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曹奂为何会成为曹叡的嗣子呢?他们是什么关系?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4分类:历史

  大家好,这里是历史屋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曹奂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公元260年5月,发生了一场惨剧,堂堂皇帝曹髦,被成济杀于曹魏京城洛阳大街之上。皇帝曹髦被杀,司马昭和公卿大臣们商议一番,决定立燕王曹宇之子曹璜为皇帝。司马昭之子司马炎亲自到邺城迎接常道乡公曹璜,来到洛阳,改名为曹奂,奉明帝(指曹叡)祀入继大统。

  那么问题来了,曹奂是燕王曹宇之子,魏武帝曹操之孙,而魏明帝曹叡是魏文帝曹丕之子,也是魏武帝曹操的孙子。这样论辈分,曹奂就是曹叡的堂弟,两人同辈,他怎么能够做曹叡的嗣子呢?个人认为这件荒唐事,不次于秦朝赵高的“指鹿为马”了,下面依据相关史料,分析如下。

  首先,曹奂不是自己主动降低辈分,成为堂兄曹叡的嗣子,而是司马昭制定他为皇帝继承人的。

  曹奂,本名曹璜,字景明,公元258年,他被封为常道乡公。公元260年,曹奂成为皇帝时,年仅15岁。他是魏武帝曹操的孙子,魏文帝曹丕的侄子,燕王曹宇的儿子。本来皇位和曹奂,乃至于他的父亲燕王曹宇,都没有一毛钱的关系。然而,造化弄人,曹魏第第四个皇帝曹髦惨死在大街之上,而司马昭距离夺权时机还未成熟,不得不另立一个皇帝。这时,司马昭选中了曹奂。

  我们不知道司马昭为何选中曹奂,让他来当这个皇帝。如果上天选你来当皇帝,就和中了五百万一样,会欣喜若狂的。可是曹奂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因为此时的曹魏朝堂早已被司马家族控制,已经名存实亡了。他来当这个皇帝,就是一个傀儡而已,和汉献帝刘协一样的傀儡,甚至还不如汉献帝的处境。《三国志》中记载如下:

  常道乡公奂,宇之子,入继大宗。

  其次,郭太后强烈要求新即位的皇帝曹奂辈分要低于自己,“奉明帝(指曹叡)祀”,不能使明帝子嗣断绝。

  不知道郭太后是出于哪种心思,她是真心不想让魏明帝曹叡子嗣断绝,还是她为了自己的面子,怕和自己同辈的曹奂成为皇帝,自己见了皇帝尴尬。不管是何种原因,由于司马昭力挺曹奂为帝,毫无实力的郭太后不得不屈服,认可了司马昭的提议,让曹奂入继大统,成为曹魏第五个皇帝。

  最后,立和魏明帝曹叡同辈的曹奂为帝,是司马家族蓄谋已久的阴谋。

  其实,早在曹芳被司马师废为齐王时,司马师就准备立彭城王曹据为帝。而曹据是曹操之子,魏明帝曹的叔叔,如果曹据真的被立为皇帝,他就是郭太后的叔叔,那么郭太后的地位就很尴尬了。昔日的太后,就成了今日皇帝的侄儿媳。

  因此,郭太后坚决反对立曹据为帝,理由是立曹据就意味魏明帝断子绝孙,于礼不通。司马师争执不过,只能听从了郭太后的意见,立高贵乡公曹髦(魏文帝曹丕之孙,东海定王曹霖之子)为帝。曹髦是曹叡的侄儿,是郭太后的晚辈,起码在辈分上是对了。

  现在,再一次面临皇位继承人的抉择,司马昭比他的哥哥司马师强硬多了,强行立和郭太后同辈的曹奂为帝。

  司马昭为何处心积虑立与魏明帝曹叡同辈的曹奂为帝?

  第一,司马昭为了削弱魏明帝曹叡对政局的影响力。如果继续立曹叡的子侄辈为帝,这个皇帝继承的还是曹叡的大统,曹叡对曹魏政局还有一定的影响力。当时司马昭只是掌握大权,可是还有老臣心向魏明帝曹叡,如仆射陈泰就当场质问司马昭。

  第二,司马昭为了打击唯一能与自己抗衡的郭太后。郭太后是魏明帝曹叡的皇后,只要即位为帝的是曹叡的嗣子,那么她就是太后,能以“太后”的身份,参与朝政,和司马家族对抗。因此,司马昭才千方百计,立与郭太后同辈的曹奂为帝。

  总结:司马昭选择了曹奂,又为了解决郭太后的顾虑,竟然想出了让曹奂“降辈分”的荒唐事。他们还振振有词,按“王奉魏氏,所承者重,不得服其私亲”,认为曹奂为了服从曹魏江山的统治,不得不抛弃私情。此后,曹奂再见了自己的父亲燕王曹宇,只能称其为“从祖父”,而不能称其为“父亲”了。

  我国古代,一个家族内,如果兄弟数人中有一个没有儿子,其余有多个儿子的兄弟就不得不过继一个给这个兄弟,让他继承香火。如司马昭曾将自己的次子司马攸过继给无子的兄长司马师,继承他的爵位。可是曹奂这个“降辈”入继大统的荒唐事,骇人听闻,辈分都乱了,有悖于我国古代三纲五常。这个事件已经不次于秦二世时期赵高的“指鹿为马”了,是历史上少有的奇葩。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