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传位给自己的弟弟孙权,真的是最好的选择吗?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18分类:历史
吴大帝孙权是三国时期孙吴的建立者,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透过现象看本质,三国世界纷纷绕绕,看得人眼花缭乱,这个问题的答案,一般人肯定会就历史事实讲一大堆。
但我们今天换个角度看这个问题,那就是你为什么觉得,孙策传位给自己的弟弟孙权,这件事会成为问题呢?
这主要是因为我们长期的思维定式所引起的,在我们的印象中,似乎只有儒家确立的父死子继才是正常模式,兄终弟及似乎总有一些特别的原因。
但实际上,如果我们把眼光放得更远大一些,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是人类两种最普遍的对于权力的继承模式,没有说哪一种就一定是正确的,只不过是不同的地方产生了不同的继承方式,而不同的继承方式则代表了权力合法性来源的问题。
中原政权通常用父死子继的继承模式,权力的合法性来源是血统,只要你是前任皇帝的儿子,不管你的能力如何,岁数如何,甚至哪怕你是个白痴,你都有资格继承,这就是看中血缘。
而草原政权主要是采取兄终弟及的方式,草原上采取这种方式,主要是草原上统治合法性的来源,并不取决于血统个,而是比比谁的拳头大,谁的拳头大,谁就有资格继承。
两种模式分别对应着两种文明,一种是农耕文明,一种是游牧文明,农耕文明积累的财富比较多,收税相对比较容易,所以政权最大的因素是稳定。
皇帝或者说君王,不需要他有多能干,只需要他血统纯正就行,这样就可以防止内乱,一个政权只要不内乱,大概率上讲这个政权就可以持续很多年。
立长不立贤,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内乱,贤德的人谁都想要,问题是每个候选人都觉得自己很贤德,很能干,这事儿可就麻烦了。
只有用最简单的办法,决出来谁有资格继承,才能保证政权的稳定性,而其传统上,国家根本不需要皇帝做什么,垂拱而治,什么都不干的才是好皇帝。
而草原上的逻辑跟这个恰好相反,草原上环境恶劣,收税困难,所以很难形成一个大规模的有组织整体,草原上最常见的是那种一个个小部落,让后在汇聚成大部落。
而打部落的首领,一定是那个最能打,能带领所有部落掠夺到财富的人,而当大可汗去世的时候,他的儿子一般还都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所以由兄弟继承就很正常,因为大家最需要的是,实力最强的,至于你血统如何,并不是大家第一个要关心的问题。
我们回到孙策传位这个问题,孙策死的时候才6岁,他的孩子顶多也就是个小孩,而且当时江东的政权非常不稳定,随时都可能崩溃。
这种情况下,就算孙策传位给自己的孩子,那位置也是坐不稳的,而孙权已经成熟,逐步显露出他是个可堪大用的人。
而且孙策死的时候,留下来的一句话是,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连孙权他都如此不放心,都需要张昭周瑜这样的世家大族来扶持,更不要说是自己的孩子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传位给孙权才是最好的选择,这的根本原因跟草原上的逻辑是一样的,本身我们就基本上一无所有,我们需要的是一个能带领我们打仗的领袖,而不是儒家那种垂拱而治什么都不干的人。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都是不同环境下传位的方式,没有孰优孰劣之分,主要是看哪种更有利于大组织的传承和发展。
从另一个视野看,人类的天性是偏向于父死子继的,毕竟兄弟再亲,也没有自己的儿子亲,但有些现实的环境,逼得你没有办法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否则不但说组织要土崩瓦解,儿子的性命都不一定保得住,权衡利弊之下,才会选择兄终弟及的方式。
我们习惯了父死子继,所以面对孙策的传位方式,才会有疑问,事实上这事儿也没什么好奇怪的,不过是很正常的一种传位方式罢了。
上一篇
已经是第一篇了下一篇
学习英语必看的100部美剧,赶快转发收藏吧!
猜你还喜欢
- 03-09 汉武帝既然后悔太子刘据的死 汉武帝为什么不传位给刘病已
- 11-30 在三国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曹操又是如何享年六十六岁?
- 11-30 周瑜临死前让孙权杀掉刘备,孙权为何却不听他的话?
- 11-30 建安二十四年到二十五年之间,为何成了三国的关键年份?
- 11-30 孙权这么一位英明的帝王,为何在继承人上迟迟不能决断?
- 11-30 孙权为何非要杀害关羽?这么义薄云天之人怎能下得去刀
- 11-30 孙权为何没有按照周瑜的意思,只是给了他3万精兵?
- 11-30 三国时期武将投降是很常见的,为何唯独于禁投降非议多?
- 11-30 在孙权执政后期,东吴如何严重到需要下猛药的地步?
- 11-30 张飞这个三国有名的猛将,为何却被自己的手下在半夜杀死?
- 11-30 三国谋士多如过江之卿,夏侯氏为何是武将中的佼佼者?
- 11-30 古代的士兵都是怎么来的?兵制经历了哪些变迁?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