想尽量少打字,所以没有提重兵封闭辽西走廊,同时在宣、大、蓟三个孔道置兵狙击。如果明军兵力和战力允许,能够全部封闭宣大蓟辽当然上上佳。但是考虑明军只有袁部有能力与满军野战,甚至防守,所以侧重点在狙击,迟滞满人的逃跑路线。如果让孙承宗或者袁督师统筹全局,明军可以封住辽西走廊,步军守住京津冀的战略要点,关宁军的骑兵尾随满军,干扰其抄掠,动员全国兵力勤王。

  在京津冀平原地区通过小规模的战斗消耗满人的有生力量和马匹。即使满人打破蓟、大、宣的防守逃回,也不让他们带劫掠物资和人口回去。那么皇太极即使逃回去,其实力也将大大损耗。五年平辽并不是天方夜谭。京师有高墙,满人没有攻城器械,不可能攻破城墙。即使攻破城墙,满人的骑兵在城里进行巷战也是不可思议的,所以北京完全不虞失守。崇祯三年屁都没有,就已经敢抢到山东了,到了十年后,基本上已经是东亚最有效率的火炮部队了,天天喊蛮子,鞑虏,可后期明军的火器水平连你口中的野人都不如,你不觉得这是在打我大明的脸么?

  满洲人已经是一个带有部分部落残余的国家机器了,它的学习能力,组织能力,动员能力在同时空的东亚都是首屈一指的,就算恨别人,也要把别人的面目看清楚啊。如果满人真是纯野蛮人,它连十年都活不过去,所以别老搞情绪上的宣泄,没有任何意义的。

  说实话,都说明朝气数该尽,但崇祯上台的情况历朝历代谁比得上?农民起义只是小范围的,后金自己内部斗争不断,蒙古首鼠两端,朝鲜就不想跟后金混,袁崇焕上任直接把辽东军费砍到四百万,唯一麻烦就是内部魏忠贤留下的吏治混乱,只要慢慢整治续到下一代没压力,小冰河可不只冰河关内。结果呢,己巳之变皇太极还没怎么呢,崇祯自己先把兵部尚书扔监狱,接着把督抚大臣又扔进入团聚,仗还没打完呢牢里就关了两个兵部尚书。说句不好听的,你们觉得袁崇焕爱吹牛皮没本事,可对满清后金作战还真没比他成绩好的,然后结果呢直接剐了,你说袁崇焕有罪砍了没问题,你剐了就不怕寒了辽东将士的心?满桂说自己打不过还非得逼人出战,结果打出唧唧。然后皇太极后面入关关宁军有再回援过吗?就连最不喜欢袁崇焕的明季北略也只能说崇焕死边事益无人。

  皇帝又不是被文官选举上去的,凭啥看东林党脸色?皇帝作为国家最高管理者,他最核心的主要工作和任务是管理,其中特别是高级官员的管理。管理管不好,还只谈做事只想做事,作为高级管理者是非常不称职的,也不可能做好。帝国里永远都是各种利益集团和利益阶层此消彼长,历代皇帝都是平衡来延长帝国寿命,任何帝国都不是天然的活着。他管理水平和管理认知太差,帝国还在他手上挂了,他真的没得洗。他和隋炀帝一样,只不过分别是两个极端。接着看看孙传庭,有用拉出来没用关诏狱,这是人干的事?卢象升,一个明朝军队官职只比朱寿低的人只能指挥5000人,人家战死不让收尸不给荫封,就这人家全家给它大明尽忠。陈新甲不想给他背锅,这倒好,直接杀了。

  大臣们让他拿主意去南京,他不想担责任,大臣让太子去南京,他不想便宜儿子,结果南明群龙无首的情况下都撑了17年,最好一次在李定国郑成功张煌言钱谦益的谋划下差点夺回南京。一句话形容崇祯就是上天给了他一堆选择,他全选了错误答案。崇祯上吊看着是有种,其实就是逃避责任,他一死了之,整个大明群龙无首。其实首都被攻破不代表朝代会灭亡,很多朝代换多少次首都了,就连慈禧都逃出过北京,后来不是照样回北京当老佛爷?崇祯就算自杀也该安排好后事,让太子或者找个南方的王爷在南京登基,大明还可续命。

  崇祯吃的苦太少,走过的路太短,没有大气魄,成不了大事。本来若是做个踏踏实实的明朝中期皇帝,可能还行,犯了错,也可以慢慢改。可是,明末,国家本危矣,自己还只是个60分的皇帝。可是明末需要至少80分的皇帝,才有可能力挽狂澜,他还不行。想想明末的麻烦:,内有流寇起义,外有满清虎视眈眈,政令松弛,组织散漫,官僚腐败,时有自然大灾。兵将制度不行,人才无法得用(明朝防止将军拥兵自重),然后再碰到崇祯,刚愎自用,谁都不信,刻薄,无战略大气、脸皮薄。总之就是不是可以扭转命运的皇帝。其实这也没什么。也没几个朝代活过300年的吧,说明封建制度到了一个周期,恐非人力所能为。这农民起义和资产阶级金融危机一样,周期性的,由制度、外界和人性决定,恐非人力所能阻。毕竟前边的万历不上朝30年,又耗了许多国力,这个时候许多问题开始凸出了。加上他哥哥,又不好好当皇帝,成天搞木工,当了三年又死了。崇祯17岁当的皇帝,年龄稍微有点小。这还不是关键。关键的是本来,他前边还有他哥顶着,他哥死的太突然,他是被顶上去的。也就是说,崇祯受到的“太子”教育太少。崇祯他哥也是的。本来他该勤政的,结果学他爸就搞木工。但是他哥好像干得还行,像万历一样还是有一定能力的,虽然也比较懒。但是最麻烦的是他死得太夸张了、太荒谬了。培养一个皇帝要花多少钱啊?他死的时候才二十多一点,还是十分年轻的,至少我认为他是可以有能力改革明朝的人,可是历史就是有点戏剧性,戏剧性里又含着必然。

  大必然里的小偶然。天启多活几年或者崇祯早死几年,崇祯都可以不做亡国之君,但纠结于此又有何意义呢?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