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后期为什么会衰败 社会矛盾只是其中之一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10-05浏览:35分类:历史
还不知道:明朝后期衰败的读者,下面历史屋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明朝后期的衰败,其实是一个古老帝国走向衰亡的必然结果。好比是一棵树,长了那么多年,经历过千百年的风雨雷击,浑身上下又被虫蚁侵蚀,除非修炼成精,否则早晚在某一天哗啦然倒下,成为一堆的干柴。
明朝就是如此。造成它衰败的主要原因又有以下几个:
第一,社会矛盾的激化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明朝末期资本主义萌芽,大部分的财富、土地都集中在小部分的商户以及官家手中,农民以及手工人人口占大部分,得到的资源却极少。等到天灾横行,农民被逼债、催粮税,就无法生存下去。许多的农民成为了无产的流民,特别是北部、西北部的农民,等他们乞讨都无法存活下去后,就打、砸、抢所经过的农庄富户。由此,使得富户更加痛恨流民,愈加施展暴力处理流民问题。遭受更猛烈的打击,流民也更加憎恨富户,从此,富户和流民矛盾更加激烈,社会已经不安。可是没有得到明朝皇帝有效控制。
第二,皇权被禁锢,一些利国利民的政策根本施展不到位,甚至到了下面,全部被下面官员分走大半。
第三,文臣朋党攻讦武官,还大肆敛财。
明朝时候,边境驻军的所有的军饷、粮草、军械等军用物资,俱由所在地的上级文官派人押送,这没有起到监督武官的作用,反而给文官开了敛财的便利之门,让他们放心地层层贪墨。军用物资和军粮等,能有六成送到武官手里,那就是“尽责” 的了。这样的情况,文官对天下君民将兵的解释就是——漂没。何谓漂没,也就是说那少了的四成,并不是他们文官“拿去”,而是路上“损耗”了。
据说毛文龙在东江,每年给他军用十万银,到他手上满六七万,其余都‘漂没’。这是他们私底下约定俗成的。由此可见当时文官的贪婪。要知道,毛文龙当时还是忠心为明朝的,可是那帮文臣竟然枉顾国家边境安危,向军备军资动手,可想而知他们贪婪又自私。此外,他们对武官还极度贬低。地位低的文官能对地位高的武官呼来喝去,根本无一点尊重。时间一长,有点血性的人都能愤怒。何况军将?恐怕军将心里不止愤怒,还寒心吧?他们辛苦卖命,守着边疆,可又得到什么?于是,武官不再奋力杀敌,而是有了无所谓或者逃离的心态。这样一来,明朝边境如同虚设,如何能保得明朝平安?说来也是文官卑鄙自傲,觉得读书高于一切,其他人在他们眼里都是蝼蚁。
第四,宦官要依靠皇帝而存在,所以很大程度上还是忠于皇帝的,不过因为不能完全得到皇帝的信任,最后被崇祯帝消灭,至此东林党文臣完全牵制皇帝,政策完全利于朋党。等到崇祯帝发觉东林党的危害时,明朝已经落败,毫无挽回机会。只能吊死在自家后山。
第五,天灾频繁,人祸紧随其后。
明末几十年刚好是小冰河时期,相继出现夏天极旱、极涝的情况,冬天则是极为寒冷,导致农作物大面积欠收,农民吃土吃草都熬不下去,要么等死,要么造反。因此,人祸从此处出,又反过来祸害稍后一点受灾的地区,如此进入死循环。当时明朝政府国库都已经搬空,崇祯帝的小库房也是空如脸蛋,问岳父周奎借银子发军饷来抵御敌侵,但是富豪国丈却分毫不借。崇祯帝能怎么办?自己的乞丐兵只能饿着挡敌人了。结果可想而知。坐看江山塌啊。
第六,当时清朝和明朝的卖国贼疯狂挖明朝的墙角,例如后来清朝的八大皇商,加速明朝这座大厦地基崩塌。地基都崩塌了,上面的建筑还能存留么?那些东林党等诸文人,他们根本就没想过和崇祯帝一起把明朝扶起来。他们仗着自己认得几个字,就把祖宗仁德喂了狗,眼看明朝江山倒,他们个个聪明地另择其主而已。
猜你还喜欢
- 11-30 与正规军比起来,明朝锦衣卫的整体作战能力很强吗?
- 11-30 明朝火器究竟有多厉害?在当时有哪些引以为傲的火器?
- 11-30 明朝火器在当时处于一个什么水平?为何说只是“略”高?
- 11-30 明朝在防线上设立九边重镇后,其总兵力共有多少人?
- 11-30 在明朝弘治年间,朝廷陆续设立了哪九个军事重镇?
- 11-30 朱翊钧是明朝第13位帝王,他为何不再踏进金銮殿一步?
- 11-30 明朝也是个大统一王朝,为何没有出现后宫干政与外戚专权?
- 11-30 明朝的梃击案究竟是郑贵妃所为,还是太子朱常洛自导自演?
- 11-30 锦衣卫这个天子亲军,在明朝这个内外环境是如何衰落的?
- 11-30 古代大臣上朝时,他们手中的板子是什么作用?
- 11-30 明神宗的什么承诺,势必会引起明朝重大的政治危机?
- 11-30 到万历十四年,明朝长达几十年的国本之争有怎样的背景?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