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法正辅佐刘备九年,他的一生有多大的贡献?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5分类:历史

  法正的智慧和谋略促进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他辅佐刘备九年,下面历史屋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法正辅佐刘备九年,在这九年中,帮助刘备取西川,定汉中,克成大业。这九年是法正一生中最辉煌的九年,也是刘备一生中最辉煌的九年!

  法正死后第二年,刘备称帝,同年大举伐吴。这是一次感情用事的错误军事行动,蜀汉大臣赵云等纷纷劝阻,但都未成功。结果,夷陵一战,陆逊火烧连营,刘备几乎全军覆没,最终含恨逝世于白帝城。

  史载,诸葛亮感叹:“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惜哉孝直!痛哉孝直!?

  今天笔者就为您盘点,法正的四大功劳。

  一、迎刘备入蜀

  东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刘璋派法正迎刘备入蜀讨张鲁。法正得遇明主,遂竭诚尽智,积极替刘备出谋划策。

  他首先建议:“以明将军之英才,乘刘牧之懦弱;张松,州之股肱,以响应于内;然后资益州之殷富,凭天府之险阻,以此成业,犹反掌也。”刘备欣然采纳。

  迎刘备入川,的确是一个很有眼光很有见识也很大胆很冒险的行动。当时刘备虽然借孙权之力,新破曹操,名声大振,且刘备素有英雄之名。但其仅占有荆南四郡和刚从孙权借来的江北之地,力量仍然很弱;再加上蜀中地理复杂,山川险峻,易守难攻,即使有张松做内应,也很难说胜算有多大。

  法正毅然选择迎刘备入川,这是相当有胆识的,也是法正把自己的个人活动和聪明才智烙在这段历史行程上的第一道印记。

  二、迫降刘璋

  刘备入川,北拒张鲁,后又假意欲回荆州。张松不明原由,写信劝阻,被其兄张肃发现并告密,遭来杀身之祸,壮志未酬身先死,着实可悲可叹。刘备与刘璋的矛盾也因此公开化了。

  为了促使刘璋早日投降,法正致函刘璋。这封信实质上是一则内容严峻而遣词委婉的劝降书。信中全面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指出占有益州三分之二土地的刘备,粮食供应充足,得到方方面面吏民的拥护,且有孙权派兵作为后援,而刘璋方面则屡吃败仗,士无斗志,“坚城皆下,诸军并破”,且供给匮乏,民不堪命。官僚们则是没有远见,各谋私利的阿谀奉承之徒。

  非常明显,刘璋已经到了山穷水尽、众叛亲离的地步,坚持顽抗绝不会有好下场,只有开城归顺才是“保尊门”无恙的唯一出路。这封软硬兼施的信,恫吓与规劝并举,诈惑与欺负欺哄齐下,在外部军事压力的配合下,刘璋只好乖乖出降了。

  三、厚靖安人心

  刘备军围成都,刘璋蜀郡太守许靖打算逾城投降,因被发觉而没有成功。刘璋投降后,刘备以许靖叛主不忠而瞧不起他,不予任用,法正因而进谏。

  刘备立即采纳了法正的意见。所谓:“太平崇仁义,乱世尚权谋”,斗争策略的灵活性,不是一般迂腐书生所能理解的。

  四、建策取汉中

  219年1月,刘备听取法正意见,放弃进攻阳平,渡过汉水,向定军山一带机动,以此调动夏侯渊军离开坚固阵地,在运动中寻找战机。夏侯渊果然中计,与张郃率军渡过汉水,试图夺回定军山要地。

  刘备采用声东击西战术,定军山一战,夏侯渊授首,大破曹兵,夺取了汉中,这次胜利在军事上和政治上都对日后蜀汉的立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为汉中是益州联结中原的门户,占有汉中,蜀汉在北面就有了一道屏障,这样进可攻,退可守,回旋余地广大。

  献取汉中之策,无疑是法正在三国鼎立形成时立下的又一大功劳,曹操也对其赞赏有加:

  “吾固知玄德不办有此,必为人所教也。” 又曰:“吾收奸雄略尽,独不得法正邪?”

  法正的一生,实则是知识分子奋斗的一生,他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既受社会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也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创造条件,抓住机遇的结果。

  当今的时代是重视个人价值的时代,从法正身上,我们或多或少应该能够得到一些启发吧。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