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楚汉战争如果项羽赢了,他会推行分封制吗?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2分类:历史

  大家好,说起楚汉战争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楚汉战争中,如果项羽打败了刘邦,他会推行周王朝时期那样的分封制吗?不大可能。即:假如项羽在楚汉战争中笑到最后,他也极有可能选择以郡县制为核心的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

  当初项羽大举分封,不是受限于身份和眼界,而是形势所迫

  关于刘项两人的治国思路区别,时下有一种很流行的说法:

  项羽出身贵族,头脑中维护传统分封制的思想根深蒂固,所以他灭秦后分封18路诸侯;

  刘邦起身于秦朝基层官吏,所以更认同大一统制度,这就是他战胜项羽后称帝、延续秦制的原因。

  这种观点,其实有混淆时间概念之嫌,这俩人所处的时间节点不同:

  如果当初刘邦、项羽对调身份,刘邦是统帅各国联军的上将军,他一样会分封诸侯,或者维持原状,而不可能立即称帝。

  这是因为:灭秦,是当时山东六国贵族后裔的共同行为,可以理解为六国再度合纵抗秦。无论刘邦,还是项羽,想依靠自身一方的力量改变这一局面,那都是不可能的。

  没有项羽以及各国诸侯在中原对抗秦军主力,刘邦不可能杀入关中;

  没有各路诸侯的服从、配合,光凭项羽一支军队,即使在巨鹿获胜,也不大可能消灭章邯、进入关中;

  即使当项羽带领各路诸侯的数十万大军、威风凛凛进入咸阳,此时他的身份,也只是各路诸侯共同认可的“上将军”,即联军统帅;而项羽上面,还有一个楚怀王。

  也就是说,此时的项羽,只是带领大家推翻了秦朝/秦国,他并没有战胜身边的盟友——山东各路诸侯(包括刘邦)。这种形势下,他哪里具备称帝的条件?楚怀王也不可能。任何人此时敢于称帝,迎来的必定是各方的共同反叛,那就真成了孤家寡人。

  因此,接下来项羽以灭秦功劳为由,大肆分封诸侯,其实是一种较为现实的做法。毕竟他打破了原有7国的概念,同样的疆域,分成了18个诸侯,符合后世“众建诸侯而寡力”的削藩思路;同时还削弱旧贵族、扶植新贵族,自己的部将也分得一杯羹,让各方互相牵制、短时期难以形成可以对抗自己的力量。

  毕竟灭秦只是第一步,第二阶段的互相吞并,才是建立新秩序的必经之路。也就是说,此时的旧贵族体系都还在,必须要经过一轮新的洗牌,彻底淘汰这群人,大一统秩序才能落实。说句难听点的:对抗秦朝制度的,其实不是老百姓,而是传统贵族;秦始皇杀的人(指旧贵族)不够多,才是秦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其次,楚汉战争,是分封制弊端的活生生演绎,无论谁笑到最后,都不可能任其再度上演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又复立国,是树兵也

  秦始皇的这句话,指出了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分封必然会带来战争,春秋战国期间数百年无休止的混战已经证明了这一点;项羽分封诸侯后战火迅速重燃,也是这一真理的再度体现。

  什么,你说项羽分配不公才是各方争斗的根源?

  面对利益,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所有人都认为自己都理应分得更大的一杯羹;况且,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大鱼吃小鱼是人类社会躲不过的规律。

  在战国时期,秦国诚然志在一吞六合,但东方各国也不是什么善类,它们不是不想兼并,而是实力不济罢了;

  当初六国为啥难以形成合纵?各自的小算盘太多了,他们不愿意看着秦国强大,但也不希望邻国变强;君不见,即使弱小如燕国,也曾想趁着赵国长平之败后捏捏软柿子。

  所以,对于秦国灭亡后的局势发展,项羽、刘邦等枭雄不可能没有预料,这也是他们既定的第二轮博弈。项羽最大的失误在于:被自己的身份与所依靠的力量干扰(楚国名将后裔,手下都是楚人),没有占据综合实力最强、地理条件最优的关中。

  当然了,刘邦的手下主体其实也是楚人,这就是入汉初期大量将士逃亡的主因。但他的优势在于,自己是作为被项羽打压的“哀兵”形象出现,占据了道义优势;兼并三秦,在舆论上而言,其实也是夺回自己应有的封地,这就是项羽轻易相信张良那句“汉王失职,欲得关中,如约即止,不敢东”的原因。

  楚汉战争,实际上是对旧贵族的一次清洗与消耗,原六国贵族几乎被屠戮殆尽,新的勋贵在战火中确立。

  但是,旧贵族为了利益固然会互相兼并,新的贵族就会焕然一新、高尚许多吗?当然不是,心满意足、相安无事只是暂时的,欲望与利益的争夺才是永恒的议题,新的战乱危险已然埋下。

  刘邦看似大方的分封,只是权宜之计,他大肆屠戮异姓王,其实并不能被视为残忍、心胸狭窄,这是一个负责人政治家的必然选择。

  但以子弟为诸侯王,并不代表高枕无忧,后来的七王之乱,西晋的八王之乱,多次证明了这一点。自从秦始皇确立以郡县制为载体的大一统体系后,它已成为所有政治家眼中最诱人的事物;

  所有人都想当秦始皇,只是受制于实力;刘邦固然羡慕秦始皇:“嗟乎,大丈夫当如此矣!”项羽同样也有野心:“彼可取而代也”。与其说各国贵族、新旧诸侯反对秦始皇、秦二世,不如说他们痛恨高高在上、主宰天下的人不是自己。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