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武大郎以卖炊饼为业 武大郎一天究竟能赚到多少钱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0-12浏览:43分类:历史

  还不知道:武大郎赚钱的读者,下面历史屋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男耕女织是古代普通百姓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在和平光景,男的种田女的织布基本可以维持一家人的温饱线。但《水浒传》里的武大郎却是个独特的存在。

  《水浒传》的时代背景被设置在了北宋末年的宣和年间,武大郎的身份是山东阳谷县的小市民,以卖炊饼为业,妻子名为潘金莲

  这个二人小家庭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武大郎,而潘金莲是没有做任何营生的,换言之,武大郎的妻子潘金莲是一位全职太太。

  那么卖炊饼的武大郎,一天究竟能赚到多少钱呢?

  南宋初年,金华县主簿彭仲刚曾有这样一段记载:“农工商贩之家,朝得百金,暮必尽用”。北宋末年官太学博士周行己也曾提到“鄂之人有乐生者,任水鬻于市,得百钱即罢休”。

  可见,每天赚100文钱基本就是宋朝和平年代平民百姓温饱线的基准。武大郎因为是外来户,不仅没有田产,而且还要付房租。所以,我们首先要弄清楚武大郎每天的必要开支是多少。

  武大郎原本是清河县人,娶了貌美如花的潘金莲后因受不得当地浮浪子弟欺辱,便携妻搬到了临近的阳谷县,在紫石街赁房居住。紫石街临近县衙,属于县中心地带,租金相对要高,武大郎之所以租这里,是看中了县衙附近的人流量大。

  宋朝人多地狭,北宋末年全国人口近1亿,是唐朝的2倍,但疆域却不到唐朝的三分之一,所以,宋朝的房价非常高。大文豪苏轼在阳羡(宜兴)居住时,购买的一处住宅价值五十万文钱;而要在都城开封,一处地段稍好点的民宅,价格要在一百三十万文钱。北宋著名政治家欧阳询曾发出“我老未有宅(我到老都没房子)”的感慨。

  所以,宋朝多数市民百姓是只能租房住的。那么租金是多少呢?

  北宋都城开封的公租房租金价格是每日15文,非首都的辽州地区,“第四等一户,日略房钱六文”,阳谷县并不在首都经济圈,所以,武大郎每日的房租支出大约在6到15文之间。

  另一项大支出是税。武大郎没有房产,所以不需要交宅税,但住税、科配和盐钱税是少不了的,这三项支出每日在10文左右。

  由于没有田产,所以除了房租外,口粮也是武大郎的一项大开支。北宋正常年景,每斗米在36文左右,一名成年人每日约需要口粮2升米,武大郎两口子每天买粮食需要花费15文钱。当然,武大郎做炊饼的粮食成本直接摊到了炊饼价格里,所以不在这里计算。

  除此之外还有肉菜副食、衣物和潘金莲胭脂水粉的支出。《续资治通鉴长编》和《宋史》曾有如下记载:“猪羊肉三四十钱一斤”,“弊衣,值不过数百钱”,“三钱买草鞋”,考虑到这些东西并非每日必需,所以,武大郎夫妻二人平均每天的副食品衣物等开销不会超过50文。

  可见,武大郎每天的必要开支约在90文钱,这也印证了“每日赚100钱是温饱线的基准”。司马光也曾说过:“十口之家月掠房钱十五贯,足供日用”(每人每天50文钱就够用)。

  但武大郎每天赚的钱肯定不止100文。我们来看《水浒传》里透露的信息:

  武大郎和武松在阳谷县相认时,武大买了些酒肉果品招待武松。数日后又“央及间壁王婆,买下些酒肉之类”。武松从县衙归来,潘金莲还能“整云鬟,换些艳色衣服穿”。武松和兄嫂见面时,武大总能备上酒肉果蔬,这绝不是一个“日光”的温饱线家庭能做到的。

  武松受知县委派要去京师公干,临行前曾嘱咐武大:“今日武二蒙知县相公差往东京干事,明日便要起程,多是两个月,少是四五十日便回。假如你每日卖十扇笼炊饼,你从明日为始,只做五扇笼出去卖”。

  武松外出时间在一个半月以上,要求武大从十扇笼炊饼减半为五扇笼,这也就意味着武大郎每天卖五扇笼炊饼就能达到日入百文钱的温饱线,支撑到武松出差回来。如此算来,武大每天的收入要在200文以上。

  这个推测有没有道理呢?我们来看两段记载。

  “饶州平民鲁四煮猪羊血为羹售人,以养妻子。日所得不能过二百钱”,“吴中两细民同以鬻鳝为业,日赢三百钱”,如此看来,武大郎日入200文钱的计算基本符合宋朝底层百姓实情。

  所以,像武大郎这样在北宋要养一位全职太太,他每天必需赚到100到200文钱,大约是30-60元人民币。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