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盘点建文帝朱允炆手下的四位战将,他们分别有哪些战绩?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6分类:历史

  今天历史屋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建文帝四大战将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燕王朱棣的大军兵临南京城下,谷王 朱橞与曹国公 李景隆 开金川门迎降,京师遂破,宫中燃起熊熊大火,建文帝不知所踪,历时四年之久的靖难之役以燕王朱棣的最终胜利而告终。在这场南北之战中,涌现出了一批勇猛善战的武将,他们在战争中的表现也时刻影响着天下的形势。建文朝有四员战将善于领兵作战,然而这四人的命运却完全不同,他们或拒绝投降后被凌迟处决,或投降之后也因新皇帝的猜忌被逼自杀而死。

  长兴侯耿炳文,明朝开国功臣,早年承袭父职,屡次打败张士诚的军队,历任总兵都元帅、大都督府佥事等职,后随常遇春、徐达攻打大同、陕西等地,屡立战功。以军功封长兴侯,以善守而著称,是洪武末年为数不多逃过朱元璋猜忌的功臣之一。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起兵叛乱,建文帝朱允炆任命耿炳文为征虏大将军,统率副将军李坚、宁忠北伐,当时耿炳文已经六十五岁。八月初,耿炳文部到达真定,但在滹沱河一役中遭到朱棣军的突然袭击,南军先锋九千人全部被杀,自相践踏,被踩死者不可数计,耿炳文败入城内坚守不出。建文帝遂以李文忠之子曹国公李景隆为大将军,代耿炳文统领其军,这位老将的军事生涯也就此结束,之后归家闲居。当然,对于自己曾经的劲敌和对手,朱棣绝对不会放过他。永乐元年(1403年),刑部尚书郑赐、都御史陈瑛弹劾耿炳文僭越穿戴龙凤衣物意图谋反,耿炳文自杀而死,其三个儿子也遭株连被杀。

  历城侯盛庸,是靖难之役中南军的主要将领之一。洪武年间,盛庸官至都指挥。建文元年(1399年),盛庸以参将的身份跟随耿炳文伐燕王朱棣。建文二年(1400年)四月,李景隆败于白沟河,逃往济南。燕兵跟随而至,李景隆又南逃。盛庸与参政铁铉全力固守,燕兵围攻济南三月不下。盛庸、铁铉乘夜出兵袭击,燕兵大败,解围而去,盛庸等乘胜收复德州。九月论功时,盛庸被封为历城侯,食禄一千石。盛庸随即被命为平燕将军,任总兵官。建文年间,盛庸率军与燕王朱棣作战四年,前期多次将朱棣击败,并斩杀朱棣帐下数员骁将。朱棣攻入京师后,盛庸举众投降,朱棣虽继续任用盛庸,但对于颇有猜忌。永乐元年(1403年),盛庸辞去官职。不久,千户王钦揭发盛庸的罪状,都御使陈瑛弹劾盛庸心存怨恨,图谋不轨,盛庸因此自杀而死。

  平安,小字保儿,明朝早期将领、官至北平都指挥使。早年随朱棣出塞作战,父亲死后,继任为济宁卫指挥佥事。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以列将的身份随耿炳文北上平乱。建文二年(1400年)至建文三年(1401年),在靖难之役中屡败朱棣,斩杀其将数人。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大败南军,平安被俘,同年朱棣命其为北平都指挥使。永乐七年(1409年)三月,不被重用的平安被逼自杀(朱棣曾言:平保儿尚在乎?)。平安自建文元年(1399年)7月,以先锋之职参加战役以来,分别于建文二年(1400年)四月、建文三年(1401年)三月、七月、八月、建文四年(1402年)四月于白沟河、单家桥、杨村等地屡败燕军,击杀燕军骁将王真等数人,败燕将房宽、陈亨、薛禄、李彬等七人,擒获薛禄,两次险些刺死朱棣,燕将中无人敢挡其锋,威名赫赫,战功无数,整个靖难之役中,朱棣屡次和南军大战,所向披靡,唯独在对平安、盛庸二人时才会挫败。

  徐辉祖,明代大将、中山王、魏国公徐达长子,英姿非凡,有才气,以勋卫署左军都督府事,袭爵魏国公。建文年初,加封太子太傅,数次奉旨前往陕西、北平、山东、河南练兵。曾力劝建文帝将朱棣的三个儿子扣为人质,但未被采纳。建文三年四月,徐辉祖奉命参加白沟河之战,率军成功掩护李景隆撤退。建文四年正月,朝廷命徐辉祖带兵北上,与燕兵交战于齐眉山,南军大胜,斩燕将李斌。但正当徐辉祖率军节节胜利之际,建文帝又将其调回以守卫京城,以至大好形势功亏一篑。等到燕兵过江攻打南京时,徐辉祖还在带兵抵抗。朱棣入京后,徐辉祖留在父祠,不肯迎接朱棣,随后被关进监狱。朱棣亲自召见询问,徐辉祖一言不发,不肯下拜并拒绝推戴。朱棣大怒,想要诛杀他却又中止(因其开国功臣之后,其姐姐又是自己的皇后)。不久,勒令他返回私宅,革去俸禄和爵位,永乐五年(1407年),徐辉祖抑郁而终。朱棣以“中山王(徐达)不可无后”为理由,由其长子徐钦继承魏国公爵位,明神宗时,朝廷录建文忠臣,在南京设庙祭祀,以徐辉祖居首,后追赠太师,谥忠贞。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