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良将为何不如五虎上将有名呢?是武艺不行吗?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0-14浏览:39分类:历史
如果说三国时期的蜀国,最厉害的武将是五虎上将,那么魏国最厉害的武将,最厉害的自然就是五子良将了。
且不同于五虎上将,只是后人和《三国演义》里把他们合称为“五虎”,在正史的记载中从来没有刘备册封他们为五虎上将的记载。五子良将的称呼,是在正史中有明确记载的:“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陈寿《三国志》)
五子良将是张辽、张郃、于禁、徐晃、乐进等五人,在曹操一方的阵营中,能够和五子良将相比的将领,就只有曹仁、夏侯惇、夏侯渊等三人,当然,后辈之中还有曹真、曹休、曹彰。但是五子良将不同于这五人,这五人全都是曹操“家里”的人,不是亲戚就是兄弟,又或者干脆是儿子。
大家可能会有人认为我讲的不对,忽略了曹操手下武功最厉害的两员大将典韦:、许褚,虽然这两人是武功是曹魏当之无愧的第一第二,可脑子却不太行,一直以来也只是充当曹操的保镖护卫,并不能算是统领一方大军的将军。
那么,五子良将的武功如何呢?
五子良将的武功,相比五虎上将和前面提到的典韦许褚来说,确实是稍逊一筹。如果说蜀国的五虎上将和典韦许褚武力值都是一流或者超一流的话,那么五子良将的武力值只能算是一流或者次一流的存在。
按照毛宗岗父子对三国武将做出的排名:
“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神枪张锈与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与姜维。”
五子良将中,能够有资格进入三国二十四名将的人只有三个:张辽、张郃、徐晃。其余两人于禁和乐进,连入榜的资格都没有,事实也确实如此。
张辽是五子良将中当之无愧的第一,连关二爷都亲口承认,张辽武力值不弱于自己和二弟张飞。张辽一生的事迹都堪称是勇不可当,白狼山大战时,身先士卒杀入敌阵,刀斩乌桓单于蹋顿。
合肥之战时,张辽以以八百猛士,大破孙权十万大军。更是自己一个人斩杀了东吴数十人以及两员大将,败宋谦、徐盛,斩陈武。其实古时候所谓的万夫不当之勇都是说着玩的,一万个人站着让你砍,累死你也砍不死一万个人。所以一般来说最厉害的武将,也顶多单挑一百来个人罢了,由此可见张辽的个人武力值之高。并且张辽杀死的人之中还有一个陈武,陈武作为东吴排行前几的名将,每逢作战皆是所向无前,却战死于此次战役,这也足以说明张辽的此次战绩,质量之高。
当然,张辽的武力值虽然不错,却没有什么名气,这可能是他没有多少次和名将对仗的战绩的原因。
其次张郃,张郃原本是袁绍手底下的大将,和颜良文丑齐名,是“河北四庭柱”之一,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张郃的实力,一直以来都是得到了天下人认可的,毕竟颜良文丑一开始就是天下闻名的猛将,能和他们齐名,实力可见一斑。
而且张郃还有多次和一流名将交手的记录,在《三国演义》里,几乎和谁都能打上几十个回合,虽然大部分结果是败北,但是每次也都能全身而退。不过这也说明了他虽然实力不错,但是和一流武将还是差了点东西,比如几次和张飞交战,都是败逃而归。
再说徐晃,徐晃这人其实挺厉害的,在晚年还成功的挡住了关羽那势不可挡的攻击,成功地守住了樊城,在《三国演义》里甚至还和关二爷干了五六十个回合,不分上下。徐晃拿一把大斧头,从始至终武力值就一直不赖,白马之战时还和颜良对了几十个回合。当然了,最好的结果还是输。
而于禁、乐进两人,不论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里面,都委实没有什么著名的战绩
那么,五子良将的品性又如何呢?
不得不说,五子良将的武力值确实拍马也比不上五虎上将,但是他们的品性,却是五虎上将拍马也赶不上的了。
五虎上将中,最著名的关羽和张飞二人,为人处世是怎么样的人呢?
《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
“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
可见这两人,一个是看得起出身地位低的人,看不起出身地位高的人;一个是看得起出身地位高的人,看不起出身地位低的人。而且一个骄傲自满,一个残暴不仁,都好不到哪里去。
但是五子良将不同。
曹操说张辽:“武力既弘,计略周备,质忠性一,守执节义”;
说于禁:”水之难,吾其急也,将军在乱能整,讨暴坚垒,有不可动之节,虽古名将,何以加之”;
说乐进:“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
说徐晃:“性俭约畏慎,将军常远斥候,先为不可胜,然后战,追奔争利,士不暇食”;
张郃更是出了名的好儒风雅:“昔祭遵为将,奏置五经大夫,居军中,与诸生雅歌投壶。今将军外勒戎旅,内存国朝。朕嘉将军之意,今擢湛为博士。”
可见五子良将的品性之优,远远强于五虎上将。
那么,五子良将的才能如何?
五子良将的武力值虽然不如蜀国的五虎上将,但是整体才能,尤其是统兵才能无疑是远大于五虎上将的。
张辽是曹魏一方的顶级战将,被后世称为曹魏第一将甚至三国第一将,后人甚至将和他卫青相提并论。
徐彦伯的《登长城赋》:
“卫青开幕,张辽辟土,校尉嫖姚,将军捕虏。”
在郑观应的眼中,三国时期也没有其他任何一位武将能够和张辽相比;
“古之所谓将才者,曰儒将、曰大将、曰才将、曰战将。英布、王霸、张辽、刘牢之、曹景宗、高敖曹、周德威、扩廓贴木儿等,战将也。”
清人赵翼:
“张辽一生最著名的战绩,无疑便是合肥之战,这一战是历史上最典型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其以少击众,战功最著者,如合肥之战,张辽李典以步卒八百,破孙权兵十万,当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张辽这种有勇有谋的典范,才是真正的顶级武将:胆大且心细,勇猛而周密,能揣摩上意,又能爱护士卒。不但善于战场取胜,也善于在心理战中取胜。
其实,于禁在被关羽水淹之前,才是五子良将的第一顺位人选,是曹魏的外姓第一将。于禁做事是出了名的有罚有度,严格按照章程行事,十分有规矩,而且是最早跟随曹操的外姓大将,所以曹操特别看好他。
于禁处败而不乱,重军声而无私心,以法治不徇私情,所以大家也都服他,十分适合做统帅。又因为于禁秉公的名声,所以其人品也是出了名的好。
但是在襄樊之后,投降的于禁等于是将自己的名声给全毁了,一下从天上掉到地下,所以在《三国志》里的五子良将里,于禁只能排在第三。
其实于禁在襄樊之战以前,都未尝败绩,是真正的常胜将军,而襄樊一战其实也怪不得他,不应该算作他的耻辱。
王歆:
“世无百战百胜将军,禁逢霖雨,败于关某,不为耻也。”
魏书中也有言:“樊城之败,水灾暴至,非战之咎。”只能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老天不让你赢,你怎么都赢不了。
张郃呢?他是出了名的小心谨慎,且十分具有战略眼光。在张郃刚刚出场的官渡之战中,他就多次提出比袁绍军事郭图还要正确的建议,比如派重兵维护粮草,偷袭曹军,人家必有防备。可惜袁绍不听。
张郃在前期一直都是夏侯渊的辅助,虽然是辅助,他却绽放出了比输出还要耀眼的光芒。夏侯渊是一员猛将,打仗喜欢不顾一切的突袭,而张郃的谨慎恰好来弥补夏侯渊的粗莽。汉中之战夏侯渊战死,全靠张郃临危接管,才稳定了汉中局势。
在三国后期,张郃更是成为诸葛亮眼中最具威胁的人物,认为不除张郃,北伐永远无望。张郃甚至成功攻破了蜀汉的咽喉之道:街亭。
《三国志·张郃传》:
“识变量,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自诸葛亮皆惮之。”
最后逼得诸葛亮不得不定计先把他除掉。
徐晃和张郃很像,一样的谨慎小心。
《三国志·徐晃传》:
“性俭约畏慎,将军常远斥候,先为不可胜,然后战,追奔争利,士不暇食。”
但是徐晃在曹魏阵营中都过于谨慎了,而且早期也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功劳,所以容易被其他人看扁。“畏慎”,有这个“畏”字,徐晃在武将圈里,名声估计比张郃更差。
乐进就是那种少说话多做事的人了,这种人无疑是很受上司喜欢的。这个“闷葫芦”实在是不善言谈,就导致五子良将中的四人都有各种流言蜚语,唯独乐进没有任何传言。
上级叫乐进做什么他就做什么,从来不会提出异议,“故而无言论传世”。比如合肥之战中,张辽和李典不合,所以两人都有言论流传出来,偏偏乐进没有。他一直充当两人之间的和事佬,认为两人都说得对。
而乐进打起仗来却丝毫不含糊,在对他的记载中,最多的两个词就是“先登”、“斩首”了,是一个典型的先锋角色,勇猛型的战将,专门打头阵。这也就导致乐进只适合当执行者,而做不了指挥全局者的统帅者。
陈寿在《三国志》中对五子良将的总体评价如下:
“于禁最号毅重,然弗克其终。张郃以巧变为称,乐进以骁果显名,而鉴其行事,未副所闻。或注记有遗漏,未如张辽、徐晃之备详也。”
整体来看,五子良将的才能,确实三国里面最强的一批人。可能有的人统帅能力强于他们,但是武力值就不如他们,而武力值强于他们的,统帅能力又大都不如他们。
猜你还喜欢
- 11-30 在三国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曹操又是如何享年六十六岁?
- 11-30 张辽被赞与张飞不相上下,但为何却死在了丁奉的箭下?
- 11-30 建安二十四年到二十五年之间,为何成了三国的关键年份?
- 11-30 三国时期武将投降是很常见的,为何唯独于禁投降非议多?
- 11-30 张飞这个三国有名的猛将,为何却被自己的手下在半夜杀死?
- 11-30 三国谋士多如过江之卿,夏侯氏为何是武将中的佼佼者?
- 11-30 古代的士兵都是怎么来的?兵制经历了哪些变迁?
- 11-30 在三国耀眼的星光下,哪些人才一身本事却遭世人遗忘?
- 11-30 贾诩是三国时曹魏的著名谋士,他最后又是怎样的结局?
- 11-29 如果将刘邦放在三国乱世,他能重新建立一个新的汉朝吗?
- 11-29 到了汉末三国时期,杂号将军得到了怎样广泛的应用?
- 11-29 司马懿在三国时期笑到了最后,可是他凭借什么能笑到最后?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