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 > 正文

俞大猷是什么人?最不该被遗忘的抗倭英雄,一生战功赫赫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23分类:历史

  你们知道俞大猷是什么人吗,接下来历史屋小编为您讲解

  说到抗倭名将,我们大家都知道的是戚继光,但有一个英雄俞大猷,相信没有几个人知道。他也是一名抗倭英雄,还是戚继光的老师,他的功绩不低于戚继光,今天我们就走进那个时代,走入这个被历史遗忘的英雄俞大猷的一生。

  嘉靖二十八年,四月期间,明朝边境廉州被安南国的一个叫范子仪的大臣带领兵马围攻,俞大猷派使者飞马而来,留下一句话要对方投降,不然会天降神兵,这些兵马会被粉碎。

  范子仪感受到了使者身上的气势,他有预感,自己即将要面对的敌军一定势不可挡,思虑再三,就带着兵马离开了廉州。

  其实派使者前去只是权宜之计,俞大猷是要使者争取集结兵马的时间。一个月后,范子仪带领兵马再次侵犯钦州,俞大猷的水军果然如神兵一般出现了在了他的兵马身后,战船被堵截,兵马被连日追赶,溃不成军,还抓住了他的弟弟范子流,最后安南国被逼杀死了范子仪,献上首级,才换来和平。

  由此可见,俞大猷熟知兵法,而且带兵有方。

  俞大猷出身贫苦人家,自幼发愤图强,虽然家境贫寒,但是母亲深知要让他接受教育,他不只是学习文方面的知识,在儒学、易经方面造诣很深,而且对兵法也有深入的研究,武方面跟随南少林高手李良钦学习,在剑术(即棍术)和骑射方面精通。

  有了前期这种深厚的知识积淀,俞大猷进入仕途之后屡建奇功,他不只在打仗的时候勇猛异常,而且对战局的整体把握也非常到位,尤其是战略布局最为厉害。在长期与倭寇作战,明朝军队可以说是非常差劲,根本没有能力与对方作战,有了俞大猷的战术布置竟然能够取得胜利,他总觉倭寇厉害之处是陆战,而自己士兵的长处是水战,所以组建了一直水军。

  这支水军到了大海之上就如鱼得水,打下了不少战役,倭寇的战船沉入海底无数。这样一支军队应该让所有的倭寇提起就害怕,但是到了如今,提起抗倭,却没有这支水军的功劳。

  戚继光更受后人尊敬,戚家军的名声远远比俞家军要响亮。戚继光年纪轻轻就成为了历史舞台上最闪亮的那一个,尤其是他射箭的功夫更是令倭寇胆寒。

  而俞大猷久经沙场,比戚继光更是年长25岁之多。他此时想得是要争取更多的军费,组建更强大的海军,在想更严密的防敌策略,但是那个朝代没有给俞大猷这样的条件。

  俞大猷虽然在战场上立下了累累战功,但是并没有像戚继光一样得到众人爱戴和拥立,这主要源于他在官场上的失败。

  戚继光年轻更能变通,也更能适应当时的官场,所以他能够在抵御倭寇的同时,能够利用自己的圆滑上达天听,能够让自己的功劳得到应有的赞赏。

  俞大猷性情太过于耿直,在官场中不懂得变通,因此受到众人的排挤,朝廷奸臣得道,严嵩把持朝政,压制他的功绩,克扣他的赏银,因此他的仕途坎坷,虽然多次被升职,但是也受到了不少屈辱,被贬职、被入狱。

  最后俞大猷只能保持现在的职位,不上不下,不显山不露水,保证了自己的平安。后期戚继光的光芒渐渐显露出来,又有朝廷之人的担保,所以升职比较快,甚至高过了俞大猷。

  受时代和朝政格局的影响,俞大猷的功绩被掩埋,再加上戚继光光芒的闪耀,俞大猷的英雄色彩就不再那么引人注目了。

  俞大猷虽然仕途坎坷,却从没有怨天忧人,对朝廷更是保持着一颗忠诚之心,被罢官,又被起用,他毫无怨言,最后更是病死在职位上。

  俞大猷是一位真英雄,他能文能武,武能保家卫国,文也小有名气,更有“俞佛”的美称,而且他的武学也深有造诣,《剑经》流传后人,造福江湖。

  就是这样一位博学多才的英雄却被历史遗忘了。如今只有提起戚继光,才知道有这么一个人。这样的英雄应该被书写,应该被记录,被后人尊敬和铭记。



Copyright© 必看网 
本站资源均从互联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