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姜维北伐中原如果都成功的话 蜀汉能不能统一全国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3分类:历史

  还不了解:姜维北伐的读者,下面历史屋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姜维北伐如果成功的话,蜀汉的结局又是什么?蜀汉最后能不能一统全国?

  曹丕篡汉自立后,刘备在成都登皇帝位,炎汉得以在西川延续。经过与诸葛亮的苦心经营,得以保存大汉益州之地,使得皇道能够延续。刘备死后,诸葛亮重新与东吴修好,再次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诸葛亮励精图治,征南蛮,收汉中,六出祁山,与曹魏对峙于陇西,蜀汉在军事上占据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主动权。

  诸葛亮死后,姜维继承武侯遗志,多次主动出击,几次威胁长安,成为曹魏政权的第一大威胁,但后力不足,姜维的全面布局还是有了漏洞,被邓艾偷渡阴平,蜀汉灭亡!每当历史君看到这段的时候内心总有说不出的伤感,对诸葛亮励精图治保有的江山社稷感到可惜,为那些为蜀汉政权奉献自己一生的贤臣良士感到悲伤。历史就是历史,容不得挽回。

  一心忠于汉室的诸葛亮

  但我们可以设想,如果邓艾没有偷渡阴平,蜀汉还有一统全国的希望吗?答案还是否定的,即使蜀汉倾全国之兵北上伐魏,也不能将魏国全部吞并。蜀汉败落是先天不足,天命难违,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国力孱弱,粮草不济!

  蜀汉国力孱弱自开国以来就存在,只有成都平原能够进行农业发展,每年的产值就那么多,诸葛亮六出祁山,消耗了大量的钱粮赋税,右丞相蒋琬曾经做过统计,诸葛亮每出一次兵,国库就要消耗大半年或一年的赋税。所以极力反对后几次的出兵北伐!蜀汉实际的范围只有益州之地加上南蛮诸部,南蛮的部落只是名义上归属于蜀汉皇帝,实际上与成都朝廷是分庭抗礼,为了安抚南蛮诸部,蜀汉每年还要输血给他们,至少要让他们安分守己,不要在后院闹事,这又消耗了一部分的钱粮。蜀国虽处多山地带,但冶铁不发达,没有能工巧匠,以至于士兵都穿藤甲,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举。这一点上也能看出蜀国的国力不济,诸葛亮急于求成,不听蒋琬劝言,虽有30万雄师,也经不起这般的消耗。

  姜维剧照

  二、人才凋零,国无良将

  诸葛亮死后,蜀汉朝廷满目之下皆雪鬓苍颜,姜维、廖化老臣谋国,虽有蒋琬费祎等后继良臣,但此时的他们也是人入中年,决策难免犹豫。反观魏国人才济济,青年干城皆出,更是涌现羊枯、钟会等名人能臣。蒋琬、费祎二人若是到魏国也不能做到国士无双,只能在人才中上游。内无贤良辅国之臣,外无凶悍御敌之将,只凭姜维一人在前料理一切,实在是独木难支,这是蜀汉后期的最大短板。姜维后期九伐中原,又大量消耗了蜀汉仅有的那点积蓄,以至于益州饥荒多发,成都城外饿殍遍野。只占据一州之地的蜀国没有中原那样的成体系的人才输送机制,虽每年举孝廉,但士族势力强大。难怪出师表里面会有“益州疲敝”四个字。

  三、内斗严重,庸臣辈出

  蜀国的大臣有两派,一是原先跟随刘璋后降于刘备的益州派,以黄权为首,二是刘备从荆州带过去的忠臣良将,以诸葛亮为首,刘备在时,两派还能同舟共济,和睦相处。刘备死后,两派大臣互生嫌隙,后来势如水火。诸葛亮在出师表里面提起“亲贤臣,远小人”说的就是远离益州大臣黄权。后期加上后主宠爱宦官黄皓,黄皓专断弄权,使得蜀汉朝廷乌烟瘴气,文恬武嬉,姜维虽有报国之志,但也经不住黄皓等人的暗中谋害。

  姜维九伐中原

  由此可见,蜀汉衰落,势在必行。即使邓艾没有偷渡阴平,以蜀汉这般的情况,也难以吞并魏国,实现大汉一统。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