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毁誉参半的开清功臣,洪承畴的历史评价如何?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9分类:历史

  说到洪承畴,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历史屋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

  康熙四年(1665年)二月,一位七十三岁的老人病死于北京,他的一生一直是在毁誉参半中度过,他本是明朝能臣,位高权重,皇帝对其信任有加。但在战败被俘之后他又选择了投降满清,帮助八旗劲旅反过来攻灭故国,为清军平定江南立下汗马功劳。然而他的病死却并没有引起清廷更多的关心和关注,清朝的皇帝在用完这个为他打江山,出主意的大忠臣之后,只给了他一个三等轻车都尉(位列公、侯等五爵之后)的世职。而和他一样降清的汉将中如吴三桂、耿仲明、尚可喜等早已经是手握重兵藩王了。这个不受待见的大臣就是历任两朝的洪承畴。

  洪承畴,字彦演,号亨九,福建泉州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累官至陕西布政使参政,在镇压明末农民起义中立功,升任延绥巡抚、陕西三边总督,崇祯十二年(1639年)转任蓟辽总督,松锦之战战败后被清朝俘虏。洪承畴本是明朝能臣,位高权重。松山兵败,举朝大震,都以为洪承畴必死无疑,崇祯皇帝极为痛悼,辍朝3日,以王侯规格“予祭十六坛”,七日一坛,于五月十日亲自致祭,还御制“悼洪经略文”明昭天下。祭到第九坛时,洪承畴降清消息传来,舆论大哗,崇祯帝的这些举动也沦为了天下人眼中的笑柄,明朝士民更是直斥洪承畴为卖国求荣的小人。洪承畴降清后,清太宗皇太极表面上对他恩礼有加,实际上并未放松对他的防范,使其在家,不得任意出入,终皇太极一朝,除咨询外,也没有任以官职。

  一直到清军入关后洪承畴才开始被清廷重用,以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衔,列内院佐理机务,翌年赴江南任招抚南方总督军务大学士。洪承畴帮助清廷灭掉南明中最有势力的弘光政权、福王朱由崧。清军攻下南京后,改南京为江宁府,派洪承畴为江南总督,招抚江南各省。洪承畴总督军务,招抚江南,经略西南。他工作十分卖力,劳累得几乎双目失明,为清军平定江南立下汗马功劳。也镇压屠杀许多江南抗清义军,斩杀了拥护明王室内的义士,如左佥都御史金声、大学士黄道周、明宗室长乐王朱谊石等领导的抗清武装皆被其歼灭,洪承畴的所为遭到抗清人士的一致唾骂和谴责,连他的母亲和亲弟弟洪承畯也面责他不忠。但他的官却越做越大,顺治十年(1653年)时,他已经是太保兼太子太师,弘文院大学士、兵部尚书,经略西南五省军民的封疆大吏。但此时的洪承畴已经是年过六十,因年老体衰、目疾加剧,对政务也越来越力不从心。

  顺治十八年(1661年)五月,洪承畴疏乞休致,四年后病死于北京,时年七十三岁,清廷恩赐祭奠如制,谥文襄,清朝的皇帝在用完这个为他打江山,出主意的大忠臣之后,只给了他一个三等轻车都尉(位列公、侯等五爵之后)的世职就把他的功劳给打发了,洪承畴牺牲名节、效力20年、几经大战引导清朝坐稳江山,只换来了小小的轻车都尉,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讽刺。他死后,他的后人当然也没有得到更多的关心和关注,惟一的儿子洪士铭也只做到了太常寺少卿(正四品)的官职。这还不算完,过了近百年后的乾隆帝时期,乾隆帝“崇奖忠贞”,“风励臣节”,下诏将这些降清的汉人打入另类,下令编纂《钦定国史贰臣表传》即《贰臣传》中,洪承畴当然榜上有名。

  洪承畴是一位比较复杂的历史人物,历来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他是明朝重臣,深受崇祯帝信任,松山之败后降清,又沦为贰臣。而洪承畴的最后岁月,也是笼罩在屈辱和尴尬之中的,不知道彼时行将就木的他是否会悔不当初?真是可悲、可叹!近年来,不少所谓洪氏后人为了美化自己的祖先,写出不少赞扬洪承畴的话来为其翻案,并隆重纪念洪承畴诞辰。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