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我国历史上,彻底改变社会走向的“十大”战役都有哪些?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09-22浏览:29分类:历史

  我国历史上,彻底改变社会走向的“十大”战役都有哪些?下面历史屋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人类的历史其实就是战争的历史,由战争不断推动着历史的进程,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总是伴随着“和平-战争-和平”的发展道路,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期间发生过数不清的战争,这些战争虽然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同时也促进了民族的融合、阶级的更替,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以及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现就历史上那些彻底改变历史走向的“十大”战役简单介绍一下。

  逐鹿之战

  发生在我国远古时期,距今约4600余年前,黄帝联合炎帝与蚩尤进行的一场大决战,在当时广袤的中华大地上逐渐形成了华夏、东夷和苗蛮三大集团,其中华夏集团以黄帝和炎帝两大部落为核心,东夷集团则是兴起于黄河下游的地区,在著名的领袖蚩尤率领下,以山东为根据地,由东向西不断发展,苗蛮是生活在嘉陵江水域的原始人群,他们安于现状,没有扩张的野心,涿鹿之战是发生在华夏集团和西进的东夷集团之战的战争,是双方为了争夺适于牧游和浅耕的中原地带而进行的,最终以黄帝和炎帝为代表的华夏集团取得胜利,战后,黄帝乘胜东进,一直进抵泰山附近,并在那里举行“封泰山”仪式,任命东夷集团一位依附黄帝的氏族首领统领东夷部众,随后西返,黄帝乘着胜利之余威,继续征讨四方,周围许多氏族纷纷归降,最终统一形成了大中华民族,黄帝和炎帝也成为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涿鹿之战也是我国古代华夏民族由野蛮时代过度到文明时代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牧野之战

  商汤灭夏建立商朝600多年后,传到第31位国君帝辛(商纣王)手里的时候,商王朝已是危机四伏,再加上帝辛荒淫无道、大兴土木,不断对外用兵,致使国库空虚,百姓困苦,居住在渭河流域的周部落乘机发兵讨伐,于公元前1046年在牧野迎战商纣王率领的七十万(也有资料记载十七万)乌合之众(商军主力远征东夷,来不及调回),最终,周军在周武王和姜尚的率领下大破商军,帝辛见大势已去,逃回朝歌,登上鹿台,“蒙衣其珠玉,自燔于火而死”,商朝正式灭亡,牧野之战,终止了六百年之久的商王朝,确立了一个新王朝—周朝。

  长平之战

  战国末期,发生在秦国和赵国之间的一场具有决定意义的战争,战争的起因竟是由于上党太守冯亭的一次调皮捣蛋而引起的,韩国惧怕秦国的入侵,就准备割让上党17县给秦国,以求秦国息兵,结果上党守将冯亭却偷偷将上党郡交给了赵国,结果引起秦国和赵国之间为争夺上党展开了一场战争,战争的结果是赵王中了秦王的离间计,最终葬送了四十多万的赵军,自此,赵国国力大损,天下唯一能和秦国抗衡的赵国再也不能和秦国一争高低了,秦国统一的趋势已经呈现,最终秦国结束了五百年之久的战国时代,催生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集权帝国。

  巨鹿之战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秦王朝建立后很快就表现出了其残酷的一面,赋役繁重、横征暴敛,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秦始皇死后,这种矛盾更加严重,最终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结果一发不可收拾,顿时引起天下大乱,项梁、项羽叔侄在吴中起事,刘邦在沛县聚众造反,为秦所灭的六国旧贵也乘机起兵,秦二世二年,项羽率领楚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奔巨鹿,击败章邯所带领的秦军,将王离包围在巨鹿城外,经过多次战斗,大败秦军,经此一战,基本上摧毁了秦军主力,彻底扭转了整个战局,秦朝已是名存实亡,这一战也奠定了项羽在众多起义军中的领导地位。

  昆阳之战

  新朝末年(公元23年),王莽为彻底消灭各地起义军,派大将军王邑、王寻率领六十万大军围攻起义军总部所在地昆阳,起义军首领王凤惧怕王莽大军,想放弃昆阳逃走,以图日后再战,刘秀极力说服王凤坚守城池,等待救援,并亲率数十随从出城搬取救兵,最终在刘秀的神威下,再加上天助,起义军大败王莽大军,昆阳大战是历史上少有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此战也决定了新、汉两军的命运和未来中原王朝的国运,也为刘秀问鼎中原奠定了基础。

  赤壁之战

  曹操统一北方后,“挟天子以令诸侯”,开始南下统一全国的步伐,他首先的目标就是东吴的孙权集团,此时的刘备还没被曹操看成是对手。公元208年,曹操亲率十万大军南征荆州,先灭刘表,再顺江东进,进击东吴,很不凑巧,就在这时,刘表病亡,其子刘琮继位,他不敢应战曹操,遂写下降表,归顺曹操,曹操实力大增,本已依附刘表的刘备闻讯后急忙率部南撤,面对当前形势,刘备在诸葛亮的建议下决定联吴抗曹,并派诸葛亮亲赴东吴面见孙权,共谋抗曹大计,孙权也惧怕曹操势力,在战与和之间犹豫不决,鲁肃劝孙权招周瑜回来相商,经过周瑜一番分析后,孙权坚定了抗曹的信心,并任命周瑜为大都督,统帅三军,联刘抗曹,周瑜率军逆江而上,与曹军相遇于赤壁,最终,曹操中了周瑜的苦肉计,被周瑜火烧连营,大败而走,经此一战,曹操短时间内再无能力统一全国,孙权、刘备借此机会各自发展自己的势力,最终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淝水之战

  公元383年,东晋南方政权与前秦北方政权之间具有决定意义的一场战役,最初是前秦出兵伐晋,晋军八万大军在谢玄、谢晋等人的率领下,迎战前秦王苻坚亲率的八十万大军,两军在淝水(今安徽寿县东南方)两岸摆开阵势,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军由于轻敌,再加上统帅用兵也不走脑子,致使本已稳操胜券的前秦军败于晋军,前秦军失败后,国家也随之灭亡,北方再次出现分裂局面,而东晋政府也乘势北伐,将边界推至黄河边上,也由此改变了东晋小朝廷的颓势,为日后中原再次统一奠定了基础。

  鄱阳湖之战

  公元1357年年,陈友谅挟持徐寿辉,自称汉王,建国号汉。1360年,陈友谅讨伐朱元璋,途中杀死徐寿辉,自立为大汉皇帝,很快,陈友谅就冲破了朱元璋的长江太平防线,兵临集庆(今南京)城下,包围了朱元璋,此时不巧江水落潮,陈友谅的战舰搁浅,被朱元璋看准机会出击,大败陈友谅。1363年,陈友谅再次出动水路两军,号称60万,围攻江西洪都(今南昌),朱元璋亲率20万大军救援洪都,双方在鄱阳湖展开一场凶猛异常的生死大战,朱元璋针对陈友谅巨舰首尾相连,不利进退的特点,用火器和弓弩相结合,与敌舰展开短兵相接的格斗,大将徐达身先士卒,率先击败陈友谅的前锋,最终大败陈友谅,并乘机瓦解陈友谅军心,不久陈友谅中箭而死,余部投降,此战的胜利,奠定了朱元璋平定江南的基础,中原在无人能抵挡朱元璋统一的步伐。

  一片石之战

  明崇祯帝煤山吊死后,李自成进北京,明朝灭亡,不久,山海关告急,李自成亲率十万大军奔赴山海关,被胜利冲昏头脑的李自成对满清军队的严重性估计不足,结果被吴三桂和满清联军打败,满清军队在多尔衮的率领下,经过一昼夜的急行军,抵达关门外十五里处的一片石地区,此时,吴三桂大军已与李自成大军战斗了一天,此时李自成大军有十万左右,吴三桂部五万左右,再加上多尔衮统率的满、蒙、汉军大约七八万,这其中尤以多尔衮的满洲铁骑最强,而且联军数量上也已超过李自成大军,尽管两军尚未交锋,胜负已大致初定,最终,一片石战役变成了一场大屠杀,李自成遭到毁灭性打击,被迫逃走,此战后,李自成再未回到北京,自此,满清铁骑入主中原,再无敌手,由此奠定了大清三百年基业。

  三大战役

  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革命军进行的三场战略大决战,包括辽沈、淮海和平津三个战略性战役,总历时142天,争取起义、投诚、消灭、接受和平改变国民党正规军144个师,非正规军29个师,总合计154万人,国民党赖以生存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被消灭,三大战役结束后,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全部解放,彻底改变了国共两军的战略势态,我军正式转入反攻,国民党军队再无力抵抗我军的攻势,过江南下,彻底解放全中国已是大势所趋。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