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直作为明朝四大宦官之一 为什么他能够得到善终呢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09-24浏览:35分类:历史
汪直为什么能善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成化十二年(1476),妖人李子龙用巫术勾结太监韦舍私自进入宫中,事发后被诛杀。但宪宗皇帝因这件事内心惴惴不安,派时任御马监太监汪直便衣出宫探查,汪直不辱使命,将差事办得很成功,博得了宪宗皇帝的欢心。成化十三年(1477)正月,宪宗建立西厂,汪直以弱冠之龄统领西厂,任西厂提督。宪宗皇帝看重西厂,汪直又曾服侍过万贵妃,自此权倾朝野,甚至凌驾于东厂之上。但为何这样一名和英宗正统时的王振、武宗时的刘瑾、熹宗时的魏忠贤,并称明朝"四大宦官"的汪直,要在得势之时激流勇退,远守辽东呢?
1. 宦官监军的传统
根据史料记载,"遣中使、奉御等官到北平,犒北征将士。"洪武年间就有太监代表皇帝去军中犒劳奖赏军士的先例,实际上宦官已经在替皇帝探察军务了。自永乐朝开始,宦官监军制度便逐步确立。上至京军三大营下至全国各基层兵营都派有宦官充当监军,明成祖时期甚至直接派宦官统兵作战。在这样的体制下,明朝不乏身为宦官的名将,比如"三宝太监"郑和。所以汪直走"军功"这条路上位就成了自然而然的选择,阻力也会小很多。早在成化十四年(1478),建州女真侵犯边境时,汪直就上奏想前去平定,因为司礼监掌印怀恩、大学士万安等人的阻拦,未果。但是同年汪直便巡抚辽东,开启了长达自成化十四年(1479)到成化二十年(1485)七年的军旅生涯。可见朝堂上的反对并没有阻碍汪直的步伐,其中"太监监国"的传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2. 汪直个人的追求
汪直一直对学武立功有着浓厚的追求。在外监军时期当时的司礼监怀恩曾评价汪直"年少喜功",《明史》也记载汪直对完善明朝的武举制度作过努力,"从太监汪直请,设武科乡、会试,悉视文科例。"可见汪直年轻气盛,对于建功立业有着不小的追求。不仅如此,汪直也很有军事才能和天赋。
明朝很重视对宦官的教育,自明宣宗宣德年间(1426~1435)始,明廷即设内书堂,选拔大批年幼的宦官让大学士教习,以为统治者作耳目爪牙之用。此后历代相袭,成为定制。经过内书堂教习的小宦官,往往"用时多通文墨,晓古今,逞其智巧,逢君作奸。"也有教员专门教授小宦官们武艺,以便将来作为内侍在危急之时保护皇帝。
汪直也不例外,成化十六年(1481),鞑靼兵扰靖虏(今甘肃靖远县),汪直和王越挑选二万精兵,在威宁海子奇袭告捷,论功直增禄三百石。成化十七年,鞑靼军入大同境剽掠,汪直等分布官兵截杀,追至黑石崖等处获胜。论功行赏时,太监无秩可升,只能加食米,一般以年十二石为一级,而宪宗给汪直一下子加了三百石,前所未有,创明朝纪录。可见汪直在军事上的个人追求和能力都很出众,这也是他能长久戍边的重要原因之一。
3. 久镇边疆而被宪宗冷落
成化十八年(1483)后,虽然汪直牢牢掌握了边疆兵权,又监督京师十二团营,但由于长时间戍边,导致在朝中势力的日趋削弱,与宪宗皇帝逐渐疏远,又与万贵妃利益集团中的东厂总督尚铭心生嫌隙。一些边将也向宪宗告发他衅边邀功、拥兵与其他将军交结。但总的来说,数年中汪直是衅边之事少,平边之事多。大的战事计五起,其中三役告捷,没有败过阵。侧面反映出汪直镇守时期边疆情况较为稳定。之后,阁臣万安及诸御史,以西厂须扰官民及汪直已专镇大同等为由,奏请宪宗罢除西厂,得到钦准。自此汪直的荣宠算是走到了尽头。
虽然史载汪直专权多年,但其实汪直在西厂建立的第二年就远戍边疆,此后基本在辽东和大同治军作战。汪直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跟王振、刘瑾、魏忠贤齐名的宦官专权的代表人物,但他在深受皇帝恩宠之时选择远离权力中心,到边疆立军功寻找自己的出路。可见他并不是一个一无是处的权阉,他的擅权和危害远远不及王振、刘瑾和魏忠贤。最后汪直被贬为庶人,民间也没有因为他失势而群起攻之,虽说是不知所终,但是比起其他三人的下场,也算得上善终了。
猜你还喜欢
- 11-30 与正规军比起来,明朝锦衣卫的整体作战能力很强吗?
- 11-30 明朝火器究竟有多厉害?在当时有哪些引以为傲的火器?
- 11-30 明朝火器在当时处于一个什么水平?为何说只是“略”高?
- 11-30 明朝在防线上设立九边重镇后,其总兵力共有多少人?
- 11-30 在明朝弘治年间,朝廷陆续设立了哪九个军事重镇?
- 11-30 朱翊钧是明朝第13位帝王,他为何不再踏进金銮殿一步?
- 11-30 明朝也是个大统一王朝,为何没有出现后宫干政与外戚专权?
- 11-30 明朝的梃击案究竟是郑贵妃所为,还是太子朱常洛自导自演?
- 11-30 锦衣卫这个天子亲军,在明朝这个内外环境是如何衰落的?
- 11-30 古代大臣上朝时,他们手中的板子是什么作用?
- 11-30 明神宗的什么承诺,势必会引起明朝重大的政治危机?
- 11-30 到万历十四年,明朝长达几十年的国本之争有怎样的背景?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