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杨洪:蜀汉隐藏最深的智者,诸葛亮都向他请教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2分类:历史

  蜀国隐藏最深的智者是谁?诸葛亮都时常向他请教,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屋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四川成都南郊,有一座古色古香的武侯祠,是后人为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而建造的祠庙。作为诸葛亮的主公,刘备在其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刘备殿西偏殿的西廊中,塑有十四尊塑像,他们是蜀国历史上功勋卓著的十四个文臣。

  这十四个文臣,分别是庞统、简雍、吕凯、傅肜、费祎、董和、邓芝、陈震、蒋琬、董允、秦宓、杨洪、马良、程畿。这十几个文臣,都曾对蜀汉的创立与发展作出过很大贡献。其中的杨洪,是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人,堪称是蜀国隐藏最深的智者。

  杨洪,生年不详,卒于公元228年。杨洪祖籍犍为武阳,即如今四川彭山县一带。他原先是益州军阀刘璋的手下官吏,刘备夺取益州后,杨洪归顺刘备,在犍为太守李严手下担任功曹之职。

  李严为人好大喜功,不顾当时益州兵火方息、民力疲惫的实际情况,为了打造个人政绩,大兴土木,整修郡城,不久后又试图凿通天社山,“欲徙郡治舍”,另行建设郡城新址。杨洪认为他这样做是以私废公,经常对他进行劝阻,但李严置若罔闻,杨洪不肯与李严同流合污,愤而请求辞职。李严于是把他推荐到成都担任蜀部从事。

  丞相诸葛亮慧眼识人,看出杨洪胸藏锦绣,见识不凡,每每遇到大事难题,都会向他请教。建安二十二年(217年)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间,刘备发起与曹魏的争夺汉中之战。

  战事进行过程中,一度陷入胶著状态。刘备在曹魏强大的兵力压力面前力不从心,派遣使者来到成都向诸葛亮求援,要求他紧急调派大批援军。一向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此时却没了主意。汉中争夺战固然重要,但益州基地乃是蜀汉的根本,也必须屯驻重兵,到底该怎么办?

  诸葛亮于是向杨洪请教,杨洪问清原委后,果断建议,诸葛亮应该不惜一切代价倾巢出动,调动所有力量支援汉中。杨洪说:“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

  诸葛亮这才下定决心,调动大军支援汉中,最终刘备才得以成功取得汉中之战的完胜。诸葛亮至此对杨洪心服口服,每逢蜀汉有重大难题,治国用兵还是选将用人,都会虚心向杨洪请教。

  杨洪还在关键时刻出手,为蜀国铲除心腹大患,挽救了蜀国。章武二年(222年),经历了夷陵之战惨败的刘备,心力交瘁不堪重负,在白帝城永安宫身染重病。丞相诸葛亮得知后,急忙动身离开成都,星夜兼程赶赴白帝城。

  就在此时,蜀国成都附近的心腹重地汉嘉郡,发生了叛乱。汉嘉郡太守黄元,性情桀骜不驯,一向与诸葛亮不和,二人关系紧张。听说刘备病重不起,黄元生怕诸葛亮全面掌权后,会对他不利,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起兵叛乱,杀奔成都。

  当时蜀国的主力部队,基本都屯驻在汉中和白帝城,防备曹魏与东吴,成都布防兵力寥寥无几,防守空虚。而威望素著的丞相诸葛亮又赶赴白帝城处理刘备后事,成都城中只有少不更事的刘禅,连一个主持大局之人都没有。即使派人去请回诸葛亮坐镇,再等他回到成都只怕大势已去。

  危急时刻,杨洪挺身而出,担当起抗击叛军和保卫成都的大任。他当机立断,“洪即启太子,遣其亲兵,使将军陈曶、郑绰讨元”,让刘禅出动拱卫皇宫的禁卫亲兵,出击平叛。

  杨洪智计过人,他不仅想要保住成都,而且要把叛军一举歼灭。他料定黄元必定不敢在益州久留,而是想顺江东下投奔东吴,做出了一招非常大胆的布置:蜀军没有留在成都守株待兔,而是主动出击,来到黄元东下的必经之路南安峡口设下埋伏。

  黄元果真如杨洪所料,一头扎进埋伏圈,被蜀军全歼,一个也没跑得了,黄元也被生擒。杨洪立下大功,被封为关内侯、蜀郡太守、忠节将军。可惜杨洪如此能干,却知者甚少,堪称蜀汉隐藏最深的智者。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