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死后,真的有十万多军民为他伤心落泪吗?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8分类:历史
三国时代,蜀汉的发展历史有2个转折点。第一个转折点是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从此刘备的人才班底有了质的提升,战略决策水平开始大幅提升。第二个转折点是关羽丢失荆州,兵败被杀。此次事件使得蜀汉最精锐的荆州兵团损失殆尽,并且由此引发夷陵之战的惨痛后果,使得蜀汉伤兵损将元气大伤。刘备在接二连三的打击下,身心崩溃,一病不起,诸葛亮时代由此开始。
诸葛亮的才能毋庸置疑,但有句唐诗说得好,“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蜀汉后期发展面临的诸多困难,其中有一项,连神通广大的诸葛亮也无可奈何。这个困难就是蜀汉军事人才出现断层。刘备本人就是个杰出的军事家,与他手下的法正、关羽、张飞、黄忠、马超、赵云等人,共同组成了蜀汉的军事人才架构。
然而随着刘备、法正的病故,关张马黄四将的先后死去,蜀汉军事班底几乎全面崩塌。诸葛亮纵然才干超群,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度陷于被动局面,身为一国丞相,却不得不亲自上阵,带兵六出祁山与曹魏厮杀。后人多为此感慨诸葛亮鞠躬尽瘁,事必躬亲。其实诸葛亮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手边实在无将可用,没有能够统帅大军的将帅之才。
诸葛亮意识到到这个问题之后,马上开始着手发掘培养军事人才。很多人以为姜维就是诸葛亮钦定的军事接班人,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诸葛亮最初并不看好姜维,从姜维的发展轨迹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姜维是228年归降蜀汉,但此后晋升极为缓慢。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只参与了最后一次,到诸葛亮死时,他才担任辅汉将军等杂号将军,人微言轻。直到他归降蜀汉之后的第19年,即公元247年,他才升任卫将军,正式进入决策层的高位。
早在姜维发迹之前,诸葛亮就已经选好了军事接班人,此人就是马谡。多少年来,马谡在世人心目中形象已经被定格,成了一个纸上谈兵的嘴炮将军,其实这是一种很大误解。在蜀汉后期大臣中,马谡的军事才能是毋庸置疑的,也是蜀汉后期极少数具有真正的将帅之才的人物之一。
马谡之所以会遭遇街亭大败,并不是他才能不济,而是被诸葛亮拔苗助长、急于求成之心害死的。俗语说“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如上文所说,姜维归顺蜀汉将近二十年,久历戎行,才得以升任独当一面的统军大帅。而马谡多年以来一直是蜀汉的地方行政官吏,虽然有军事天赋和战略眼光,但缺乏实际战争经验,如果在军中先历练几年,再委以重任,必能承当大任。
但诸葛亮一生谨慎,这次却不知怎么昏了头,急吼吼地把马谡调到军中,在几乎没有任何实战经验的情况下,非常仓促地让他上阵打仗,而且初次上阵就委以重任,独当一面。《三国志》记载,“时有宿将魏延、吴壹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很多人都看出这么干不妥,马谡初次上阵不应该委以重任。
但诸葛亮却固执己见,不听人言。结果马谡也倒霉,偏偏碰上了魏国名将张郃,连诸葛亮都对他忌惮三分,初出茅庐的马谡碰上这样老辣的对手,必定吃亏。马谡丢失街亭导致蜀汉第一次北伐大败亏输,诸葛亮没办法对国人交待,只得把马谡推出去当了替罪羊。
《襄阳记》记载,马谡被杀后,蜀汉十万多军民都为他伤心落泪,“于时,十万之众为之垂涕”。马谡虽死,但他的军事才能是不容置疑的。《三国志》记载了马谡关于战争的一段名言:“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被后世誉为用兵之道的最精彩的论述之一,千百年来让无数将帅奉为圭阜,得以传诵千古。以至于很多人常常把这句话误认为是兵圣孙子说过的,其实乃是出自马谡之口。
上一篇
已经是第一篇了下一篇
学习英语必看的100部美剧,赶快转发收藏吧!
猜你还喜欢
- 03-09 汉武帝既然后悔太子刘据的死 汉武帝为什么不传位给刘病已
- 11-30 在三国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曹操又是如何享年六十六岁?
- 11-30 建安二十四年到二十五年之间,为何成了三国的关键年份?
- 11-30 三国时期武将投降是很常见的,为何唯独于禁投降非议多?
- 11-30 张飞这个三国有名的猛将,为何却被自己的手下在半夜杀死?
- 11-30 三国谋士多如过江之卿,夏侯氏为何是武将中的佼佼者?
- 11-30 古代的士兵都是怎么来的?兵制经历了哪些变迁?
- 11-30 对于战略要地街亭的丢失,真是诸葛亮看错了马谡吗?
- 11-30 在三国耀眼的星光下,哪些人才一身本事却遭世人遗忘?
- 11-30 贾诩是三国时曹魏的著名谋士,他最后又是怎样的结局?
- 11-29 如果将刘邦放在三国乱世,他能重新建立一个新的汉朝吗?
- 11-29 到了汉末三国时期,杂号将军得到了怎样广泛的应用?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