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周延儒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5分类:历史

  周延儒明朝大臣,崇祯帝朱由检在位时任内阁首辅。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屋小编一起来了解吧!

  明末崇祯朝,出现过许多奇葩事,导致崇祯朝的朝局很不稳定,明朝的灭亡,有相当一部分原因应该归咎于内部的混乱。

  比如,崇祯皇帝换宰相频繁,在他执政的十七年时间里,一共更换了五十多位内阁大臣。

  其中,内阁首辅就换了十六位,差不多平均每年换一个。

  这些首辅大臣,在任时间长的也就五、六年,短则几个月。

  下面,就聊聊这些内阁首辅中比较特殊的一位,他叫周延儒。

  崇祯朝有两位两次出任内阁首辅的名人,一位是李标,另一位就是周延儒。

  周延儒的特殊在于,他后来被写进了《明史·奸臣传》中。

  周延儒,字玉绳,号挹斋,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今江苏省宜兴市)人。

  他于明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高中科举头名状元,时年仅24岁,从这一点上来说,他算是一个天才。

  周延儒中状元后,一直在朝廷中枢任职,没有任何地方治理经验。

  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周延儒进入内阁,并于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升任内阁首辅,时年仅41岁。

  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周延儒因被人弹劾,辞去了首辅职务,回乡养老。

  这是周延儒首次担任内阁首辅的经历,在这次周延儒成为内阁辅臣并担任过首辅的过程中,绕不开一个著名的团体,即东林党。

  从历史记载来看,周延儒是踩着东林党上位的。

  其实,周延儒的籍贯是在当时的南直隶,这正是东林党影响力最大的地域,周延儒虽然不属于东林党,但因为乡籍的原因,早年和东林党中的很多人关系都还不错。

  但当东林党人影响到了周延儒的上进,就只能反目成仇了。

  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末,崇祯皇帝决定增选几位内阁大臣,本来周延儒在增选名单中,可因为另一个人的入围,他从增选名单中被扒拉下去了。

  这个人是钱谦益,是东林党推出的,代替东林党执掌朝政的重要人选。

  在崇祯朝初期,崇祯皇帝因为铲除魏忠贤阉党的需要,和东林党是有过一阵蜜月期的,崇祯当时对东林党人抱有相当的好感。

  因此,钱谦益入选增选名单,只不过是走一个过程,入选应该是稳当当的。

  但钱谦益挤占了周延儒的位置,引起了周延儒的激烈反抗。

  他联合另一位后来也被写进《明史·奸臣传》中的大臣温体仁,向钱谦益发起了进攻,揭发钱谦益曾参与科举舞弊事件。

  因为周延儒和温体仁的揭发,钱谦益失去了进入内阁的希望,且从此被逐出朝廷中枢,直到崇祯朝灭亡,都没能复起。

  也因此,周延儒和东林党人从朋友变成了仇敌。

  周延儒虽然顺利的驱逐了钱谦益,但还是没能进入内阁,崇祯元年末,崇祯皇帝还是组建了一个以韩爌为首辅,钱龙锡为次辅的东林党内阁。

  不过很快,周延儒就又等来了机会,崇祯二年十月,爆发了“己巳之变”,后金大军长驱直入,兵围京城。

  在这次事件中,东林党人损失很大,当时是他们在主政,且时任蓟辽督师的袁崇焕也是次辅钱龙锡在力挺,为此,崇祯皇帝对东林党有了猜忌。

  崇祯二年十二月,崇祯安排周延儒进入内阁,紧接着,韩爌称病辞职,钱龙锡论罪发配边疆,东林党内阁倒台,袁崇焕被杀。

  崇祯三年九月,袁崇焕被杀的同时,周延儒终于当上了内阁首辅。

  所以说,周延儒第一次当上内阁首辅,是踩着东林党,一步一步走上去的。

  在东林党内阁倒台的过程中,少不了周延儒的推波助澜,除了他自己要上位,也是体察到了崇祯皇帝的心意。

  不过,周延儒虽然和东林党反目成仇,但双方都很懂得变通,需要的时候,双方又能随时结合在一起。

  崇祯十四年(1641年)九月,周延儒在闲居了八年后,再次被崇祯皇帝任命为内阁首辅。

  而这次,周延儒的复出,得到了东林党人,及有“小东林党”之称的复社的大力帮助。

  东林党在崇祯朝,自从“己巳之变”和袁崇焕事件后,就不再被崇祯皇帝信任。

  自崇祯三年东林党内阁倒台后,就很少有东林党人能进入内阁中枢,主持朝廷大事。

  这对于有着一定权力野心的东林党来说,是相当难受的,为此,他们也一直在努力。

  可是,崇祯皇帝已经对东林党有了戒心,东林党人举荐的人才,崇祯会挑选着用,也不会让他们进入内阁,怎么办呢?

  于是,有着“小东林党”之称的复社就代替东林党走上了前台。

  根据吴伟业所著的《吴梅村全集》中《吴昌时事辑》的记载,当时,在朝中任职的复社元老吴昌时,给复社创建人张溥写信,正式建议筹划让周延儒复出:

  虞山(钱谦益)毁不用,湛持(文震孟)相三月即被逐,东南党狱日闻,非阳羡(即周延儒的家乡宜兴)复出不足弥祸。

  吴昌时建议扶持周延儒,这或许是周延儒到底是南直隶人士,和东林党怎么也甩不开乡党之情,虽然曾经反目成仇,可藕断丝还连。

  崇祯警惕东林党,复社成员又大多年轻,无法上位,想找一个能为自己的团体说话的人,不如就选周延儒这个乡党。

  于是,张溥在外,吴昌时在朝,曾经周延儒的仇人钱谦益也参与谋划,开始为周延儒复相奔走。

  他们在民间凑集六万两白银的资金,买通崇祯皇帝身边的宦官,成功让对国事焦头烂额的崇祯皇帝想起了闲居在家的大才周延儒。

  崇祯十四年四月,崇祯皇帝召周延儒入京,九月,再次任命周延儒为内阁首辅。

  曾经踩着东林党上位的周延儒,却在东林党和复社的帮助下,第二次当上了内阁首辅。

  周延儒志得意满的再次走进内阁办公,可他大概没想到,这次复相,对他来说,也许就是祸事。

  首先,东林党和复社帮助了周延儒复相,当然有利益要求,他们希望周延儒能多举荐东林党人和复社人士入朝为官。

  而周延儒又有自己的需求,不希望成为东林党和复社的傀儡,对于他们的要求无法全部办到。

  双方在周延儒再次成为内阁首辅后不久即发生利益冲突。

  后来,有很多野史中记载,复社创建人张溥因此被周延儒授意毒死,就是这种矛盾冲突的体现。

  周延儒后来被写进《明史·奸臣传》,大概就和疑似毒死张溥有关。

  其次,周延儒再次当上内阁首辅时,已经到了崇祯十四年,明朝灭亡的局势已经很难挽回。

  周延儒本人又不善于兵事,对于明朝面临的战争束手无策。

  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在面对清军入寇时,周延儒以首辅身份自请督师抗敌。

  然而,周延儒出京后,整日在军中饮酒作乐,并谎报军情给崇祯皇帝,后来被锦衣卫举报,周延儒被迫致仕。

  不久后,周延儒又被弹劾和吴昌时一起“窃权附势,纳贿行私”,崇祯皇帝大怒,斩杀吴昌时,赐死周延儒。

  所以说,周延儒第二次担任内阁首辅对他来说是祸事,生前不得善终,身后还被写为奸臣。

  当然,世事难料,周延儒当时不会想到会有这么多恶果,就像他当初踩着东林党当上内阁大臣时,也不会想到,后来会和东林党合作。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