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马邑之谋:汉武帝时期对匈奴的第一次军事冒险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09-01浏览:35分类:历史

汉武帝在登基之初由于觉得时机不成熟,就同意了当时匈奴的和亲要求。然而根据《史记》记载,在这次和亲两年之后,汉武帝又突然在朝堂上宣布对匈作战,这个决定立刻就引起了轩然大波。在朝堂上,以王恢为首的主战派和以韩安国为首的主和派,围绕着战与不战的问题又展开了一场大论战。那么主和派和主战派将会展开怎样的唇枪舌剑呢?主和派韩安国又会用怎样的杀手锏来阻止汉武帝打匈奴呢?主战派王恢究竟想到了什么破敌之策才能说服汉武帝呢?这个策略在实施过程中又经历了哪些意想不到的波折变化呢?

建元六年,汉武帝违心地同意了韩安国和大臣们与匈奴和亲的主张,作为汉武帝来说,他是一个一贯主张对匈奴用军事手段来解决问题的人,他之所以在建元六年同意与匈奴和亲,我们上一次曾经提到过他有一个难言之隐,这个难言之隐是什么呢?两点,第一,他刚刚继位啊,汉武帝十六岁继位当天子,到建元六年的时候他刚刚继位六年,才二十二岁,要一个二十二岁的天子改变了一个实行了七十多年的和亲国策,对匈奴大规模作战,这是需要勇气的。第二个原因,韩安国提出来了对匈奴作战的风险不是没有道理的。但是这件事情刚刚过了两年,汉武帝突然之间向朝臣们提出一个建议,他对朝臣们说,他说我大汉对匈奴不薄啊,我们把我们的公主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还带去了那么多礼物送给匈奴的单于,我们得到的是什么?得到的是抢劫、傲慢,我实在咽不下这口气,我决定和匈奴开战。他把他这个决议一抛给大臣们以后,整个朝中就像是开了锅一样,炸了营。朝中两派再一次掀起了一个大规模的论战,论战双方的代表人物还是两年前那两个人,主战派大行王恢,和亲派御史大夫韩安国,两派争论得非常激烈,可以说是唇枪舌剑。

争论的焦点三个问题,第一,要不要打?王恢是主战派啊,王恢以史为鉴举了一个例子,他说战国时期的那个代国,代国是一个很小的国家,就在山西北部。说那个战国时期的代国北面是强大的匈奴,南面又是中原的诸侯国,但是代国的国君他竟然能够对抗匈奴,让匈奴不敢轻易地南下,保护了代国的百姓安居乐业。对比一下战国时期那个小小的代国的话,我们这个泱泱大国实在是太窝囊,匈奴现在打我们简直比当年打代国都频繁。这说明一个道理,它对当年战国时期的代国有畏惧,而对我们今天的大汉它毫无顾忌之心。所以这个仗一定要打,而且一定要打出国威,打得匈奴知道害怕,这是王恢的意见。韩安国还是老主意和亲,不能打。韩安国的理由比上一次申述得更充分了,韩安国讲了三条为什么不能打:第一,找不到。茫茫草原,那个大草原、大戈壁,匈奴民族又是个马背民族,没有一个固定的处所,你派了那么多军队到草原上去,你就能保证你能找到匈奴民族吗?你能找到它的军队吗?第一个原因找不到啊。第二,打不赢。你找到它的时候你已经是精疲力竭了,你用精疲力竭的军队去对抗它的精锐之师,你能保证打赢吗?第三,划不来。你就是千辛万苦、万苦千辛打赢了,你占了那个大草原,你占了大戈壁你干什么用?你是农耕民族啊,你在大草原上开荒种地,还是在戈壁滩上你想种粮食?没有用啊。

主和派代表韩安国一番义正言辞,总结了不该打匈奴的三个理由:找不到、打不赢、划不来,可以说是有理有据,合情合理。而主战派王恢所提出来的泱泱大国被匈奴欺负,则是有些太窝囊,在情感上也是很得人心支持的。主战派和主和派双方的辩论可以说是势均力敌,那么接下来双方还有哪些争论焦点呢?这些问题最后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主战派跟和亲派争论的第二个问题,是怎样看待高祖和亲。刘邦是汉代的开国皇帝,他在汉代历史上地位崇高,影响巨大,怎么样看待高祖的和亲是个大问题,每当在战、和问题发生争论的时候,主和派,和亲派就把刘邦和亲当做一个万能的法宝,树起这面旗帜来。你比如说吕后,我们知道吕后这个人那是心高气傲、专横跋扈,但是她遇到冒顿单于的挑衅性的信件的时候,吕后是准备打的,当时她手下一个大臣樊哙还说了一句很大的话,樊哙说只要给我十万军队,我可以横行匈奴,结果被栾布驳回去了,说樊哙应当杀。说当年汉高祖带领三十二万大军被困白登,被困了七天七夜,最后还是用了陈平之计贿赂了冒顿单于的阏氏,然后靠着阏氏的一番话,阏氏就对单于提出这么一句话,你打败了汉朝你占了它的土地也没有用啊,你是游牧民族,你占了那个农耕的田地有什么用啊?这样刘邦困了七天最后才解困而出啊。所以刘邦和亲这件事情一提出来以后,吕后是哑口无言啊,吕后最终是驳回樊哙的主张听了栾布的意见,采纳了和亲的这个主张,你可见汉高祖刘邦的和亲对于吕后影响多大。所以后来怎么样看待汉高祖刘邦的和亲,就成了主战和主和两派一个争论的焦点。这就是主和派的法宝,也是主战派难以逾越的一个鸿沟,这个问题不解决,就没有办法在理论上说明为什么要和匈奴打。

对这个问题两派各有不同的解释,韩安国是怎么解释的呢?韩安国说,他说高皇帝之所以当年不和匈奴打,是因为他不会因为个人的私怨而让天下的百姓受苦,他不计个人的恩怨。他避开了一个打不过的问题,实际上他的潜台词是说打不过,但是这个打不过是很难说出口的,你要说开国皇帝无能打不过匈奴,这是个很犯忌讳的事,这是韩安国的解释。主战派的王恢做了一个另类的阐释,王恢说高皇帝当年不是打不过,而是他不想在七年的战争之后,重新让汉朝的老百姓吃二遍苦,受二茬罪,他是为天下苍生考虑。这个话说出来,王恢这个解释很巧妙,他首先也像韩安国一样回避一个问题,回避打不过的问题,他是说不是打不过,而是不想让连年战争的百姓再一次陷入和匈奴无休无止的战斗,所以高皇帝当年这样不打。所以王恢这个解释他很巧妙,他提出来一个问题,但这个问题同时又带出了另外一个问题,说高皇帝当年不打是不想让老百姓受苦,而现在的和亲却带来了匈奴是连年地入边骚扰、抢劫,让汉朝的百姓是连年受苦。那言外之意,如果高皇帝活到今天,为了不让汉朝的百姓受苦他也一定会打,这是王恢的主张。双方争论的第三个问题,怎么打。怎么来打?因为韩安国说的话不是没有道理啊,你要跟匈奴打,因为汉朝对匈奴一直采取的是消极防御,我就派兵守住我的边防,你一来我就跟你打,你一走了我就守边。一直是消极防御几十年,现在要打,按韩安国的说法,你要派重兵深入匈奴的腹地,到草原上,到戈壁上去找他们,这个仗风险很大。

通过王立群先生的分析可以看出,主战派与主和派最后争论的焦点就是如何能够打赢匈奴,如果能够找到打赢匈奴的方案,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如果打不赢则只能继续和亲。那么汉武帝究竟有没有找到打赢匈奴的作战方案呢?司马迁在《史记·匈奴列传》中又是如何记载汉武帝对匈作战的决策过程呢?


汉武帝既然在朝堂上宣布要对匈奴作战,那一定是早就有了对匈作战的良策。以王恢为首的主战派和以韩安国为首的主和派的当堂争论,又为汉武帝的最终决策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意见。那么汉武帝对匈作战的杀手锏究竟是什么呢?这一策略的具体实施过程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又是如何记载的呢?

这一次汉武帝之所以提出来要和匈奴打,实际上是汉武帝已经得到了一个零风险的作战方案,这个零风险的作战方案是避开了韩安国所谈的深入匈奴腹地,寻找匈奴主力来作战。怎么个打法呢?是“诱敌入边,聚而歼之”,把匈奴的军队引诱到汉朝的边界上来,然后加以围歼。这样既消灭了匈奴的主力,又规避了韩安国所说的种种风险,这就是汉武帝苦苦等待的那个零风险的作战方案。那么这么一个作战方案是怎么样被提出来的呢?这涉及到两个人,一个是大行王恢,就是主战派的代表人物,另一个是马邑的一个人。马邑是汉代边郡的一个县,雁门郡的一个县,马邑就是今天山西的朔县。马邑有一个富商,这个人姓聂,聂耳的聂,叫聂壹,聂壹这个富商是怎么富起来的呢?他是商人嘛,靠贸易,特别是靠边贸。和谁做生意呢?和匈奴人做生意,他发了。由于他长期跟匈奴做生意,他跟匈奴的关系非常亲密,商人做大了,他必然要和官有联系,像聂壹这样的边境地区的富商,他和匈奴的高层有联系。他给王恢提了一个建议,他说从建元六年和亲以来,匈奴大单于对汉朝的边境还是比较放心的,假如我们利用这个机会给单于一个说法,就是说我可以把马邑县的这个县官、县令给杀了,杀了以后我把他的人头挂出来,你看见我挂了人头以后你就带领军队来,把这个县城的人口、财产,你可以不用做任何损失,因为没有抵抗啊,你可以把它全部抢走。这就是马邑之谋。聂壹就把这个计谋告诉了王恢,王恢就报告了汉武帝,汉武帝这才下令让朝臣们讨论要打仗。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完美的计划,这个计划的大概就是聂壹诱骗单于,单于领兵前来,汉军埋伏在周围,单于进了马邑城,汉军把马邑城围起来聚而歼之,这就是一个完整的作战方案。这个方案两个目的都达到了,一,消灭了以匈奴大单于为首的匈奴主力;第二,没有风险,你不用深入匈奴的腹地了,你也不用担心找不到了,十万人进入一个城中,那你岂不是瓮中捉鳖吗?所以汉武帝就很欣赏这个方案,这就是汉武帝从建元六年同意和亲以来,一直在苦苦等待的一个零风险的作战方案。结果汉武帝把这个意见说出来以后,大臣们一致同意,这就是马邑之谋。这一仗汉武帝派韩安国作为主帅领着四员大将,其中有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李广,也有王恢,有公孙贺,还有李息,领着这四元大将埋伏在马邑城的周围。汉武帝动用了多少军队啊?三十万,动用了三十万军队等着匈奴单于的十万军队。

通过王立群先生的分析可以看出,汉武帝对匈作战的良策可以说是天衣无缝,这个瓮中捉鳖、诱敌深入的方案,使得主和派韩安国所说的对匈作战找不着、打不赢的问题都迎刃而解。而且根据司马迁的分析,这个策略抓住了匈奴人的最大弱点,可以说具有很大的胜算。那么这个作战的方案究竟是如何实施的呢?汉武帝这对匈作战的第一战最后战果如何呢?

这个计划批准以后,王恢是个具体的执行者,他就派聂壹以边贸的名义深入匈奴,通过他的老关系找到了匈奴的单于,跟匈奴的单于讲,我可以把马邑城的县令、县丞全部杀死,然后你得到我的信号以后你带领军队过来,这样马邑城已经是群龙无首没有人防御了,你可以没有任何阻挡地进入马邑县城,然后这个城里的人口你可以抓走,这个城里的财物你可以整个搬走。而且对匈奴来说,最大的诱惑是没有战争,它是一个没有抵抗的抢劫,所以对匈奴来说这个诱惑非常大。因为匈奴民族是一个不讲仁义的民族,司马迁对于匈奴这个民族有两句评价,叫“苟利所在,不知礼义”,就是说假如利存在的话,这个民族是不考虑礼仪的,不讲仁义的,他考虑所有问题的出发点只有一个,那就是利,这个利有多大。而这次马邑之谋利又大,同时又没有风险,对于匈奴的单于来说,他也觉得没有风险,所以单于就带领他的十万大军悄悄地向马邑进发。然后聂壹回到马邑城后,就从死囚牢里面提了一个犯人,把这个判处死刑的犯人提前处决了,然后把这个犯人的人头挂在城楼之上,这就是一个信号。匈奴的单于得到这个情报以后就知道马邑得手了,所以他很放心大胆地带领他的部队一直向马邑进发。但是走到离马邑有百十里地的时候,单于发现了一件怪事,这个怪事就是马邑城周围的牲畜非常多,但是牲畜的周围看不到放牧的人,所以单于就感到很奇怪,史书的记载是两个字“怪之”,他就派人要去抓俘虏,抓个舌头来了解情况,然后他就选择了一个边塞,攻击这个边塞。

占了这个边塞以后,结果这个边塞中间非常不凑巧,有一个武州尉史,这个武州尉史是雁门郡郡尉手下的一个下级官吏,他本来是到马邑来视察工作,结果遇到马邑之战,他原来不知道,来到以后知道马邑之战后他没有地方可去,他就临时躲在这个要塞里面,而他躲的这个要塞刚好是被匈奴人攻击的要塞,所以他就成了俘虏。抓到这个俘虏以后,其他的下级士兵并不了解这个情况,而这个尉史他知道这个情况,抓到以后他就被迫招供了,一招供等于把这个重大军事机密告诉了大单于,大单于知道以后是大惊失色,立即退兵。退了兵以后他还非常感谢这个尉史,他并没有杀这个俘虏,他觉得这个尉史是上天给他派来的天使,是救他命的人,他还封了这个尉史。这样单于就带领他的军队退回去了,马邑之谋就落空了。但是汉朝的军队并不知道这个情况,因为大单于的部队离马邑城还有一百多里地,不知道这个情况,等到单于的军队撤退以后才知道,再追来不及了。但是有一个人知道得比较早,就是主战派的王恢,而且给他事先的任务是攻击匈奴后面的后勤部队,就是辎重、粮草啊。但是王恢知道以后不敢打,王恢只有三万军队,而匈奴单于的部队是十万军队有计划地撤退,如果以三万军队攻击对方十万军队的话,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所以王恢权衡了利害以后,他觉得冒一点风险保存这三万主力是第一位的,是重要的,他就没有攻击,就放单于的辎重部队也过去了,这样马邑之战就结束了。

本来策划很好的马邑之谋,由于一个细节的疏忽导致了对匈作战前功尽弃。最终作为这个计划的执行者,王恢在关键时刻为了保存汉朝的三万主力部队,也没有迎头痛击逃跑的匈奴十万大军,致使汉武帝这个计划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正所谓成也王恢,败也王恢,那么主战派王恢事后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呢?

在王恢的极力劝说之下,汉武帝才最终下定决心向匈奴开战,并且王恢策划执行的马邑之谋也是非常完美,然而结果却功亏一篑。那么汉武帝在马邑之谋失败后是如何收场的呢?《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的王恢的命运又会如何呢?

马邑之谋可以说是非常完美的一个泡泡糖,但这个泡泡糖没有吹起来就破灭了,回来以后汉武帝是万分震怒,非常扫兴。一怒之下,首先把主战的王恢下了监狱,要处罚王恢。王恢一看自己入了狱,王恢一是觉得冤,二是也不想被枉杀,所以他就送了千金送给丞相田蚡,想让田蚡为他说情把这个关节疏通。但是田蚡觉得这个事情很大,汉武帝这么发怒,自己恐怕完成不了任务,所以田蚡就把自己的意见告诉了他的姐姐王太后。王太后就跟汉武帝说了,马邑之战的首谋,就是首先主持打马邑之战的是王恢,你现在杀了王恢等于是替匈奴人出了一口气,王恢杀不得。但是王太后的这个干预她是不说还好,一说更糟。因为汉武帝即位以后,特别是在窦太后去世以后,汉武帝感到最牵制他的,就是他母亲王太后和丞相田蚡,就是他的舅舅,他对这两个人是很有看法的,现在竟然是太后出来替王恢求情,他已经猜到这里面有猫腻、有名堂。所以汉武帝就说,首先提出来打的是王恢,王恢是完全可以攻击单于的后勤部队的,这至少可以给我们挽回点面子,但是王恢没有这样做,所以王恢不能赦免,驳回了王太后的求情,王恢一听说就在狱中自杀了。其实王恢提出来一个非常好的方案,但是这个方案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啊,这个仗没有打成。没有打成其实责任不在王恢,王恢之死他固然有过,王恢不攻击匈奴的后勤部队,他还替汉武帝保存了三万主力部队啊,应当说他是功过相当的一个人。

马邑之谋最终的结局是,汉朝没有把匈奴聚而歼之,反而打草惊蛇,这个谋略的执行者王恢回来后也被迫自杀,当了马邑之谋没有成功的替罪羊。那么马邑之谋对汉匈之间的关系究竟有着怎样的影响呢?汉武帝在这个过程中吸取了哪些教训呢?王立群先生又是如何看待马邑之谋的呢?

这一仗虽然没有打成,马邑之战可就成了汉匈关系的一个转折点,一个分水岭。因为在这之前,汉匈之间虽然有匈奴大规模地入侵,汉匈之间的最主要的办法,是汉朝采取和亲的办法,马邑之战以后和亲就不要再谈了,甭提了,因为汉朝也不会和亲,匈奴也不可能相信了。你建元六年的和亲过了两年,你就准备了这么个陷阱,准备了一个圈,挖了个坑要他往里跳,所以对匈奴这一方来说他是恼透了,他不可能再相信汉朝的和亲了。那么对于汉朝来说,汉朝也没有办法和亲了,你再和亲别人不相信,一厢情愿,你是白送白给,汉朝也不愿意和亲了。第二,元光二年的马邑之战不但是两个民族关系的转折点,也是汉朝作战方针的一个转折点,过去对匈奴的作战采取的是消极防御啊,被动防守,你不来打我我不去打你,你来打我我就防守。可是元光二年马邑之战以后,那不存在防守的问题了,就是你不打我我也要打你,你来打我我来打你,成了双方相互进攻的这一年。第三,靠一个马邑之谋想从根本上解决汉匈矛盾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你想想,汉匈之间的矛盾存在了几百年了,战国时代的代国、秦始皇修长城、汉初汉高祖刘邦的和亲、吕后的和亲、文帝时代、景帝时代,这个汉匈矛盾存在了几百年,几百年的矛盾啊,几百年两个民族的宿怨,你想靠什么?靠一次骗局,靠一次充满变数的这一场伏击战,就想一次性地根本解决两个民族之间的问题,这可能吗?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啊!马邑之战如果胜利了,两个结果:第一,杀死匈奴的单于;第二,消灭单于的主力,胜利了无非是这两个结果。但是作为一个民族来说,死了一个单于人家会再立一个单于;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损失了十万主力固然是遭到一次重大的损失,但是损失十万主力他就不打了吗?就能够解决问题了吗?所以马邑之战宣告了汉朝抛弃了和亲的政策选择了战争。马邑之战也宣告了另一个,就是汉武帝对匈作战要再想依靠像韩安国这样主和派的老将,去对匈作战已经是不可能了,我们知道韩安国是汉代的名将、宿将、老将,也是主和派的首领,是这次马邑之战的总指挥,想依靠这样的老将深入匈奴腹地去作战已经不可能了。汉武帝在选择对匈作战的同时,他还面临一个难题,他需要选择一批新的将领,一批年轻的将领,一批有朝气的将领,敢于深入匈奴的腹地去和匈奴的主力进行决战,这样一个难题汉武帝怎么样去解决呢?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