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于谦为什么会对夺门之变袖手旁观?他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7分类:历史

  跟着历史屋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于谦

  夺门之变发生得太突然,于谦根本就不知情!就算于谦知情,也没有阻止的能力,根本就没有什么所谓的“坐视”!

  景泰八年即1457年正月十六晚上,将领石亨、大臣徐有贞、太监曹吉祥等,突然“攻”入南宫,救出被朱祁钰囚禁八年之久的朱祁镇,并拥戴他重新坐上皇位。

  第二日,朱祁镇就展开了血腥的报复,首当其冲的正是保卫北京有大功的于谦!

  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中大败,成为瓦剌的阶下囚,瓦剌骑兵直逼北京城下。在这个危急关头,于谦等拥立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登基,迅速稳定了军心民心,守住了北京城。

  瓦剌无奈之下退兵!没想到的是,没过多久,瓦剌居然放回了朱祁镇,被朱祁钰囚禁在南宫,一直关了八年,直到发生“夺门之变”。那么,作为兵部尚书,于谦为何毫不知情,“坐视”南门之变的发生呢?

  夺门之变发生在内宫

  于谦于朱祁钰有拥立之功,又是保卫北京的大功劳,官封兵部尚书,堪称代宗一朝的第一人。

  然而,于谦职位再高,他也是个外臣。皇宫内发生的事件,他又如何得知呢?

  再者,于谦性格孤耿,不喜结党,也不喜欢那些蝇营狗苟的内外勾搭之事,在宫内根本没有眼线,没有人给他通风报信,他却又如何采取措施呢?

  此外,当天正好是正月十六,又是深夜,就算见闻此事,谁又料到他们会在这个时间节点发动呢?

  徐有贞等保密工作做得好

  石亨、徐有贞都和于谦有“仇”。

  瓦剌骑兵在北京城下耀武扬威,北京即将面临覆灭,外部的巨大压力,让他们能够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同抗敌求生。

  瓦剌退兵,明朝转危为安时,这种矛盾就开始突显出来!论功劳,他们无论如何也比不上于谦,一辈子都要被于谦压着。

  所以,这些野心家决定冒险来一次政治投机。徐有贞当天晚上出门前,对妻女交待说:“我要去办一件大事,办成了是国家之福,办不成我徐家就是灭顶之灾。你们自己要有心理准备。 ”

  这是押上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啊!石亨也是一样!这种抄家灭族的大事,他们当然是守口如瓶了!对于于谦,他们更是防之又防!

  在整个行动中,他们动用的是自己豢养的家丁门客之类,并没有“触动”军队!而且整个行动顺利得近乎于奇迹,几乎没有任何阻拦就救出了朱祁镇 ,成功登基。

  保密工作做得好些之好,整个行动又快如闪电,根本容不得宫外反应过来就已经大功告成!

  于谦根本无法调动兵马

  于谦是兵部尚书,在北京城内的威望一时无两,可他要调动部队,却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明朝的军权,是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的。没有皇帝的命令,任何一个将领都调不动一兵一卒,谁敢调动,那就是谋反!

  于谦纵然是兵部一把手,也绝不可能把人拉出来,皇权在时人的心里,是至高无上的!就算把人拉出来了,也绝没有人敢和他一起进攻皇宫。

  于谦总不能一个人提着把刀杀进皇宫吧?于谦就算有这个能力,他也不会这么做啊!

  此外还要考虑到时间差,就算军队听他的,从接到消息,再去调动部队,然后进攻皇宫,那需要多少时间?南门之变进行得如此迅速,根本就来不及!

  结语:朱祁钰和于谦,是一对政治上的傻子。

  朱祁钰一直没有忍心杀掉朱见深,于谦心里只有江山社稷和黎民百姓。正是因为他们的”幼稚“,两个人先后丢了性命。可叹!

  心慈手软的朱祁钰对亲情的重视,一心为国的于谦对大义的坚持,用政治家的眼光来衡量确实挺傻,可中国如果没有这样的傻子,那还叫中国吗?

  1465年,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即位,是为明宪宗!他亲自为于谦平反冤狱,恢复官位名誉,改于谦北京故居为“节忠祠”,杭州故居为“怜忠祠”,还了于谦一个公道。

  公道,自在人心!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