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吴三桂为何要杀绝南明?真相是什么?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5分类:历史

  跟着历史屋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吴三桂

  明朝末年,内忧外患,崇祯年间天下大饥,百姓民不聊生,义军席卷北方;同时关外的女真人建立后金政权,在辽东攻城略地,和明朝打得不可开交。

  天灾人祸的重压之下,大明王朝风雨飘摇。

  1644年,明军将领孙传庭在潼关大败,闯军势如破竹一路攻下北京,崇祯皇帝吊死煤山。李自成的闯军进了京城,但转眼又被吴三桂联合着清军打败,满清由此开始全面南下中原。

  吴三桂此人在历史上可谓臭名昭著,是中国著名的“明奸”,不仅被清朝写进了"贰臣传",后来的文人也在各种文艺作品中对其口诛笔伐。

  他一生反复无常,先叛明,后来在康熙年间造反反清,这就是著名的"三藩之乱"。三藩之乱中吴三桂兵强马壮,一度打过长江,有夺取天下之势。他当时打出了"恢复大明"的口号,但奇怪的是天下百姓,甚至清朝的上上下下都对其却嗤之以鼻。

  按理说明朝刚灭亡不久,汉族百姓人心思旧,为什么吴三桂的"复明"口号无人响应呢?其实这跟吴三桂自己的所作所为有关系。

  吴三桂的"复明"口号在天下人眼中就是个笑话,因为天下人都记得吴三桂的所作所为。在三藩之乱爆发的十几年前,吴三桂曾在昆明亲自下令杀死了南明最后一位皇帝——永历帝。

  不过在此之前,让我们先来细数一下吴三桂的罪状。

  1644年,他放清军入关,引狼入室打败了李自成,却让满清得到了入主中原的机会。之后在清军南下路上,吴三桂帮满清消灭起义军,鞍前马后,立下了汗马功劳;北方平定后,他和另一个“明奸”洪承畴一起经略南方,同以大西军为主力的永历朝廷血战。

  此时张献忠已死,孙可望的大西军在经营云南之后实力大增,已经效忠永历帝。大西军名将李定国、刘文秀常在跟清军的战斗中占上风。

  这时又是吴三桂,先在四川打败了刘文秀率领的明军,平定重庆、成都。后来他又带兵进军西南,配合八旗军打败李定国,从缅甸抓回永历帝处死。

  可以说吴三桂此人,正是明朝覆灭的第一推手。这样的一个叛徒加刽子手,他说的"复明"口号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再说说永历帝,他的人生也是可悲可叹的。

  中国历史上的南朝不少,东晋和宋齐梁陈,还有南宋都是偏安一隅,也有百年国祚。但是明朝不同,北京陷落后,整个明朝如多米罗骨牌倒塌,南明弘光政权一年而亡,剩下的隆武、永历政权都是流动政权,被清军和投降的明军追着打。

  永历帝的一生多灾多难,他本身是明朝的桂王之子,在父兄死去后继位。他本无天子之命,却在明末的烽烟中被强行推到前台,先成为监国,后来又称帝,建立永历政权。

  当时中国北方已经被基本平定,但是在南方尤其是西南地区,反清势力依然庞大。永历政权背靠的是孙可望率领的大西军,大西军以云南为根据地,实力雄厚,手下还有李定国、刘文秀这样的猛将,战场上不输于清军。

  前期的大西军在西南地区势如破竹,刘文秀北上进攻四川,李定国东进贵州湖南,在前期都有很大优势。尤其是李定国在湖南两厥名王,杀死尼堪和孔有德两位清朝王爷,让整个南方反清势力为之一振。

  可惜的是,后来大西军首领孙可望野心爆棚,擅权专断,猜忌李刘二人。最终他和李定国产生间隙,李定国带兵南下广东,大西军产生分裂。永历政权在大西军内斗中元气大伤,孙可望在斗争失败后叛降清朝,李定国也因为多次兵败而独木难支,被迫退守云南和缅甸的交界处。

  永历帝在云南无处落脚,最后在末代沐王府传人沐天波的陪伴下投奔缅甸。吴三桂想用永历帝换自己的荣华富贵,带兵进入缅甸追击。最后缅甸王莽白以"咒水"为幌子设下圈套,诱杀沐天波,捉住了永历帝送给吴三桂。

  此时是康熙元年,皇帝年幼,朝廷大权在一帮元老重臣手上。永历帝被捕后清廷还没下令怎么处置他,吴三桂就上奏请求昆明将永历帝处死,这是为什么呢?

  1662年初,吴三桂从缅甸王莽白手里得到了永历帝朱由榔,将其关在昆明的篦子坡金蝉寺。三个月之后的4月8日,还是在篦子坡,吴三桂的心腹吴国贵用弓弦勒死了永历帝父子。

  吴三桂杀朱由榔在历史上颇受非议,毕竟他曾是明朝大臣,"弑君之罪"是中国古代是遗臭万年的大罪状,吴三桂本可将其交给朝廷处置,为什么非要自己动手呢?

  有人觉得吴三桂太笨,因为缺乏政治头脑才做出这种事。其实看看吴三桂的人生,他反复无常,叛明后来又叛清,这种见风使舵的聪明人,做事肯定有自己的理由。

  吴三桂杀永历,其实是是用这个末代皇帝的脑袋,做自己荣华富贵的垫脚石。稍微分析一下当时的局势就能知道,于内于外,吴三桂非杀永历不可。

  首先是当时的清朝看到天下已定,对这些明朝降将有了提防。

  王朝建立初期本该论功行赏,但吴三桂的身份很尴尬,这让他有危机感。第一他是汉人,清朝很难将他跟满人一样对待;其次,作为一员降将,吴三桂一直不受朝廷信任,他身边一直有八旗将领伴随,其实就是监视。

  吴三桂在云南讨伐永历帝,定西将军爱星阿、安南将军卓罗都在他左右,这让吴三桂感觉朝廷对他不放心。所以亲手杀永历帝,是吴三桂纳的投名状。背上弑君之名,在史书上会遗臭万年,吴三桂这是告诉大清朝廷:自己无法回头了,一定真心实意跟着满清。

  第二,杀永历帝,是一招杀人诛心的狠招。

  当时中缅边境有李定国和白文选带着明军残部游荡,他们一直在打算营救永历,还曾跟缅甸军队交过手。李定国是个强劲的对手,虽然现在山穷水尽,但是他在云南少数民族中很有威望,吴三桂也不敢轻视他。

  李定国是忠心耿耿一心效忠永历帝的,吴三桂认为杀了朱由榔,明朝就再也无人能继承皇位了,才能彻底断绝李定国的希望。

  吴三桂对前朝皇帝的心狠手辣让满族八旗将领都很惊奇,一开始他居然想将永历全家斩首,但是爱星阿和卓罗都不同意。他们觉得永历好歹是堂堂的皇帝,斩首太过残忍,也不体面。于是吴三桂改用弓弦勒死永历帝,给他留了个全尸。

  1662年4月8日,永历帝全家被勒死在篦子坡,他的死讯很快从昆明传了出去,但是山中的李定国还不知情。两个月后的6月11日,名将李定国当天正是生日,他在勐腊军中得知皇帝已死之后悲痛欲绝,一病不起。6月27日,李定国病死在勐腊,享年42岁。这一年,正好是康熙元年。

  临死前,李定国交代儿子:"宁死荒郊,勿降也。"

  永历帝和李定国死后,南明的斗争基本结束,云贵平定,吴三桂也因功受封亲王,离他梦想中"世镇云南"的目标又进了一步。

  但是现实很残酷,在第二年,康熙皇帝就以边境战事结束为理由,收回了吴三桂的"平西大将军印",这让吴三桂感觉到了些许恐慌。康熙6年,朝廷又收回了云贵两省督抚的任免权,吴三桂的权力不断被压缩。

  康熙12年,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上表朝廷告老还乡,康熙批准,下令撤藩。吴三桂此时的春秋大梦终于醒了,自己想做第二个"沐王爷"是不可能的,清朝不会信任他们这些"贰臣"。撤藩令下到昆明,吴三桂再次撕破脸皮造反,拉上同是藩王的尚可喜和耿精忠,一起反清复明。

  三藩之乱前期声势浩大,席卷南方,但是清朝此时根基已稳,三藩和康熙在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进行对峙拉扯,前后长达8年。

  康熙17年,三藩之乱进入后期,局势开始向清朝有利的方向变化。同年,吴三桂以七十四岁高龄在衡阳称帝,但仅仅5个月后,他就病死在湖南衡阳。

  三年后,三藩之乱平定,康熙皇帝下令将吴三桂的尸体碎尸万段,残骸发往中国各个省份示众。这位反复无常的一代枭雄,心狠手辣,叛国弑君,最后落得个死无全尸,也着实让后人叹息。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