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古代科举作弊会怎么样 考生会面临怎样的处罚呢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09-14浏览:46分类:历史

  你们知道科举考试作弊会怎么样吗?接下来历史屋小编为您讲解

  前文我们提到古代科举考试不同的作弊手法,较于现在的人来说,在那个时期已经算是高科技手段了。其中很多招数还一直延续到现在,比如说夹带小抄。而古代各朝统治者对人才选拔过程中的作弊现象,也是严厉打击,那么如果作弊被抓的话,考生会面临怎样的处罚呢?

  在科举考试时,考生与监考官也是斗智斗勇,看谁心眼多,侦察与反侦察手段齐上。针对考生夹带小抄的情况,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搜身,衣服、鞋子、文房四宝等,都要搜查一遍,但是还有人能瞒过监考官的眼睛。

  后来,在考试之前所有的考生先沐浴,脱掉所有的衣服,然后由官方统一发放考试服。这就基本上断了用小抄作弊的可能性。除非遇到一些狠人,将小抄放在不可告人的地方。

  针对替考的情况,从宋代开始,各朝统治者在召集考试的时候,都要求考生提供体貌特征,进入考场需要验明身份,这就是浮漂法,是准考证的雏形。

  为了防止考生贿赂考官,通过笔迹或者暗号的方式传递作弊信息,古代人还发明了“糊名”和“誊抄”的防作弊手段,这类防作弊方式已经非常现代化了,比如糊名就类似于今天的密封线。

  除此之外,考试过程中还会安排人突击检查,让考生防不胜防。乾隆就曾做过这样的事情,检查结果令人头疼,据说被抓的考生太多了,监狱已经满了装不下了。还导致后面的考试人心惶惶,出现了千人弃考的“盛况”,可见作弊之风多么盛行。

  前面写的都是预防作弊的手段,如果考生在作弊的时候被抓个现行,那么他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宋朝对考试作弊的情况实行连坐制。按照区域划分几个考区,在这个区的所有考生进行相互监督,如果发现一个作弊,其他考生都会受到牵连,被取消当年的考试资格。

  在明朝,法治严明,针对考试作弊的行为处罚非常重。作弊考生将被发配边疆,参与者也受到相同的处罚,时间是三届科举考试。通常每三年一次考试,也就是说要在边疆呆九年,如果侥幸没死,回来后也将被除去士子身份,一辈子都别想参加科举考试。基本上阻断了靠读书出人头地的机会。

  清朝在处理考试作弊的现象时更人性化一点。对于情节较轻的罚点钱,情节比较重的要戴重枷三个月,还要被打一百下屁股,然后发配到边疆。在顺治帝在位期间,就发生了科举考试以来最大的作弊案“丁酉科场案”,参与作弊的考生、考官被通通处死,家属也被流放到了边疆。

  因此,考试作弊入刑在古代律法中已经存在,目的就是让想走捷径的考生打消不正当的思想。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