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为什么要将全部家当埋在地下 难道荣华富贵不好吗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09-13浏览:38分类:历史
关于张献忠的藏宝地点,史书的记载和民间的传说都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就连张献忠沉银的动机,也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我们都知道,1644年,张献忠带着富可敌国的财富,在成都称帝,建立了“大西国”。可是,他好端端的当着皇帝,享用荣华富贵不好吗?为什么偏要把全部家当埋在地下呢?
张献忠塑像
1644年,张献忠称帝,虽说此时南明政权已经摇摇欲坠,但仍想置张献忠于死地。他们并连派几员大将来到四川,围攻大西国的起义军,弄得张献忠寝食难安。也就在同一年,清军攻破山海关、长驱直入,他们也盯上了四川这块富饶的土地。他们先是想诱降张献忠,遭到拒绝之后,也派大军进攻大西国。
这时的大西国,北有清军势不可挡,南有明朝大将虎视眈眈,张献忠可以说是腹背受敌。再加上他和李自成之间也产生了矛盾,两人之间甚至开始兵戈相向,这让张献忠陷入了孤立无援、四面楚歌的境地。
张献忠在四川的杀戮
这时候,一向战无不胜的张献忠终于坐不住了。有人说,他打算以成都为据点,亲自带兵、出击迎战。也有人说,他打算进行战略转移,放弃成都。不过不管哪种方式,他都放心不下他的宝藏,于是就有了沉银的打算。
在查阅了大量的史料之后时任彭山县文体局副局长的方明发现,史书上对沉银的地点大约有三种说法。按《明史》的记载,张献忠用的是“水藏法”,就是说他拦住锦江的水,然后在江中心掘地三尺,埋下数以万计的金银,最后再放水淹没。
彭山民谣对张献忠沉银的传说
这种说法难免有些神话的色彩。在杨鸿基的《蜀难纪实》的记载,是说张献忠觉得举步维艰,决定带着所有的财宝隐居去了。没想到走到彭山区江口镇的江面上突然反悔了,于是他烧掉了载着财宝的船,破釜沉舟,让宝藏永远留在了江底。这听起来也有些不切实际,
《彭山县志》记载:“所携金玉珠宝及银鞘数百千悉沉水底”
最后《彭山区志》里说,张献忠准备向湖北转移,没想到在彭山江口镇的江面上遭到了明将杨展的伏击,运宝船意外烧着了,最终沉入江底。这三种说法,究竟哪种更接近事实真相呢?
早在1937年,川军就已经把锦江藏宝点挖过一遍,因此在那里藏宝的可能性不大。接下来,另外两则史料都把地点锁定在了彭江县的江口镇,这里也正是七枚银锭出土的地方。那么,在流经江口镇的这一段岷江河道中,真的可能有张献忠的宝藏吗?
江口镇岷江河道
可是由于条件所限,即使怀疑江口镇的岷江河道里很可能有宝藏,方明也无法去一探究竟。就在他的调查陷入停滞的时候,一份首次披露的神秘卷宗,却再次令他看到了希望。
江口镇
1993年,四川省地质勘探研究院的专家们就曾在江口镇进行过秘密勘测,可是勘测的结果一直都没有公布。这一次,彭山区政府决定,向社会公布1993年的调查结果。当年,四川地勘院物探大队选择了从江口镇北500米,到镇南端渡口的岷江江面作为勘测范围。
勘测范围
他们把河面以两百米的距离为单位,划分成许多小块,再用仪器一个一个探测,看水下有没有异常。虽然对于岷江来说,以两百米为单位真是小的不能再小了,然而要在两百米的范围内找一枚巴掌大的银锭,却又几乎是大海捞针。但是,就在勘测的第三天,发现有异常电磁反应,也就是说水面下有金属物质。之后七天,勘测队再次发现七处异常。
这些金属反应点,会不会就是张献忠的宝藏呢?有人对比这七个特异点后,惊喜地发现,之前挖出七枚银锭的地方,正是在其中一个特异点的下面!
岷江出土银锭
张献忠沉银之谜究竟如何?江口镇的岷江江面下,是否沉睡着惊天宝藏呢?所有人都期待,能有一次正式的考古发掘,来揭开张献忠沉银的百年谜团。谁也没想到,九年之后,也就是2014年,一桩倒卖文物大案,意外开启了对张献忠沉银的考古工作。
猜你还喜欢
- 11-30 与正规军比起来,明朝锦衣卫的整体作战能力很强吗?
- 11-30 明朝火器究竟有多厉害?在当时有哪些引以为傲的火器?
- 11-30 明朝火器在当时处于一个什么水平?为何说只是“略”高?
- 11-30 明朝在防线上设立九边重镇后,其总兵力共有多少人?
- 11-30 在明朝弘治年间,朝廷陆续设立了哪九个军事重镇?
- 11-30 朱翊钧是明朝第13位帝王,他为何不再踏进金銮殿一步?
- 11-30 明朝也是个大统一王朝,为何没有出现后宫干政与外戚专权?
- 11-30 明朝的梃击案究竟是郑贵妃所为,还是太子朱常洛自导自演?
- 11-30 锦衣卫这个天子亲军,在明朝这个内外环境是如何衰落的?
- 11-30 古代大臣上朝时,他们手中的板子是什么作用?
- 11-30 明神宗的什么承诺,势必会引起明朝重大的政治危机?
- 11-30 到万历十四年,明朝长达几十年的国本之争有怎样的背景?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