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若望是什么人?从明朝客卿到清朝一品大员
作者:必看知识点日期:1970-01-01浏览:31分类:历史
跟着历史屋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汤若望。
在热播剧《康熙王朝》中的前几集基本上都是在说顺治帝,不过这其中还提到了一个外国人,他便是——汤若望。虽然剧中关于他的描述并不多,但在清朝前期的历史上,这却是一个极其重要和有必要拿出来说的一个人物。而我们在上文中也说到了,康熙帝之所以能够顺利继承皇位,这里面是有汤若望一份功劳的。
因为在顺治帝临终前,就是听从了汤若望的建议,将患过天花的皇三子玄烨立为皇帝,即后来的康熙皇帝。虽说汤若望的建议并不能起到主导作用,但却能给大限将至的顺治帝一定的参考。
看到这里我们不禁会问:“这汤若望究竟是何方神圣?作为一个外国人,为何能和顺治扯上关系,甚至还建议皇位继承的人选?”
实际上早在明朝末年的时候,汤若望就来到了中国,并受到徐光启的推荐,前往北京,进入历局,参与编撰《崇祯历书》,修订历法。等到明朝灭亡之后,汤若望便留在了北京!
顺治元年五月的时候,清军入关,顺治帝也成为了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任皇帝,不过当时清朝掌握最高权力的人并不是顺治,而是摄政王多尔衮。当时多尔衮下令将内城居民全部迁往外城,以此来给清军提供驻扎的地方。
就在这个时候,汤若望为了保护教堂及其天文仪器、图书资料等物,冒死进谏多尔衮,要求继续留在原地居住,并同时对自己所从事的传教和修历法的工作给多尔衮做了简单的汇报,以此来表明自己对新朝的拥戴。
虽然多尔衮对其并不怎么感冒,但这却引起了一个人的重视,他便是清朝大学士“范文程”。范文程作为满清集团中为数不多的汉人重臣,深知天文历法与王朝兴衰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在新朝建立之初,亟需观测天象,颁布立法来确立新朝的统治。
于是,范文程极力向多尔衮说明缘由,并全力推荐了汤若望。果然,多尔衮采纳了范文程的建议,终于使得汤若望得以进宫为官,并按照西洋新法为新朝修订历书,将其命名为《时宪历》。汤若望也因此被任命为钦天监的监正,这也使得汤若望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在此重要官职上任职的西方传教士。
就这样,汤若望从原来的明朝客卿转变成了清朝的官员。当然了,对于汤若望来说,在他身上不存在朝代更迭的问题,无论是哪个朝代,只要允许他传教,他就能为之服务。
不过实事求是地说,汤若望还是具备一定能力的,他不仅有着渊博的学识,工作也极为认真,更重要的是,他对皇帝足够的忠心。因此他很快便赢得了顺治帝对他的信任和尊重。后来,顺治帝还加封他为太常寺卿、通议大夫等。
顺治十年,汤若望又被赐予“通玄教师”的称号,后又授其通政使,名副其实的一品大员。此时的汤若望可以说已经走上了人生巅峰。更为重要的是,他在顺治帝眼中不仅仅只是一位备受宠信的老臣而已,还是一位有着亲密关系的“爷爷”或者是长辈。年轻的顺治帝曾亲切的称呼汤若望为“玛法”,也就是爷爷的意思,当然,也指那些可亲可敬的长辈。顺治帝还多次向他求教,据记载,仅在顺治十三年和十四年,顺治帝登门拜访汤若望的次数就多达二十四次。
而汤若望对顺治的求教,也从来都是知无不言。可以说,顺治帝待人处事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汤若望的教诲。
据记载,汤若望的奏疏就多达三百多件。值得一提的是,顺治帝还专门从中挑选出了几份带在身边,以便及时阅读。由此可见顺治帝对其重视程度!
但就是这样一个如此备受宠信的人物,却差点被康熙皇帝处以绞刑,最后还是在孝庄太皇太后的劝阻下,才使得汤若望幸免于难,不过此时的汤若望其地位早已不如顺治朝时期了。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为何康熙要处死这个曾经受到自己皇父宠信的大臣呢?我们下文再说!
上一篇
已经是第一篇了下一篇
学习英语必看的100部美剧,赶快转发收藏吧!
猜你还喜欢
- 03-09 汉武帝既然后悔太子刘据的死 汉武帝为什么不传位给刘病已
- 11-30 与正规军比起来,明朝锦衣卫的整体作战能力很强吗?
- 11-30 明朝火器究竟有多厉害?在当时有哪些引以为傲的火器?
- 11-30 明朝火器在当时处于一个什么水平?为何说只是“略”高?
- 11-30 明朝在防线上设立九边重镇后,其总兵力共有多少人?
- 11-30 在明朝弘治年间,朝廷陆续设立了哪九个军事重镇?
- 11-30 朱翊钧是明朝第13位帝王,他为何不再踏进金銮殿一步?
- 11-30 明朝也是个大统一王朝,为何没有出现后宫干政与外戚专权?
- 11-30 明朝的梃击案究竟是郑贵妃所为,还是太子朱常洛自导自演?
- 11-30 锦衣卫这个天子亲军,在明朝这个内外环境是如何衰落的?
- 11-30 古代大臣上朝时,他们手中的板子是什么作用?
- 11-30 明神宗的什么承诺,势必会引起明朝重大的政治危机?
- 最近发表