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明朝死得最可惜的两个人是谁?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09-15浏览:47分类:历史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屋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明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倒数第二个王朝,总共历时276年,在这两百多年的时间里,出现了很多能臣名士。历史车轮滚动的大趋势下,纵然那些能臣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王朝危机,但是他们能够延长一个王朝的寿命。而风雨飘荡的明朝中晚期,便有如此一文一武两位能臣。
可惜的是,明朝中晚期最重要的两位关键人物早早过世。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他们二位能多活10年,大明王朝至少能续命10年。
第一位关键人物,他就是张居正。此人天赋异禀,很小时就被周边人称为“神童”,15岁通过乡试成为举人,22岁考上进士,并从此进入翰林院,主要负责为皇帝起草诏书、讲解古典书籍等。可不要小瞧这个翰林院,明朝内阁的候选人,基本就是从翰林院里诞生。
当内阁斗争最激烈的时候,张居正并未轻易选队站,因为一旦选错了,将万劫不复,所以,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张居正韬光养晦,为了自己掌权的那一天,慢慢地蓄力。直到1567年,张居正升为吏部左侍郎,正式进入内阁。1572年,张居正升为内阁首辅,由此开始了他长达十年、大刀阔斧的改革。
在张居正的改革中,最重要的便是实行一条鞭法,即赋役合一,直接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农民负担小了,自然更有余力去搞好农业生产,农业生产上去了,物质生活有所保障,国家经济自然也上去了。据记载,实行一条鞭法后,国库存银多达七八百万两,粮食库存可以用十年,可以说给当时不稳的经济现状打了一支强心针。
这就是张居正的意义,一个会赚钱的高尖端人才,只不过可惜了。1582年,他劳累过度而死。本来是一代功臣,死后却遭受到不公的对待,整个家族被抄,家人或饿死或流放,结局令人感叹。
第二位关键人物,他就是袁崇焕。此人早年考取进士,成为福建的一名知县。数年后,他眼见边境受金军侵扰,便下定决心投笔从戎。当时,38岁的袁崇焕上书朝廷:“只要给我足够的兵马钱粮,我一人就能守住山海关!”真是豪言壮语,很多臣子对此一笑而过,但是袁崇焕用实力证明了自己。
1626年,袁崇焕率部取得宁远大捷,此为以少胜多的著名案例。明朝不到2万兵力,后金约6万兵力,结果后金大败,并死伤17000多人;1627年再次取得宁锦大捷,此战结果直接让皇太极退兵。到后来,后金大军再次入关剑指京城,袁崇焕率部经过一番鏖战,终于解了京城之围。可惜,事后袁崇焕居然被问罪:为何放后金大军入关?袁崇焕真是有理说不清,就此下狱。1630年,46岁的袁崇焕被处死,家人被流放。
一代抗清名将竟落得如此下场!如果袁崇焕继续驻守边关,不说绝对能阻止清军,但延长大明王朝的寿命不成问题。真不知道当时的皇帝是怎么想的?
猜你还喜欢
- 11-30 与正规军比起来,明朝锦衣卫的整体作战能力很强吗?
- 11-30 明朝火器究竟有多厉害?在当时有哪些引以为傲的火器?
- 11-30 明朝火器在当时处于一个什么水平?为何说只是“略”高?
- 11-30 明朝在防线上设立九边重镇后,其总兵力共有多少人?
- 11-30 在明朝弘治年间,朝廷陆续设立了哪九个军事重镇?
- 11-30 朱翊钧是明朝第13位帝王,他为何不再踏进金銮殿一步?
- 11-30 明朝也是个大统一王朝,为何没有出现后宫干政与外戚专权?
- 11-30 明朝的梃击案究竟是郑贵妃所为,还是太子朱常洛自导自演?
- 11-30 锦衣卫这个天子亲军,在明朝这个内外环境是如何衰落的?
- 11-30 古代大臣上朝时,他们手中的板子是什么作用?
- 11-30 明神宗的什么承诺,势必会引起明朝重大的政治危机?
- 11-30 到万历十四年,明朝长达几十年的国本之争有怎样的背景?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