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古代朝廷为什么不修衙门呢 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09-15浏览:30分类:历史

  在中国5000多年的历史中,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长城、八达岭,圆明园,寺庙……但是有一种古代的建筑在古代经常看见,但是在现代却很少见到完整的了,这就是历朝历代的衙役,这也是古代官员们办公的地方。可是为什么这些衙役很少有完整的,甚至是都不见了呢?难道是因为国家拆迁了?还是因为历史过久,自然倒塌了?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从《武瓦闻见记》中的一句“官不修衙,客不修店”谚语说起,对于客不修店这句话,相信许多人都能够理解,要知道没有客人是会无条件的出钱修店的,要么官不修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在宋朝之前,对于那些掌管军政大权的地方官员来说,修理办公的地方都是随随便便的事情,因为这样做不仅可以让办公环境更加的舒服,而且他们还可以从中捞一笔不小的油水,比如说唐朝凤翔节度使李听上任的第一天看见自己办公室破的不成样子时,马上下令“葺之,卒无变异”,由此可见,在宋代之前地方官还是比较愿意修葺衙门的。

  可是到了宋朝之后发生了一些变化,规定地方官员如果想要修官衙必须要经过朝廷的允许,而且宋神宗也下令进一步的明确规定:“自宫殿、园苑以至百司廨舍、寺观等,并权停。”,意思是说除了寺庙等建筑一律停止修葺。

  其实宋神宗下了这一个命令也是为了解决地方官套取朝廷钱财的问题,但是这样也给地方官衙带来了问题,如果管衙已经是千疮百孔了怎么办?一个字就是“忍”,因为即使你申请下来了,政府也只是会给你修上经费的70%,剩下30%的钱还是需要自己掏腰包。

  这时你会想,为什么不多收点税,或者是多找几个有钱的财主赞助点不就行了吗?然而这样也不行,如果你是修文昌庙或者是魁星楼,这些财主们是非常乐意的,但如果是修衙门,他们可没有一点兴趣,而且如果地方官员逼得太紧,还可能会导致民变,最著名的就是在宋真宗时,杭州知府薛映因为修衙门被人告了,结果最后被贬为连州文学。

  众所周知,朱棣将明朝的首都搬到了北京之后,也曾经大规模的修筑了紫禁城,但是鲜少有人知道当时的五府六部以及其他的寺庙却没有修过一间,即使在清朝乾隆年间,出现了和珅这样的贪官也非常的排斥修官衙。

  这倒不是因为所有古代的贪官都会像和珅这样有原则,有底线,而是修官衙是一件非常明显的事情,很容易遭到其他官员的弹劾,就像现在的官员,如果穿戴名牌,穿金戴银也容易被认为是贪官,更重要的是修衙门是没有任何经费的,即使有,也需要自己垫付不少,这种赔本的买卖是没有人愿意做的。

  因此修衙门就成了古代官员们花钱还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只要办公的地方能够勉强工作,一般都不会去修衙门的,时间一久能够完全保存下来的衙门,自然也就不多了。而且《钦定工部则例》也规定了在修葺地方衙门时,政府可以借钱给你,然后从你俸禄里逐年抵扣。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