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的兵力状况如何?他们为什么会挡不住清军?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2022-09-11浏览:35分类:历史
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明思宗朱由检在煤山(今景山)自缢殉国,历史上将这一天定为明朝亡国的时间。不过,实际上此时的明朝并没有真正灭亡。由于明朝实行的是两京制度,即以北京为首都,以南京为陪都。所以明朝在南京还有一套备用的中央机构。当南京这边得到崇祯皇帝已经殉国的消息后,这个等待了两百多年的“备胎”终于正式投入使用了,历史上将这一时期称为南明弘光政权。
当时南明的形势并不算特别恶劣,至少比历史上的东晋和南宋所面临的情况要好很多。首先是在明朝时期,江南地区已成为国家的经济中心,所以弘光政权的财政收入有了一定的保障;其次是弘光政权还拥有百万大军,主要兵力分布在江北四镇和镇守武昌的左良玉手上,兵力人数远高于北方的清军和李自成的大顺军。东晋和南宋都存续了一百多年时间,那么南明弘光政权存续了多久呢?答案是一年!
这个答案或多或少都让人感到有点意外,弘光政权有钱又有人,怎么会只存续了一年时间呢?其实这还得从弘光政权成立之初说起。
明朝后期对国家负面影响最大的事情莫过于党争,从中央到边疆皆受党争的波及,其中最出名的是东林党和阉党的纷争。
明思宗殉国后,大明王朝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境地。按理说,此时大臣们应该放下一切争端,齐心协力抵御外敌。可是,在南明急需解决的第一件事情上,即推选谁做新皇帝,东林党和阉党的大臣就开始争的你死我活。
从继承顺序上来说,小福王朱由崧是第一继承人。但东林党人当年曾成功阻止了万历皇帝将皇位传给老福王朱常洵的计划,所以东林党的大臣怕小福王登基会对他们不利,就强烈表示反对,并一致推举名声较佳的潞王朱常淓。
不过,当时南京大部分官员都认为皇位继承应当遵循祖制,即按照继承顺序来排位。时任凤阳总督的阉党领袖马士英看出了这一点,于是他一方面在镇守江北的将领中进行支持福王朱由崧的活动,另一方面又迅速将福王接到了南京。在既成事实面前,东林党的大臣们也只好承认朱由崧是合法继承人。
崇祯十七年(1644年)五月十五日,朱由崧在南京的皇宫即位,改元“弘光”,后世称其为弘光皇帝。
皇帝已经选了出来,那么接下来是不是该一致对外了呢?当然不是,弘光朝激烈的党争这才刚刚开始。马士英因为拥护朱由崧继位,所以名利双收,被任命为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可接下来马士英要干的事情不是调兵遣将去对付清军和李自成的大顺军,而是清洗朝中的东林党大臣。原本就脆弱的小朝廷在经过这样几番折腾后,就变得更加脆弱了。
由于南京朝廷的控制力变得越来越弱,手握重兵的江北四镇将领(高杰、刘泽清、刘良佐、黄得功)和武昌的左良玉开始变得愈加专横跋扈,拥兵自重,甚至到了敢于公然违抗朝廷命令的程度。
江北四镇中,高杰部队的战斗力最强,而且他也有心报效朝廷。可是还没等他出征,就被叛徒开封总兵官许定国给杀害了。高杰死后不久,左良玉以“清君侧”为名从武昌起兵杀向南京。南京朝廷只好把原来驻守江北的大批部队调防到南京以西来阻止左良玉的部队。可与此同时,清军也开始南下了。
结果,左良玉在进军途中突然病逝,其子左梦庚率部投降满清。当清军逼近南京时,江北四镇中的刘泽清、刘良佐都不战而降。黄得功准备和清军决一死战,结果在阵前被手下的暗箭射中咽喉,自知无力回天的黄得功拔剑自刎。弘光政权最后的希望破灭。
弘光元年(1645年)五月二十二日,弘光皇帝朱由崧被清军俘虏,南明弘光政权灭亡。
值得一提的是,被许多人痛骂为奸臣的马士英在被清军俘虏后,慷慨就义。而一直以“清流”自诩的东林党人,在领袖钱谦益的带领下,集体投降了满清。忠臣?奸臣?有时候真让人傻傻分不清楚!
猜你还喜欢
- 11-30 与正规军比起来,明朝锦衣卫的整体作战能力很强吗?
- 11-30 明朝火器究竟有多厉害?在当时有哪些引以为傲的火器?
- 11-30 明朝火器在当时处于一个什么水平?为何说只是“略”高?
- 11-30 明朝在防线上设立九边重镇后,其总兵力共有多少人?
- 11-30 在明朝弘治年间,朝廷陆续设立了哪九个军事重镇?
- 11-30 朱翊钧是明朝第13位帝王,他为何不再踏进金銮殿一步?
- 11-30 明朝也是个大统一王朝,为何没有出现后宫干政与外戚专权?
- 11-30 明朝的梃击案究竟是郑贵妃所为,还是太子朱常洛自导自演?
- 11-30 锦衣卫这个天子亲军,在明朝这个内外环境是如何衰落的?
- 11-30 古代大臣上朝时,他们手中的板子是什么作用?
- 11-30 明神宗的什么承诺,势必会引起明朝重大的政治危机?
- 11-30 到万历十四年,明朝长达几十年的国本之争有怎样的背景?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