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靖难之时,30万沐家军为什么不救他?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09-14浏览:36分类:历史
今天历史屋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沐英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大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皇太子朱标结束了在陕西的视察工作,不久后在南京城因病去世。朱标是朱元璋嫡长子,也是大明帝国最优秀的接班人,在众兄弟之中的威望无人能比。摆在64岁的老皇帝朱元璋面前的,是要重新选择接班人。最终,他跳过自己剩下的二十几个儿子,选择了朱标的嫡长子、年仅15岁的朱允炆。朱允炆登基后,燕王朱棣打着“靖难”的旗号造反。
朱元璋在位期间通过几次大案,将开国功臣杀得所剩无几。燕王朱棣与蒙古接壤,自己是个身经百战的优秀将领。反观建文帝这边,朱允炆自己是个乳臭未干的年轻人,还没有大将可用。当后人将目光聚焦在朱棣与朱允炆叔侄之间的对决中时,许多人都忘记了朱允炆其实有一张王牌——驻守云南的30万沐家军。沐家军第一代领袖沐英征战云南,受太祖之命时代镇守西南。
沐英8岁时成了孤儿,沦落为乞丐,朱元璋见他可怜,收他为义子。沐英比朱标年长11岁,二人之间的兄弟情谊是其他皇子不能比拟的。再加上朱标是最具资格的接班人,他本人又具备着所有明君的优良品质,因此沐英打心底里视他为少主。朱标英年早逝时,得知消息的沐英也悲痛欲绝,随后也一病不起,最后竟因此去世。自己最喜爱和信任的儿子和义子接连去世,朱元璋也悲伤不已。
沐英死后,他的长子沐春接班。沐春36岁英年早逝,二弟沐晟接了班。按说父辈关系这么好,沐晟和朱允炆的关系也差不到哪去。为何靖难之役时,30万沐家军按兵不动呢?以刘关张为例,三人桃园结义。刘备称帝后,结义的只有关张二人的儿子,刘禅没有参与。这是因为君臣有别,沐晟和朱允炆的关系就相当于张苞关兴与刘禅的关系,即便父辈的关系再好,他们也只是君臣。
沐晟接班和朱允炆登基是同一年,朱允炆在大明帝国的威望没有确立,沐晟在沐家军的威望也同样没有确立。因此,让沐晟率大军勤王,的确有点困难。如果背后有小人捅刀,沐家或许还会失了云南。打了四年的靖难之役前期一直是朱允炆占优势,所以从战局上来说,暂时不需要沐家军的支援。等到最后建文帝兵败如山倒的时候,沐家军已经没有来不及支援了。
对沐家第三代的沐晟来说,南京城里谁当皇帝,跟自己没太大关系。只要皇帝让沐家守云南,皇位上只要是老朱家的人,至于具体是谁并不重要。毕竟此时的沐家已经不是沐英了,沐英和朱标的手足之情,到了这一代已经只剩下了君臣之义。最重要的是,建文帝认为自己能搞定四叔,压根就没下诏让沐家军勤王。朱棣敢起兵是因为他是老朱家的人,还有个“靖难”的幌子可以打。沐家不姓朱,未奉圣旨起兵,到底是去勤王还是助贼呢?
所以说,朱标的儿子告急时,沐英的儿子见死不救是因为:不能救、不敢救。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沐家也是在站队。如果支援建文帝,最后还让燕王赢了,那沐家势必要被清洗。如果支援朱棣,本就失了理,最后要是还输了,沐家也要顶着乱臣贼子的骂名。沐家如果要支援,就必须要确保能打赢,如若输了就是死路一条。沐英与朱棣都是当时的名将,沐英的儿子能打得赢身经百战的朱棣?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观望才是沐家最应该采取的态度,更何况建文帝给了他们这个机会。
猜你还喜欢
- 11-30 与正规军比起来,明朝锦衣卫的整体作战能力很强吗?
- 11-30 明朝火器究竟有多厉害?在当时有哪些引以为傲的火器?
- 11-30 明朝火器在当时处于一个什么水平?为何说只是“略”高?
- 11-30 明朝在防线上设立九边重镇后,其总兵力共有多少人?
- 11-30 在明朝弘治年间,朝廷陆续设立了哪九个军事重镇?
- 11-30 朱翊钧是明朝第13位帝王,他为何不再踏进金銮殿一步?
- 11-30 明朝也是个大统一王朝,为何没有出现后宫干政与外戚专权?
- 11-30 明朝的梃击案究竟是郑贵妃所为,还是太子朱常洛自导自演?
- 11-30 锦衣卫这个天子亲军,在明朝这个内外环境是如何衰落的?
- 11-30 古代大臣上朝时,他们手中的板子是什么作用?
- 11-30 明神宗的什么承诺,势必会引起明朝重大的政治危机?
- 11-30 到万历十四年,明朝长达几十年的国本之争有怎样的背景?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