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朱瞻基喜欢斗蛐蛐“玩物丧志” 后世对他的评价为何如此之高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30分类:历史

  你真的了解朱瞻基吗?历史屋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明代文治武功的皇帝不多,尤其是中后期的诸位皇帝大部分都是平庸之辈,这也是很多喜欢历史的朋友对明朝评价不高的主要原因。纵观明朝数百年,若说后世史学家评论最高的,除了开国的明太祖朱元璋和开创永乐盛事的明成祖朱棣,其次当属明宣宗朱瞻基。

  朱瞻基即位的时候年龄不算大,平时还喜欢斗蛐蛐,这样的爱好放到皇帝身上绝对算是“玩物丧志”,可为何后世对他的评价如此高呢?他在位的这些年都做了些什么?

  图片:朱瞻基斗蛐蛐剧照

  一、兴趣爱好广泛的皇帝

  1、不只一种爱好

  熟悉明朝历史的朋友应该知道,朱瞻基是个爱好十分广泛的皇帝,平心而论,民间野史中记载的他爱斗蟋蟀,最多只能算是他为数众多的爱好之一,按照《聊斋志异》中的说法他还是一名“促织皇帝”,这是什么意思呢?说白了就是多才多艺,兴趣广泛的意思。

  作为朱棣的嫡长孙,自幼聪明伶俐深得祖父喜爱,在系统的教育下,朱瞻基表现出了很高的文化素养,也因此培养了诸多的爱好。

  根据记载,朱瞻基在书画、狩猎、美食等领域都颇有建树,而斗促织则是他最拿手的一项,《聊斋志有》中的名篇《促织》所描写的皇帝原型就是他,“促织皇帝”也算是对朱瞻基的一种雅称。

  其实对于有这么多爱好的皇帝,朝臣们心中也是担心的,恐怕年轻气盛的皇帝“误入歧途”,让祖宗留下的江山社稷万劫不复,大臣们曾经多次上疏谏言,希望朱瞻基可以多读书,少游玩,以国家人民为重,甚至还有大臣因此被打入大牢。

  《明史》记载:“戴纶由于谏言被抓回京城,被锦衣卫审判,由于态度强硬,朱瞻基十分愤怒,不仅杀了他还抄没全部家产,甚至他的一众亲人还受到牵连,一直到了英宗即位后才被平反”。

  图片:明宣宗朱瞻基吃饭剧照

  2、爱玩不耽误治国

  有很多人在看待皇帝的时候都会带着“有色眼镜”,发表出来的言论也有失偏颇,好像玩蟋蟀就是昏君的“标配”,当然了,在数千年中国历史上的确有这样的昏君出现。

  比如北宋末年的宋徽宗、明朝晚期的明熹宗,再比如引发安史之乱的唐玄宗,他们都是历史上典型玩物丧志的皇帝,但这不能说皇帝就不能有自己的爱好。

  好比唐玄宗李隆基,他执政后期虽然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但在前期依旧文治武功开创了大唐的“开元盛世”,成就完全不输唐太宗李世民。

  再者来说,盛世太平下出生的皇帝,从小锦衣玉食,受到的教育也是当时最先进的,在这种大环境下,他不可能只去学习治国打仗这些事情,肯定会有各种爱好,这是无可厚非的。

  其实一个好皇帝是知道自己身份意味着什么的,从心底也知道该怎么做,事实证明这些大臣们的担忧是多余的,朱瞻基用实际行动告诉了世人他是个怎样的皇帝。

  图片:明朝大臣们剧照

  二、为政举措可圈可点

  1、对内的一系列改革

  明宣宗朱瞻基和其父朱高炽执政的这个时期,明王朝的综合国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社会清明,人民富足,后世称为“仁宣之治”,朱瞻基在位的时间远长与其父,在治国方法上也很有一套。

  首先,朱瞻基加强了皇权,从表面上看他虽然爱玩,可在集权方面的手段丝毫不亚于其祖父朱棣,他解决了父亲时代没有完成的藩王宗室隐患,把自己的叔叔朱高煦给灭掉,还让朱高燧交出了手中的兵权。

  其次,他努力培植自己的政治势力,重用贤臣,最有代表性的当属“三杨”。“内阁三杨”是明朝最著名的贤臣典范,他们就出现在朱瞻基执政时代。

  “三杨”是指名臣杨士奇、杨荣和杨溥,他们每一个都是饱学之士,日常帮助朱瞻基处理国事并提出指导意见,是促使“仁宣之治”出现的主要功臣。

  当然了,除了“三杨”之外,朱瞻基手下还有很多的能臣异士,每个人都在适合的位置上发光发热,而朱瞻基本人对于大臣们的建议也都是虚心接受,君臣和睦,国家自然强盛,政治自然清明。

  图片:内阁三杨剧照

  2、对外扩大原有优势

  在对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在朱瞻基刚刚执政时候选择了主动结束对外大规模军事行动,主张与民休养恢复国力,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对于一些有必要打的仗他完全不犹豫。

  根据史料记载,朱瞻基很重视北部边患,还带兵亲自出击蒙古,亲手射杀敌人,极大鼓舞了士气,并最终赢得了胜利,确保了边境的安稳繁荣。

  对于一些没必要打的仗,朱瞻基从不穷兵黩武,比如安南地区,在朱瞻基眼中就犹如鸡肋,与其劳民伤财不如主动放弃,所以朱瞻基时代,明朝的军事实力上升到了新高度。

  图片:朱瞻基亲自带兵剧照

  第二个方面就是组织了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宣德五年,即公元1431年初,朱瞻基以外藩诸多不来朝贡为由,命令郑和再次率领庞大的舰队远下西洋。

  由于郑和操劳过度于印度西岸去世,舰队后在王景弘的率领下顺利返航,于宣德八年七月抵达南京,根据史料记载,这次远航西洋,整个舰队共有近两万八千人之众,这也是郑和一生最后一次下西洋,从此中国的海外航线开辟事业告一段落。

  图片:郑和下西洋剧照

  综上所述,朱瞻基的事业是建立在自朱元璋开始,到父亲朱高炽三代人基础之上的,当时的明朝国力已经到达了巅峰,不管是文治武功,朱瞻基面临的压力都比较下,甚至在郑和下西洋的帮助下一度出现了万国来朝的盛事。

  何况朱瞻基也不是个昏庸的皇帝,双管齐下结合在一起,想要不开创一个盛事都困难,至于说他是否爱都蟋蟀,这个根本就不能用在评价一个帝王上面,而且综合来看朱瞻基完全拥有玩蟋蟀的资格。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