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降将也有不少,但庞德为什么就是誓死不降?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5分类:历史
公元219年,刘备在汉中战场取得巨大胜利,并自立为了汉中王,不仅从曹操手中夺得了一块地盘,还让曹操损失了一员大将,即夏侯渊。同年,得以假节钺的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围曹仁、降于禁、斩庞德,吓得曹操差点迁都,再一次对曹魏势力造成了打击。当于禁归降,庞德被斩的消息传来之后,曹操感慨道:“吾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邪?”正是因为庞德的对比,于禁的降敌,才更令人难以接受。抛开这些不谈,庞德为什么誓死不降呢?下面历史屋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要知道,庞德投靠曹操的时候,是曹操拿下汉中之后,即公元215年,也就是说,襄樊之战的时候,他才投奔曹操四年,比起于禁随曹操征战三十余年,根本不值一提,要说他对曹营有多深的感情,更是无稽之谈。那么,既然主将于禁都投降了,他为什么非要成为烈士呢?对于这个问题,小编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他本不想死
众所周知,在汉末三国时期,流行狂士文化,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好像越狂傲,越受欢迎。例如诸葛亮出山之前,让刘备三顾茅庐;庞统当面说刘备“非仁者之兵”;潘濬直接折断孙权的弓箭;严颜被张飞生擒之后,破口大骂,等等。所以庞德虽然猖狂,却并不一定真的一心求死。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虽然他被逼入绝境的时候,听到身边的人想要投降,便将其斩杀,并大呼“吾闻良将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毁节以求生,今日,我死日也。”可是在弓箭用尽,士卒皆降的情况下,他并没有继续死战,而是准备去曹仁营中。后来“水盛船覆”,他没有主动求死,而是“独抱船覆水中”,终被生擒。只不过,关羽不是张飞,面对他的狂态不会欣赏,反而非常愤恨,再加上他曾“射羽中额”,所以关羽不会留他。也就是说,庞德或许原本只想求一个忠义之名,并不打算真的搭上性命。
二、为保全家眷
前面已经提到,襄樊之战的时候,他才投奔曹操四年,与曹操没有深厚的感情基础,而且曹营中的其他将领,都不信任他。再加上他没有其他战绩傍身,如果选择投降,他的家属不可能像于禁的家小一样,继续受到善待,反而会被收押甚至处斩。或许,他不想经历灭族之痛,于是选择了牺牲自己,换得家人平安。至于他为什么非常死在关羽手上,而不是提前自尽,或许是为了搏一个忠义的名声,使自己的家人得到更好的待遇吧?
三、看不起刘备
庞德被擒之后,曾言:“魏王带甲百万,威震天下。汝刘备庸才耳。”这句话或许并非嘴硬,而是他的真实想法。为什么要这么说呢?《三国志》记载:“后复随超奔汉中,从张鲁。太祖定汉中,德随众降。”而这个时候,马超在哪儿呢?他早早的向刘备密书请降,成为了刘备的部将。要知道,庞德曾是马腾军中最骁勇的存在,当初马超投奔刘备的时候,带上了庞德没什么名气的哥哥庞柔,为什么没有带走庞德呢?马超此次离开张鲁,并没有回来的打算,演义中庞德留在汉中养病的理由有些说不过去。
再者说,就算庞德当时在养病,行动不便,以他的骁勇,在曹操平定汉中的时候,突围前往成都,并非什么难事,可他为什么没有这样做呢?由此,我们或可认为,他根本不赞成马超投奔刘备的想法,与马超发生了分歧。
一千八百年过去了,庞德宁死不降的真实原因,早已不可考,我们只能进行推测。不过,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他的选择,并不仅是因为忠义。
上一篇
已经是第一篇了下一篇
学习英语必看的100部美剧,赶快转发收藏吧!
猜你还喜欢
- 03-09 汉武帝既然后悔太子刘据的死 汉武帝为什么不传位给刘病已
- 11-30 在三国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曹操又是如何享年六十六岁?
- 11-30 建安二十四年到二十五年之间,为何成了三国的关键年份?
- 11-30 三国时期武将投降是很常见的,为何唯独于禁投降非议多?
- 11-30 张飞这个三国有名的猛将,为何却被自己的手下在半夜杀死?
- 11-30 三国谋士多如过江之卿,夏侯氏为何是武将中的佼佼者?
- 11-30 古代的士兵都是怎么来的?兵制经历了哪些变迁?
- 11-30 在三国耀眼的星光下,哪些人才一身本事却遭世人遗忘?
- 11-30 贾诩是三国时曹魏的著名谋士,他最后又是怎样的结局?
- 11-29 如果将刘邦放在三国乱世,他能重新建立一个新的汉朝吗?
- 11-29 到了汉末三国时期,杂号将军得到了怎样广泛的应用?
- 11-29 司马懿在三国时期笑到了最后,可是他凭借什么能笑到最后?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