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一位被写入正史的女将军:揭秘秦良玉的传奇生平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30分类:历史
今天历史屋小编给大家带来秦良玉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在历史上如果一个女人想在正史的记录中留下姓名和事迹,通常是因为她的儿子或丈夫做出了什么重大的事,但只有秦良玉可以与古时候的男性相同,是唯一一位被写入正史的女性英雄人物。
在古代,只有秦良玉这一位女性将军被正式列入国家编制,而这位巾帼英雄的事迹,却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被淹没,在当时,她和许多男将军的地位是一样的,与他们平起平坐。
当国家陷入危难时,她挺身而出,为了挽救早已千疮百孔的大明朝,奋战到底,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说,秦良玉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是一个唯一的的奇迹。
秦良玉出生于明朝万历二年,她的父亲是秦葵是明朝的岁贡生,也是个官宦家庭。虽然秦氏家族是书香门第,但也一直有习武的传统,家里的祖训就是“持干戈以卫社稷”。在最初几年,他们聚集了当地村民来训练并成立了类似民兵的组织,而且逐渐的扩大规模。早在嘉靖年间,当谭纶平定四川叛乱的时候,秦家就已经有参与战斗,秦葵还立下过战功。
在这样一个家庭中长大,秦良玉不仅受到儒家文学思想的影响,而且还有军事方面的熏陶。小时候秦良玉就表现出了过人的能力,可谓文武双全,从小,她和她的兄弟一起学习骑射,但秦良玉学到的东西要比她兄弟多。
秦葵是既高兴又觉得惋惜,惋惜秦良玉是个女儿身,要不然一定可以成为建立丰功伟业的大将军。让秦葵意想不到的是,秦良玉最后真的成为了大将军。
秦良玉二十一岁时成婚,可以说,这场婚姻也成了秦良玉一生的转折点。她的丈夫是宣慰使马千乘,因此,她有机会随丈夫参与战斗。结婚没多长时间,马千乘带领三千人进行被称为“万历三大征”之一的播州之役,秦良玉就负责后勤的粮草工作。
此一战这对夫妻施展出了她们的本事,一下子攻破七座城池。在战争结束后,马千乘率领的这三千人立下赫赫战功,但秦良玉并没有争夺功绩,主动退出,也没有参与任何封赏。
在这之后,马千乘因为无意中冒犯了宦官邱乘云,于是邱乘云诬告马千乘,马千乘因此入狱,最后在监狱里死了。丈夫去世后,秦良玉代任了丈夫的职务,正式出征扛起大旗。
秦良玉在掌管兵权后,对下属的要求极为严格,内部纪律严厉,她的军队所持的兵器是白木制作的,所以被称为“白杆兵”,是明朝时期战斗力非常强的军队之一。
在后金打入大明时,萨尔浒失守,辽东的情况处于危险之中。秦良玉亲自率三千白杆兵,还有她的兄弟秦邦屏和秦民屏一齐上阵。秦氏兄弟先带领白杆兵率穿越浑河,与后金大军血战,但被围困。秦良玉亲自带领军队过河,杀入围剿,救出了她的兄弟。
之后秦良玉进行了强烈抵抗,并与清军长期抗争。在这时除了清军外,秦良玉还需要与反王张献忠作战,张献忠与秦良玉进行了几次战斗,但张献忠都被秦良玉打败,后来张献忠就从未敢与秦良玉再次交战。
秦良玉的儿子马祥麟、儿媳张凤仪也是英勇善战之人,最后他们都与大明朝共存亡,战死沙场。可以看出,在秦良玉的领导下家族的人不论男男女女都是武将之才,很有民族气节,甚至可以媲美“杨家将”。
只可惜秦良玉的白杆兵太少,力量太小了,无法使大明重复新生,这有点令人遗憾。无论是张献忠的叛乱还是清军入关,秦良玉虽尽了最大努力,但都没能阻止。就算崇祯帝给予秦良玉厚望和鼓励,也不能改变明朝被灭亡的结果。
但这并不影响秦良玉获得无数的荣誉,虽然她抵抗了清朝,但乾隆帝依然给秦良玉修建了石柱太保祠。而现在所保存的秦良玉的文物基本上都是从太保祠来的。
秦良玉戎马四十余年,征战大江南北,到了南明隆武的第二年,清军攻下京城,这时,秦良玉已经七十三岁了,她虽然清楚地了解了与敌人之间的巨大差距,但她还是继续坚持反清复明,并准备带领军队到福建抗击清朝。但是后来隆武帝被活捉,反抗计划也就没能实施。两年之后,秦良玉也寿终正寝,去世了。
上一篇
已经是第一篇了下一篇
学习英语必看的100部美剧,赶快转发收藏吧!
猜你还喜欢
- 03-09 汉武帝既然后悔太子刘据的死 汉武帝为什么不传位给刘病已
- 11-30 与正规军比起来,明朝锦衣卫的整体作战能力很强吗?
- 11-30 明朝火器究竟有多厉害?在当时有哪些引以为傲的火器?
- 11-30 明朝火器在当时处于一个什么水平?为何说只是“略”高?
- 11-30 明朝在防线上设立九边重镇后,其总兵力共有多少人?
- 11-30 在明朝弘治年间,朝廷陆续设立了哪九个军事重镇?
- 11-30 朱翊钧是明朝第13位帝王,他为何不再踏进金銮殿一步?
- 11-30 明朝也是个大统一王朝,为何没有出现后宫干政与外戚专权?
- 11-30 明朝的梃击案究竟是郑贵妃所为,还是太子朱常洛自导自演?
- 11-30 锦衣卫这个天子亲军,在明朝这个内外环境是如何衰落的?
- 11-30 古代大臣上朝时,他们手中的板子是什么作用?
- 11-30 明神宗的什么承诺,势必会引起明朝重大的政治危机?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