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如果袁崇焕不死,明朝还会不会灭亡?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9分类:历史

  袁崇焕不是一个合格的军事家,虑事不周。举两例,擅杀毛文龙,对毛文龙的部属又不作妥善安置,使许多人投了后金,为渊驱鱼,情报工作做得不好,皇太极越长城进攻北京他却不知道,沈阳到北京有多远,皇太极兵马长途跋涉岂能长期保密,只要袁崇焕在沈阳有细作,早将情报报了袁崇焕,可见其不是一个合格的军事家。

  袁崇焕与皇太极议和是要弄清后金的底气,事实上后金的兵马钱粮等战备物资都未准备充分,所以也没有大战的底气,这才是皇太极愿意议和的前提。袁崇焕弄清了这些下一步就是要断去后金的战备来源,东北战事断绝商路,东北物产的庞大利润促进了以毛文龙为首的海上走私的形成,袁崇焕需要毛文龙封锁通道,断去后金盐铁粮食的供应。

  毛文龙善财难舍,袁崇焕只好一刀了之,毕竟只有五年没时间慢慢打太极。皇太极没了供给,只好在物资消耗完之前提早出击,踏入袁崇焕预设的战场。但皇太极兵出险招搞千里大迂回从大同入关,这条路线图山西商人功不可没,皇太极拼死拼活赶到北京城下就是要施以反间计,而反间计的成功也离不开因走私断档而利润受损的利益集团的反攻倒算。袁崇焕的对手何止一个皇太极,该杀的又何止一个毛文龙。

  袁崇焕没有要蒙古人的马,而是让蒙古人用柴草来换粮食,满文老档里记录,皇太极入关前的一次军事会议,皇太极说,他与袁崇焕签订的议和条款,在明朝堂被已孙,王为首的大臣们反对,没有通过,他要带兵入关逼和,命令,每牛路出甲兵15-20人,(八旗当时刚刚改编,总计242个牛路,每牛路200人,其中披甲战兵60人,其他的是辅兵和守兵,)每个披甲战兵出战都带着2-3个辅兵或是奴隶阿哈跟役,所以八旗入关总兵力只有1.4万人,但都是精锐,其中每牛路有10个白甲兵,都是铁骑,全部出战,另外让蒙古人出兵5000人,实际蒙古人出兵1.1万人,并让蒙古人去明朝买粮食,用作入关军粮。

  崇祯永远不知道攘外必先安内的重要,对付皇太极,八旗子弟再强他也只有那几万人,和皇太极谈就够了,皇太极刚继位时心里估计以后金的实力不可能灭的了大明,所以也想和谈。崇祯大不了和皇太极签一个城下之盟,只要守住宁锦防线,结交好蒙古,清军入不了关,对大明的基础无法构成根本威胁。

  真正要命的是李自成,张献忠这些农民起义军,他们一到一到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老百姓就跟着反了,李自成从商洛山中逃出来的时候身边只有17个人,到了河南,仅仅两年,李自成就发展到了50万人,这才是大明最大的敌人。崇祯最好是和皇太极和谈,大不了签个澶渊之盟。专心对付国内的农民起义军,等把农民起义军灭了再来对付皇太极。

  五年平辽是袁崇焕轻敌,后金在他眼里就是造反作乱地方势力,朝廷整备军马巩固后方就可以对后金发动致命打击。再加上经济封锁,后金绝对撑不下去,但是他没考虑到是自己的朝廷已腐朽,再加上农民军起义,很多边防他力不从心,为了完成这些反而得罪皇帝和朝廷大员,为自己杀身之祸埋下伏笔。而这时清朝却利用这样时机在不断发展,袁崇焕真的很无奈,如果有同后金在谈判也是无奈之举,他必须拖延后金对明朝袭绕,为自己巩固边防军事力量争取时间,而这却成了他被定罪理由,这是袁崇焕悲哀,也是明朝悲哀。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