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王越为明朝做了哪些贡献?他在抗击毛里孩的战争中起什么作用?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6分类:历史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屋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王越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明景泰五年(公元1454 年),随着也先于内讧中被杀,瓦剌与明帝国的恩怨情仇终于告一段落。但是,明帝国与蒙古诸部的纷争却没有结束,反而越发复杂。

  幸运的是,此后有一位杰出的明军将领继承了明朝未尽的“搜套”、“捣剿”大业, 并在其之上作出了震古烁今的功绩。他就是明朝著名将领王越。

  王越初到大同赴任,便着手完善大同镇的边防事务。他整军经武,修城筑堡,鼓励农商。王越在大同边防的建设成果, 不过数年就在抗击毛里孩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杨信“搜套”计划随毛里孩请求封贡而终止,实际上这只不过是毛里孩太师的缓兵之计,而且这一番掩人耳目的表演多半是其在内战中实力大减后,用来转嫁矛盾的阴谋。太保会昌侯孙继宗在奏报中称:

  “虏酋毛里孩久住河套,近于大同西路一带屯住,欲称入贡踪迹诡秘莫测。其奸传闻其与阿罗出、阿失帖木儿自相讐敌, 所以不敢北还沙漠。欲东入大同复惧我加兵,佯为款塞,或言其欲肆陆梁而未得其便。假好辞以缓我,俟得衅而长驱二者之言。”

  成化五年冬,阿罗出这位在《蒙古源流》中被冠以“巴图尔”(即勇士)之称的猛将, 率部自漠北南下,越过冰封的黄河重新进入河套,拉开了新一轮“套患”的序幕。十一月,他的军队进犯榆林,被明朝击败。十二月,有万余蒙古骑兵逼近延绥边墙。

  成化六年正月,王越赶到镇城榆林。他作出部署,明将许宁与范瑾分别领兵由西路的龙州、镇靖与东路的神木出发,王越自己亲率骑兵由中路的榆林进发,为两路援应。激战首先在东路的厓窰川爆发。在两路明军的夹击下,敌军败退,明军乘胜追击至沙峰子等处。西路许宁于梨家涧与敌军相遇,明军“转战三十余合皆捷”, 残余敌军一路溃逃至塞外。

  延绥镇捷报频传,警报解除。但是王越考虑到延绥难以供给外镇援军的粮草,于是擅自回师偏头关。结果延绥马莲岘一带又传出了敌情。这引起了兵部的不满,欲追究他“擅回之罪”。最后王越得到了宪宗的赦免, 并获命屯兵于延绥镇附近,伺机行事。

  这支寥寥数百人的明军与赶来支援的右哨立即下马结成紧密的阵列。在顽强地承受了敌军数十次冲击后,明军终于等来了主力。随着前哨、右哨以及王越、朱永麾下的官军陆续进入战场,胜利的天平逐渐倒向了明军一侧。阿罗出带领全军撤退,登上四口川的高地,凭借有利地势据守。然而这道败卒构筑出的防线在士气大涨的明军面前就像一层纸般脆弱,蒙古人的防御被明朝赶来的追兵轻而易举地撕破。蒙古军队再度落荒而逃,遗弃的盔甲马匹以及掠夺的牛羊器物掩丘蔽野。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