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的死到底责任在谁?其实不怪诸葛亮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0-11浏览:39分类:历史
魏延(?-234)字文长,义阳(今河南桐柏)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诸葛亮死后,魏延因被认为谋反而遭杨仪一党所杀。
魏延初随刘备作战,智勇双全,勇冠三军,深得刘备信任,刘备称王后受封汉中太守,后诸葛亮北伐,任征西大将军,曾经向诸葛亮提出著名的奇袭长安“子午谷之计”,但没被采纳。魏延为人孤高,深明大义,多立战功,在后期尤其为诸葛亮所倚重。但是性格上比较矜高,有些叛逆性(这个“叛逆”不是古代意义上的谋反,而是现代意义上的,比如我们会说某个小孩子挺叛逆),对自己的能力十分自信,时常发牢骚,不懂得处理官场上的人际关系,得罪了很多人,尤其是与杨仪势同水火。在诸葛亮死后,因为不甘心就此撤军以及不能容忍兵权落到死对头杨仪的手中,而擅自违背诸葛亮撤兵的遗令,率军烧回栈道、攻击杨仪。最后被冤枉成谋反,遭受“夷三族”的悲惨后果。 说魏延谋反,则实在是冤枉,实际上魏延只是有争上位的意思,想成为诸葛亮的继承者,担任起诸葛亮死后蜀国的军事事务(他确实有这个能力)。然而并不能因此就说魏延本人没有过失。 魏延败给了杨仪,很大程度上就是杨仪遵奉了诸葛亮的临终遗令——撤兵,而魏延却违背了它。魏延因为私人恩怨就率部攻击共同仕任于蜀国的杨仪(率先动手打自己人),而且还烧毁重要的栈道、并且还是在诸葛亮刚死不久的敏感时期、又是在大军撤退重要的时刻违背“断后”的命令(有被敌人从背后掩杀的风险),而且魏延平时又得罪过很多人、又时常发牢骚说一些不合时宜的话(比如说诸葛亮胆小,说自己多么多么怀才不遇)、在诸葛亮死后又很不谦虚的说什么“丞相死了不是还有我呢么?” ……
做了太多的瓜田李下、授人以柄的事。这些责任都在魏延自身。 可以说,虽然才华和所受的冤屈很令人惋惜和同情,但魏延的EQ(情商)的确很低,不能把责任归为诸葛亮排挤魏延,诸葛亮最多也就是和魏延不甚亲近而已。
猜你还喜欢
- 11-30 在三国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曹操又是如何享年六十六岁?
- 11-30 魏延对蜀汉也是立有大功的,该如何真实看待魏延之死??
- 11-30 如果诸葛亮在北伐期间,实行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会怎样?
- 11-30 建安二十四年到二十五年之间,为何成了三国的关键年份?
- 11-30 诸葛亮在临死前,为什么没有选魏延当自己的接班人?
- 11-30 三国时期武将投降是很常见的,为何唯独于禁投降非议多?
- 11-30 张飞这个三国有名的猛将,为何却被自己的手下在半夜杀死?
- 11-30 三国谋士多如过江之卿,夏侯氏为何是武将中的佼佼者?
- 11-30 古代的士兵都是怎么来的?兵制经历了哪些变迁?
- 11-30 在三国耀眼的星光下,哪些人才一身本事却遭世人遗忘?
- 11-30 汉中作为蜀汉最前沿的地方,刘备为何提拔魏延来镇守?
- 11-30 贾诩是三国时曹魏的著名谋士,他最后又是怎样的结局?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