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袁崇焕为大明王朝效力 最后为什么会死在自己人手里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7分类:历史

  你真的了解袁崇焕之死吗?历史屋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反间计,成本出奇的小,收益却相当的大,无数的英雄豪杰,因为它倒在了自己人的刀下。

  公元1630年,一代抗清名将袁崇焕以极其惨烈的方式在帝都被凌迟,其兄弟妻子被流放。

  据野史记载,当时民众都认定他通敌卖国,袁崇焕受刑时,其尸体被百姓抢食,可见百姓对他的恨意有多深。

  袁崇焕于民族危亡之际,毅然投笔从戎,此后数年独撑危局,他没有死于敌人之手,反而背负着“卖国”之名,倒在了自己人的刀下.......

  可悲的是,百年后为他正名的偏偏是昔日的敌人。

  鞍前马后地为大明王朝效力的袁崇焕,何以落得这样凄惨的下场?

  死后为何又饱受争议?

  这一切都是皇太极的手笔,他用一招小小的反间计,便借崇祯皇帝之手除掉了袁崇焕,扫除了灭明的一大障碍。

  01袁崇焕——后金不可逾越的长城

  袁崇焕,本是一介书生,他在万历年间便考中了进士,

  那一年正是明朝与后金发生萨尔浒战役后惨败的一年,

  明朝为这场战争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阵亡将领便有三百多名,兵士阵亡近四万六千余名,而后金仅伤亡数百人。

  明军的惨败,带给袁崇焕深深的触动,他毅然决定弃笔从戎,

  每次遇到退伍的将士兵,袁崇焕都要向他们请教边塞的形势,且自称有能力镇守边防。

  天启二年,袁崇焕终于得偿所愿,成为兵部职方司主事,负责镇守山海关。

  袁崇焕刚刚到任,便于深夜独自出关了解地形,回来后便对众人说:予我军马钱谷,我一人足守此。

  虽是口出狂言,但这番胆识和勇气,也让众人钦佩不已。

  此后,他在军事边防上如鱼得水,功绩显著,成为驻防边疆的一员猛将,

  边防军战斗力在袁崇焕的治理下,也得以大幅度提升。

  天启六年,后金国主努尔哈赤发起宁远之战,袁崇焕立下血书誓死守城,

  带领大明将士们炮轰后金金,以致指挥作战的努尔哈赤被飞来的炮石击中,受伤坠马,血流不止,后金大败退走,史称"宁远大捷"。

  从这一战起,袁崇焕便成了后金的“噩梦”,

  努尔哈赤自己都很感叹地说:自二十五岁起兵以来,征讨诸处,战无不捷,攻无不可,惟宁远一城不下。

  同年,努尔哈赤带着这个遗憾,在归途中伤势加重,死于军中。

  清朝史官在修撰《明史》时,也不得不承认:我大清发兵所到之处没有攻不破的,明朝将领自袁崇焕开始才敢议论战守。

  宁远之战后,袁崇焕被升为辽东巡抚。

  为了休整军队,他一面派人假意与后金和谈,一面加紧修筑锦州、中左、大凌诸要塞,以防后金突袭。

  努尔哈赤死后,其子皇太极继位。

  他发誓为父雪耻,天启七年五月,皇太极果然率军来攻锦州,将锦州团团围住。

  锦州守军顽强抵抗,并向袁崇焕求援。

  袁崇焕并没有出兵救援锦州,他认为宁远才是天下安危的关键,皇太极包围锦州目的是调虎离山,将自己诱引出宁远城。

  因此,袁崇焕派出精骑四千绕到后金军后方进行夹击,同时向朝廷请兵增援。

  皇太极看袁崇焕就是死守宁远不出,而锦州又久攻不下,盛怒不已,

  他恨恨地说道:当初我父攻宁远不下,而如今我攻锦州不下,像这样的野战,若不取胜,如何能张扬我国威!

  随后下令强攻宁远。

  袁崇焕等率众固守,躲在壕沟内炮轰敌军,矢石如雨,

  后金军伤亡惨重被迫撤兵,史称"宁锦大捷"。

  皇太极终于还是像其父努尔哈赤一样,败在了袁崇焕的手下,无功而归。

  此战后,论功行赏时,功劳最多的满桂、赵率教等人都得到了重赏,但因当时的明廷有宦官魏忠贤把持朝政,

  这个奸臣不仅厚颜无耻地将自己封赏最厚,连他的爪牙也个个有奖,被晋级荫封者竟达几百人,唯独付出最多心血的袁崇焕仅仅被升一级,

  魏忠贤党不满袁崇焕未救援锦州,还说这是暮年衰弱气象,

  袁崇焕因此悲愤辞官。

  02赤胆忠心频遭疑

  公元1627年,明熹宗驾崩,明思宗朱由检即位。

  崇祯帝即位后,大力整肃朝政,他一即位就除掉了宦官魏忠贤,

  当时,后金南下,势如破竹,

  军情紧急,崇祯皇帝常常为此焦虑,夜不能寐。

  在大臣的请求之下,崇祯帝把军功显赫的袁崇焕召回了朝廷,

  任命其为兵部尚书,负责整个蓟、辽的军事边防。

  崇祯帝还亲自召见袁崇焕,询问他有什么计划,

  袁崇焕脑一热,夸下海口说:五年便可复辽疆。

  事后在大臣提醒下才觉得失言,等再次朝见崇祯帝时,便补充道:此五年之中,须事事应手,首先钱粮。

  崇祯帝还沉浸在五年收复辽疆的幻想里,因此,对袁崇焕提出的军需方面的请求,是有求必应,

  并且钦赐尚方剑,允许其全权行事,还亲自为他送行。

  袁崇焕重新回到宁远,却不幸赶上士兵们因长达四个月没有军饷而哗变,巡抚、总兵、通判等官员皆被囚禁,

  袁崇焕抵达后,一面惩治贪污的将领,一面将为首的几人斩杀示众,

  又连连向朝廷请饷,以稳军心。

  这让崇祯帝十分不悦,原本明廷“自辽左用兵,竭天下而供一方”,军费支出很是惊人,到了崇祯一朝,多地边疆重镇的兵饷甚至能拖欠达三年之久,简直是穷得不能再穷了,

  而袁崇焕刚到地方便张口要钱,原本疑心就重的崇祯帝,不免开始怀疑袁崇焕中饱私囊。

  好在袁崇焕没有让他所望,整顿队伍,调兵遣将,有力地抑制了后金军进攻的势头。

  但是不久,又传来了袁崇焕先斩后奏,擅杀毛文龙的消息。

  崇祯帝接到袁崇焕的奏疏,心中的不快又增添了几分。

  03崇祯误中反间计

  而皇太极那边,在屡屡败于袁崇焕之手后,更改了战略部署,

  他决定绕开袁崇焕镇守的锦州、宁远,并于1629年率领大军绕道河北,直逼北京城。

  这一招出乎了明廷所有人的意外,全城震动,袁崇焕得知消息也震惊不已,慌忙调兵回京救援。

  等袁崇焕一路急行回到北京时,后金军已到达遵化城下多日,距京师不过二三百里。

  此前,山海关总兵赵率教与后金军血战,全军覆没。

  至今仍有很大的争议一点是:袁崇焕没有寻机堵截后金军,而是以京城安危为名,率军直趋京城。

  这一决策,给了当时朝中奸佞小人一个陷害袁崇焕的契机,

  他们散布谣言,说这次皇太极绕道攻打京城,袁崇焕却未能及时阻断,说不定隐藏着什么阴谋。

  同时,袁崇焕这一决策,也让后世许多人怀疑其当时的动机。

  袁崇焕在广渠门与后金军开战,与此同时,满桂在德胜门也与后金军交战,

  值得注意的是,崇祯允许满桂军入城休息,却断然拒绝了袁崇焕同样的请求,可见崇祯帝把谣言听进了心里。

  袁崇焕无奈,只得继续与后金军拼杀,多次击退皇太极。

  这使皇太极如鲠在喉。

  皇太极着急了,袁崇焕仿佛生来就是为了克他们父子二人的,打也打不过,躲也躲不掉,

  有袁崇焕在前面挡着,灭明之路何其渺茫?

  这时,有人给皇太极出了个主意,便是利用舆论离间崇祯和袁崇焕君臣!

  出这主意的人,很可能是皇太极的书房官范文程,

  此人智商了得,长于用计,清朝开国时的规制大多出自其手。

  这个计划很快得以实施。

  一天夜里,一名被后金掳去的宦官,在被关押期间偷听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后,

  趁着看守“不注意”,偷偷地跑了出来,“躲过”后金士兵的巡查,狂奔逃回京城,

  他向崇祯帝汇报说,袁崇焕和皇太极已经订下了密约,出卖了明廷。

  皇太极那边,为了配合这个计划,在与袁崇焕再次交战后,直接退军,北京城外趋于平静。

  原本这件事就透着诡异,皇太极有留下一个小太监性命的必要么,

  而一个小太监又如何能够从重兵把守的后金军营顺利逃脱?

  但是,崇祯皇帝对此却深信不疑。

  崇祯帝,可能是明朝皇帝中性格最矛盾的一个,

  他自继位,即大力整肃朝政,一改明朝几任皇帝遗留下来的弊端,事必躬亲,勤奋从政。

  后世人对于崇祯帝普遍抱有同情心,

  认为他不是亡国之君,一生却是亡国悲剧。

  但是,在崇祯帝身上,又存在着愚蠢、多疑的一面,

  崇祯一朝的君臣关系罕见的恶劣。

  正是由于他多疑且刚愎自用,才会误中后金反间计,

  他甚至都不曾仔细思索,等袁崇焕进宫时,当即命锦衣卫将其拿下,后以“谋叛欺君罪”将袁崇焕处以磔刑,还抄了他那贫穷的家,流放其至亲。

  而昏头的崇祯帝当然不会意识到,皇太极之所以避开袁崇焕,

  正是因为袁崇焕才是后金不可逾越的长城,杀袁崇焕无疑是自毁长城。

  但陷于内忧外患之中的崇祯帝,逐渐丧失了对群臣信任的能力,日益疯狂。

  袁崇焕戎马一生,为守卫明朝拼尽全力抵御后金的进攻,立下了赫赫战功,却不幸落得这样凄惨的下场,实在可悲。

  更可悲的是,当时的百姓在刑场上唾骂这位为他们遮风挡雨的英雄,

  朝廷说他是叛国投敌,百姓又能有几人辨明真相?

  04乾隆皇帝为其翻案

  此后,大明王朝再度雪上加霜,

  难以维持生计的农民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并逐渐联合在一起,

  在清军及农民军轮番打击下,大明王朝再无有效的抵抗力量,

  最终被李自成攻入北京。

  公元1644年,明思宗朱由检在煤山自缢身亡,明朝覆灭。

  其临终遗诏为: 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致逆贼直逼京师,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

  至死,他都没有醒悟。

  袁崇焕死后,世传有其部将佘明德、常思恩为其收敛骸骨,葬于北京广渠门内广东义园,并从此世代为袁守墓。

  150多年后,也就是1782年,乾隆皇帝再度翻开明史,感慨如此忠心的英雄却落得这样悲惨的下场,遂公开此案内幕,并下谕旨说:

  朕昨日批阅《明史》,发现明朝督师蓟、辽,虽然是与我朝为敌,但却能忠于所事。那时明朝主暗政昏,不能让他尽其忠诚,以致身遭重刑,深可悯恻。

  随后,乾隆皇帝下令查找袁崇焕后裔,加以抚恤。

  至此,他的冤屈才得以沉冤昭雪。

  袁崇焕在临刑前,曾念出了自己的遗言:

  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多少辛酸,在他即将告别人世的时刻,涌上了心头,“忠魂依旧守辽东”,爱国矢志不渝!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