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杀关羽后,为何力劝曹操称帝?曹操为何又不上套?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09-21浏览:36分类:历史
孙权杀关羽后,为何力劝曹操称帝?曹操为何又不上套?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屋小编一起看下去。
东汉末年,孙权在擒杀关羽、并夺取荆州之后,孙刘联盟从此不复存在。为了避免腹背受敌,孙权不得不向曹操示好,他遣使入贡,不仅向曹操称臣,并力劝曹操取代汉朝自称大魏皇帝。
曹操看完东吴使者带来的劝进书后,又将来书遍示内外群臣,并笑着说:“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耶!”(《魏略》)
翻译一下,曹操说的意思是:孙权这个小子是要把我放在炉火上烤着吧。
曹操手下的群臣也乘机劝曹操废汉献帝而称帝代之。但是,曹操自己还不想废献帝自立,他说了一句:“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魏氏春秋》)
问题来了,和曹操斗了一辈子的孙权为什么要在此时劝曹操称帝?而曹操却又为什么不乘机答应称帝呢?
孙权为何劝曹操称帝?
这个问题其实也很容易回答,此时的孙权力劝曹操称帝,实际上也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的,因为,他认为这样做一来可以获取曹操的信任,缓和与曹魏的矛盾,从而不会因为杀了关羽后陷入腹背受敌的不利境地。
同时,假如曹操果真答应废汉献帝称帝,那些对大汉王朝还忠心耿耿的拥汉派恐怕就会跳出来反对,从而使曹操陷入内乱,无暇染指东吴。
曹操为何不乘机称帝?
曹操虽然此时已经步入暮年之际,但是,他并没有像历史上那些帝王、君主出现晚年昏庸的现象,六十多岁的曹操还有着一颗清醒的头脑,他很容易地看穿了孙权的意图,因而不肯轻易上当。
曹操不是一个只图虚名的人,此时的他其实已经和汉天子没什么两样了,来看看曹操从魏公到魏王都有什么待遇就明白了。
建安十九年(214年),汉献帝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并把冀州的河东、魏郡等10郡赐给曹操,作为独属自己的封地。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汉献帝又封曹操为魏王,成为非刘姓的异姓王,权势越来越大。曹操当丞相的时候,还属于皇帝的臣僚,而成为魏公、魏王的时候,已经是可以自立门户了。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汉献帝又下诏,赐予曹操只有天子才可使用的旌旗,曹操外出时,排场可以和皇帝一样,有着同样的仪仗队、銮驾。
汉献帝还诏令曹操可以头戴悬垂有12根玉串的王冠,本来全国只有一顶这样的王冠(皇帝本人),现在成了全国有两顶同样的王冠。
曹操乘坐的车驾也变成了专门的金银车,也是由六匹马拉着,这也是只有天子才能拥有的特权。
曹操的这一切特权,都已经是和汉朝的皇帝一样了,唯一的区别只在于没有一个皇帝的帝号而已。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此时的曹操已经六十多岁,在那个年代已经算稀少的了,他的有生之年也没多少日子了。
因而,即使曹操废掉汉献帝,自己也没几天皇帝可当了,还不如当个“周文王”留下一个好名声,然后让儿子曹丕去当个“周武王”,达到曹魏代汉而立。
还有一个原因,此时的局势还是三国鼎立,曹操在没有统一天下的情况下,轻易地代汉自立,那么自然也就承认了东吴的孙权、蜀汉的刘备两个独立政权称帝的合法性,这多少也有点替他人作嫁衣裳的意思,自己努力了这么多年,倒是顺便成全了这两个小子。
猜你还喜欢
- 11-30 在三国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曹操又是如何享年六十六岁?
- 11-30 建安二十四年到二十五年之间,为何成了三国的关键年份?
- 11-30 三国时期武将投降是很常见的,为何唯独于禁投降非议多?
- 11-30 张飞这个三国有名的猛将,为何却被自己的手下在半夜杀死?
- 11-30 三国谋士多如过江之卿,夏侯氏为何是武将中的佼佼者?
- 11-30 古代的士兵都是怎么来的?兵制经历了哪些变迁?
- 11-30 在三国耀眼的星光下,哪些人才一身本事却遭世人遗忘?
- 11-30 贾诩是三国时曹魏的著名谋士,他最后又是怎样的结局?
- 11-29 如果将刘邦放在三国乱世,他能重新建立一个新的汉朝吗?
- 11-29 到了汉末三国时期,杂号将军得到了怎样广泛的应用?
- 11-29 司马懿在三国时期笑到了最后,可是他凭借什么能笑到最后?
- 11-29 在古代究竟是哪5个原因,使得曹操最终没能统一三国?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